中国的传媒人社区
 
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谈央视
中央电视台曾于1999年提出“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光明日报赵德润:党报也在不断创新
“实事求是的、原原本本的把事物报道出来,这才是负责任。例如侯宝林的一句从艺格言‘恰到好处、留有余地、宁可不够,不要过头'。
 
陈彤谈“商业网站的网络新闻运作”
新浪网肯定是一种媒体,但它是什么样的媒体呢?它是一种面向广泛受众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大量内容来自于各类媒体和网民的原创。
  高端访谈
  CEO访谈
  精英对话

“人生”与“伴侣”是我们创刊以来一直关注的两大主题,这两个主题既并行不悖又相互交融:漫漫人生路有温馨伴侣情滋润温暖,温馨伴侣情总是伴随着你、我、他的人生之路。

《军事文摘》汇名家名作之精华,融古今中外为一炉,集知识性、趣味性、前瞻性于一体。不论是在军事热点报道上,还是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上,我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是我们一个很大的优势。
《环球企业家》是国际化意识很强的中国本土商业杂志,我们用比较的分析框架,同时拥抱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和中国企业国际化这两股潮流,将“推动中国商业国际化”作为我们的使命。
>>>总编访谈  
《杂文选刊》执行主编李君
《杂文选刊》——含笑谈真理

杂文是最具思想含量的文体,也是灵活多元的文体。真正的杂文最贴近民众,无论内容、手法、语言,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上乘的杂文兼具启迪功能、教化功能、愉悦功能甚至娱乐功能,常常是谈笑风生、举重若轻的。[全文]

 
《章回小说》副主编李凤臣
读难忘的《章回小说》
不了解《章回小说》的人,会以为这是一本老古董,会敬而远之,但一旦打开《章回小说》,走进《章回小说》的世界,你就会看到:它是根植于传统的艺术土壤之上,而又结满了鲜活的、率动着时代脉搏的果实。[全文]
 
《世界知识》执行主编徐波
与时俱进中的《世界知识》
《世界知识》能在中国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几落几起,却始终持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杂志本身的优势,更多的说明了一种文化现象,我认为《世界知识》目前是唯一的公开的、连续出版的、有这么长时间的一本杂志。[全文]
 
《中国新闻周刊》主编靳丽
新闻周刊——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中国新闻周刊》的定位是一个观察家的角色,我们的目标是将《中国新闻周刊》办成一份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一流的综合新闻类杂志,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我们的特色是通过讲故事、摆事实来进行深度新闻调查。[全文]

>>>CEO访谈  
人民网总裁何加正
突围中的人民网
谈到网络媒体,人们总免不了要提到一个词——“内容为王”。该词首先由北京青年报提出。当时是互联网发展初期信息资源匮乏,以瀛海威为首的ISP陷入危机,一些互联网服务商另辟蹊径,提出“内容为王”的口号。[全文]
 
新浪网CEO曹国伟
曹国伟:我是延续不是改革
一家公司不可能每方面都很完美,如果我们把新浪作为一个全面的老大来看,心态上是不正常的。每个不同营业模式的公司,都有自己的强项和经验,我承认新浪业绩过去一年多来确实是在下降,但并不像外界所说的新浪不行了。[全文]
 
腾讯公司CEO马化腾
群雄逐鹿 谨慎落子互联
“后发的风险最低,特别是当你有一些平台优势的时候”马化腾承认自己保守,做第一总有预想不到的问题,没必要冒险,“我们会做小的创新和尝试,但网游和电子商务等比较大的项目,后发可以研究哪些最适合我们发挥。[全文]
 
阿里巴巴CEO马云
阿里巴巴不再发展3721业务

马云:我入主的时候就指出,雅虎中国要经过存活、健康和发展三个阶段。我们经过一年的努力只能说让它活了下来,可以站起来走路了。当我刚入主的时候,3721进去的骨干都被抽掉了,我们给它换了新梁,但是未来一年中还会更难。[全文]

>>>精英对话  
人民日报法制组主编裴智勇
好记者 重要的是要有良知
我觉得《人民日报》是一个个人成长的很好的平台。它既可以提供参与高层活动的机会,也可以让你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我刚开始来《人民日报》的时候,就觉得得到的锻炼特别大,因为作为一个年轻人,你要独立的处理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全文]
 
台港澳侨主编吴亚明
台湾生活给我宝贵经验
我觉得这是一段非常难得的经历,到台湾驻点有行万里路的效果。让我对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了深刻的了解,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去年4月开始,台湾当局以莫须有的借口暂缓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全文]
 
人民日报党建组主编董宏君
董宏君:典型报道背后的故事
让读者受感动,作者首先要被感动。郑培民一典型的发现源起于2002年4月25日一封写给中央有关部门的来信。写信的是两位老将军:“我们作为郑培民同志在湘潭、湘西自治州和长沙工作时的同事,感到有责任向组织如实反映郑培民同志的先进事迹。”[全文]
 
《第一财经日报》总监刘竣
浮出海面,我们重入浩瀚!
《第一财经日报》目标读者为中国的商界领袖和管理精英、金融投资界精英、政策制定者、服务业专业人士和相关知识阶层。精英文化的内核是以追求深度、理性、独立性为目的,这个人群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敏锐的审美嗅觉,“设计感”已经深入到他们工作生活的每个细节。[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