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新媒体 >> 文章正文

新媒体备战北京奥运 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作者:邓政宏     来源:通信信息报     更新时间:2008-7-3 9:48:03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各种媒体纷纷进入最后的“备战”阶段。显而易见,在这场“战斗”中,将围绕数字电视、IPTV、视频网站、手机彩信等互联网和无线应用的新媒体展开。毫无疑问,北京奥运给新媒体带来了最好的发展机会,新媒体也摩拳擦掌,积极备战。

  据悉,北京奥运首次全部采用高清晰度电视标准制作传输电视节目,全球电视观众预计将首次超过40亿人次,首次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转播等。在这场奥运会的新媒体激战中,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新媒体积极备战奥运

  网络视频作为竞争的焦点,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专门的视频网站都非常看好这次机会。目前,为了打造网络传播的奥运会信息全面及时传播,门户网站新浪网已经同世界三大通讯社和央视国际进行合作。6月13日,央视网同搜狐网签署协议,搜狐成为获得奥运网络视频授权的互联网公司;6月17日,央视网宣布与PPS.tv结成奥运视频直播合作伙伴,授权PPS.tv在奥运期间,全程同步在线直播2008北京奥运赛事;6月19日,央视网与悠视网正式签约,结成奥运视频直播合作伙伴。

  在手机电视方面,手机电视奥运台将分设“手机电视”、“我@央视”、“畅行奥运”三个频道,为手机用户提供视频直播、点播、下载、互动、查询等服务。奥运公交电视则通过全国30个城市5万辆公交8万块屏提供奥运视频节目。

  媒体新锐IPTV,将开通60路直播轮播频道,全天候提供3800小时赛事点播及CCTV20多个奥运栏目的点播制作。而作为央视国际奥运转播的方式之一,北京地区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开通IPTV,向用户提供奥运直播、点播、回看、定制等IPTV服务。

  手机彩信也是不甘落后。中国移动与国内主流媒体单位合作,通过彩信和短信方式,向用户提供“奥运手机报”,而在5月1日,中国移动已强势推出了其手机报业务的奥运英文版,并官方宣布8月1日将推出奥运夺金热点项目深入报道版,奥运手机报更显丰富和全面。

  “2008北京奥运会与以前奥运会的最大区别在于本次奥运会将是新媒体的舞台。本届奥运会最主要的参与者不是世界各国的观众,而是中国乃至全球数以亿计的网民。”北京奥组委一位官员表示。

  奥运商机庞大

  目前我国网民数已超过2.21亿,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有超过六成的网民通过门户网站获取奥运信息。而随着手机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更多地依赖无线网络获取信息。艾瑞调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无线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1.6亿,占5.5亿手机用户的32%。此外,还有1亿多的公交电视用户,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新媒体的受众。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给奥运商机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艾瑞咨询在6月推出的《2008奥运营销策略研究报告》显示,网民对奥运营销主题的整体关注程度较高,九成以上网民关注奥运公益活动,奥运明星代言主题关注比例达到62.5%;含奥运标志产品广告和奥运项目赞助的宣传方式的关注度仅列于第三位。

  借助奥运机会,移动电视已经得到了快速普及。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个大中城市的3万多辆公交车上已经安装了CCTV移动传媒的车载电视终端,日均受众群体超过4000万。而且在奥运会举办前,车载终端数量将扩展至5万台,显示屏达到10万块,将会有数亿乘客通过车载终端收看到奥运相关报道。

  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来说,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08北京奥运会的转播体系,谁能占得先机,对整个新媒体未来的产业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IPTV、手机彩信、数字电视、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优势在这场大战中尽显无遗。实时滚动报道、现场连线、历史瞬间、视频播报、图片库等几乎涵盖了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并且在内容深度上并不逊色于传统媒体,互动环节的加入更是拉近了与受众间的距离,使其更具竞争力。

  就IPTV来说,由于其具有点播、回放、时移等功能,不仅能全方位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还能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加上有中国电信这样实力雄厚的运营商和上海文广的合作,带宽、版权等都不成问题,其有望在北京奥运会上崭露头角并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奥运直播的主角。

  能否处理好版权问题则成为视频网站胜出的关键。在6月12日召开的“2008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表示。“个人用DV机拍摄的奥运会赛事画面即使发表在个人博客上,也被视为侵权行为。”这对视频网站,尤其是那些依靠网民原创获得极好人脉、流量资源的视频网站来说不啻为一个紧箍咒。

  对于手机电视来说,终端的普及率并不是太高,加上标准目前尚未统一,陷入标准之争的手机电视很可能将失去这次胜出的机会。

  对于手机彩信来说,需要一个再制作编辑加工的过程,尽管手机普及率很高,但不能像IPTV这样实时传递比赛盛况,能否获得青睐有待于市场的检验。

  战鼓已经擂响,究竟哪种新媒体能够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本报记者邓政宏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新华社《瞭望》周刊社与搜狐达成奥运战略合作
北京奥运电视观众将超40亿 新媒体首次加入转播
北京奥运电视转播亮点多 首用高清晰观众超40亿
京网通详解奥运"封网"传言 8月起暂停新装宽带
海峡两岸广播界人士 在京共商奥运传媒合作
与央视网签约 搜狐将直播点播3800小时奥运视频
手机报:第二次新媒体浪潮带来的新机会
央视国际寻求更多网站转播奥运视频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胡正荣 教授

政府应学会利用互联网
《法晚》总编 王林
夹住文人尾巴
为老百姓办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