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刘坚:媒体不应一味进行负面报道
作者:刘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22 14:04:25  文章录入:张冬冬  责任编辑:张冬冬

  编者按:

  “凡是说我们好的,都是被我们报纸报道过的,凡是说别的媒体不好的,都是被别的媒体报道过的。”这是《经济观察报》总编刘坚在一次同学聚会中调查后做的大胆预测,当时这些人并不知道他是《经济观察报》的总编,最后预测变成了总结。

  2000年前后,我国有很多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财经类媒体诞生,《经济观察报》也是这个时期创办的。刘坚参与了报纸的创办,见证了报纸的发展。《经济观察报》报社走廊的墙壁上悬挂着很多很有特色的历年《经济观察报》,这些报纸都被装裱在一个个的玻璃框中,使报社的走廊看上去像一个报纸展览馆,展现着《经济观察报》从成立到现在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刘坚给人的印象很和气,让人觉得和他谈话不用有过多的顾虑。他说话逻辑性很强,思维很缜密,语速不快,听他说话你就能感觉出,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清楚就是清楚,不清楚就是不清楚,对任何问题都那么坦然。面对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他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经济观察报》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成为一份优秀的财经类媒体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

  《经济观察报》的未来目标就是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华文传媒集团。这大概是所有中国媒体共有的愿望。刘坚在谈到以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时,很干脆的提出了人才。虽然资金也是困扰媒体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和人才的缺乏相比就显得不值一提了,至少就现在看来《经济观察报》在资金运转方面还没有多大的问题,经济问题不会成为《经济观察报》发展的羁绊。

  刘坚还是很愿意用西方媒体作比较来评价当前的中国媒体,中国的媒体与西方媒体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市场参与上,西方媒体更像是摆脱市场之外的一个旁观者,而中国媒体和市场联系太过紧密,更像是市场的参与者。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些差距既有我们媒体起步晚的客观因素,也有我国传媒市场化程度低、传媒人才良莠不齐、高端传媒人才匮乏的主观因素。要想把我们的媒体办成世界一流水平,还需要一代代传媒人士的不懈努力。

 

  刘坚简介:

  刘坚,1966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先后供职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华工商时报》,现任《经济观察报》社长兼总编辑。

  《经济观察报》简介:

  《经济观察报》是一张全彩色印刷、设计精美的经济类周报。《经济观察报》的特色在于充分表现新兴的、行动能力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即理性、建设性;有选择的信息;独到视角的专栏;富有冲击力的图片和制作讲究的整体设计。以中国社会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实力阶层为读者对象。《经济观察报》的团队以北京几家主要的经济类报刊的骨干力量组成。成员都有着多年媒体工作经验。

  按国际上同类媒体的标准办一份财经报纸

  传媒领袖网(以下简称:传媒):你是从那一年开始担任《经济观察报》总编的?

  刘坚:担任总编的具体日期我也记不清楚了,大概是2005年左右。《经济观察报》是2001年4月17号创刊的,2000年底我参与了报纸创刊前的筹备工作。

  传媒:你从筹备创刊到担任总编,对《经济观察报》一定非常了解,你可以谈谈办报思路和办报理念吗?

  刘坚:当时筹备《经济观察报》的时候是一个团队,团队中的这些人也都来自媒体,所以当时就有一个想法:希望在中国能够办一份市场化的、独立的,按国际上的同类媒体的标准办一份财经报纸,这是当时的一个简单的想法。

  中国的财经媒体和西方的财经媒体比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还是不一样的,这种不同主要是西方的媒体更像是市场之外的一个旁观者,而中国的媒体更多的像是一个参与者,这样西方媒体报道出来的内容更带有客观思维,而中国媒体报道内容相对主观一些。我们当初创办《经济观察报》的想法是能在中国出现一份相对独立,市场化的商业媒体。创办之前我们有过很多的讨论,目标,理想,价值观等等这一类的问题。应该说在创办之处这些东西还是比较模糊的,只是说要和中国当时的财经媒体不一样,但是到底有那些不一样,其实心里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感觉,也说不清楚。当时我们的宣传品都是以否定的一些词来表达我们当时的态度,比如说不炒作,不媚俗,不冲动。当时我们就是到底我们要做什么,不清楚,但是我们知道不能做什么。到今天,我们能够比较清楚用语言表达出到底要做什么。就是我们报头上的“理性,建设性”。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