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商业杂志变革之路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激情碰撞
作者:史煜霞 程…  文章来源:传媒领袖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5 9:50:50  文章录入:史煜霞  责任编辑:史煜霞

  四、从《经理人》发展历程看商业类杂志核心竞争力

  传媒领袖网:您能谈谈《经理人》杂志自98年创刊以来的发展历程吗?经历过哪些重大转变?

  杨俊杰:我们杂志从创刊到今天,没有靠投资,而是一步步发展壮大,其间经历了几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我们杂志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前身是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特区企业文化》,改刊时还是负债,是向部里借款进行创业的,1998年年底更名为《经理人》,我们社长于绍文当时很明智地选对了《经理人》杂志的市场定位,瞄准中国经理,选择商业管理,现在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我是98年底加入《经理人》的,之前是在企业里做,学的也不是新闻专业,一直做到现在。

  实际上,《经理人》年年都有转变,如果硬要看看挑出重大转变的话,我看也有几个,首先是1998年,《经理人》创刊并先选准了发展方向,这非常重要;其次是2000年,《经理人》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创业,在2000年被誉为华南传媒的一匹黑马,我是这一年开始全面负责采编业务的,当年已经实现赢利,这是个转折点,从创业期顺利过渡到了发展期;第三次是2001年,我们引进国外出版顾问BruceHumes,也就是说引进了“外脑”,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经验和理念,对我们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我们重新明确了杂志的使命和定位,BruceHumes的到来可以说大大缩减了《经理人》杂志的成长时间,使我们团队的成长提速;第四次是2003年,是《经理人》杂志业务大北移并布局全国的一年,我们将采编中心搬到了北京,向全国性杂志迈进了一大步;第5次是2004年,《经理人》与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自2005年起,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对我们独家授权,在《经理人》杂志中刊登“哈佛管理实践”,同时我们也成为《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在中国的独家代理。2006年也可以说是第6次重大转折,我们对杂志定位也重新进行修订,同时在尝试切入新媒体领域,我们的调查数据令人兴奋,而广告成长喜人。

  传媒领袖网:请您详细谈谈《经理人》杂志与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的合作。你们的合作给彼此带来哪些影响?

  杨俊杰:我们合作的基础是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我们杂志的目标是“影响中国的管理实践”,而他们也希望有一个渠道,能够让他们的声音影响中国的管理实践,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合作。

  我们的合作一方面增加了杂志对读者的吸引力,因为读者本身有这种了解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需求,而哈佛作为历史悠久的商学院在这方面可提供权威的内容。另一方面,这项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合,本土化实战与国外的管理实践相结合,杂志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权威,我们可以学习哈佛的经验,向他们学习。

  传媒领袖网:经过多年的努力,《经理人》杂志能够在众多财经类杂志中独树一帜,你们依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杨俊杰:首先是主管部门的支持,若没有宽松的发展环境,即便有再好的市场定位也是枉然,我们就得到了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我们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机制灵活,这不是客套,因为媒体业比较特殊;

  其次是准确的市场定位,于绍文社长一开始在《经理人》杂志的市场地位方面把握的比较准确。

  第三,我们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我们在多年的发展中不断以市场变化为指针,调整完善我们的杂志。不论是产品,还是经营运作,都以市场为最终的裁判。我们都根据读者需求来作年度的产品研发计划的。

  第四是团队的力量。杂志能够做到今天的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团队的巨大力量。我们团队协作,以及执行力方面还不错,非常务实,在确定了定位的情况下,我们在历次调整中都能将策略方案很好的执行,并始终保持着“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风格。

  第五是创新。创新是我们动力也是我们的生命,创新每一期,创新每一天,快速学习,等等,都是我们口号,也成了文化,这不是虚的,大家可以看看《经理人》杂志,如果你把各期杂志摆在一起,很明显,就看出一条向上的曲线,不断提升,不断成长,所以,我的压力非常大,也很累,但这是发展所迫,杂志发展是我们始终坚持在内容等方面的创新才获得的,我们在采编上有一套较严密的运作体系,人员的变动不会对整个杂志的运作造成太大影响,举个例子,即使是某个骨干员工离职了,甚至是我离开现在岗位负责其它事情,《经理人》内容系统仍可以正常运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