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博客 >> 文章正文

王冉:我成了一名记者的粉丝
作者:王冉     来源:新浪博客     更新时间:2008-6-5 11:19:45

  这两天,我成了一个人的粉丝。

  她就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KateKelly女士。我没有见过她,也不知道她长什么样,但是在读完她关于贝尔斯登的长篇报道的第一部分(全文连续三天分三次刊出)后,我把文章的链接转发了我们公司的同事,同时在邮件上方的“Subject”那一栏写了一句话:“这是财经新闻写作的巅峰。”

  我平时看财经新闻基本都是一目十行,就连国内硬财经做得最好的《财经》杂志我通常也只花十来分钟就能看完。但是在读这篇报道的时候,我竟然有意地让自己放慢了速度,因为我忽然发现一个问题--我几乎舍不得把它读完。在获得第一天的惊喜之后,后面两天每天晚上回到家在打开电脑的那一刻我的心里都充满期待,像是等待一个恋人的出现。一个记者能让读者有这样的感觉,那几乎是她为这个职业赢得的骄傲。

  只有一个原因让她做到了这一点:细节,以及细节后面的功课。

  举个例子,全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在贝尔斯登宣布同意以每股2美元出售的12个小时之后,阿兰舒尔茨疲惫不堪地走进公司的健身房。

  这是3月17日的早晨6点45分,这位贝尔斯登的掌舵人自从开始和摩根大通谈判关于这次紧急大甩卖的诸多丑陋细节后几乎没有合过眼。

  当身着西装的舒尔茨先生出现在健身房更衣室的时候,穿着一件已经被汗水浸透的运动衫的阿兰敏斯对老板出言不逊。

  “这件事怎么会发生在我们这一万四千名员工身上?”这位46岁的交易员有意把脸凑得很近,以至于让舒尔茨感到非常的不舒服。“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两个半月之后,舒尔茨先生对这个问题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面对敏斯先生以及他的同事,舒尔茨把问题归咎于一场当初他没看清的金融市场海啸。上个月,他告诉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即便站在今天回过头看,我也不认为当初我们能做什么事情可以给我们一个不同的结果。”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个开头教科书般的经典。

  类似的经典之处还有很多。当然,这种经典是建立在大量功课的基础上的。为了这篇报道,这位记者先后采访了将近三十位贝尔斯登的高层、普通员工以及市场中的相关人士。

  就在这篇报道出来的同时,我看到另外一个新闻报道说《华尔街日报》的大老板默多克先生抱怨《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太长。

  我想默老先生抱怨的一定不是Kelly女士这样的报道。因为我相信,无论我们所处的时代多么数字多么互联网多么3G或者8G,一流的文字报道是不会没有读者的,一流的文字记者是不会不受尊敬的。

  当然,我可能不会在手机上看这么长的报道,但是我愿意为这样的文字打开电脑,甚至愿意为它买一份除了在飞机上之外我已经好久没有触摸过的、最原始最传统的那个叫做“报纸”的东西。

  在四川地震后,我看到过一些写得非常不错的灾区现场报道,特别是《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的几位主力记者。

  遗憾的是,同等素养的新闻内容在财经媒体上还是太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譬如,围绕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娃哈哈达能事件我就没有看到过任何一篇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血有肉有细节有嚼头的深度报道。

  不用说报刊杂志,甚至连那些封面印着马云、史玉柱等财经人物头像、动辄好几百页的所谓“传记”都能从头至尾没有一个让人记得住的细节。如果那也叫“传记”,国足踢的就也叫足球。(倒是有两本自传还给我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一本是冯仑的《野蛮生长》,一本是王佳芬的《新鲜》。)

  几乎整整两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什么中文财经报道反而看不明白》。两年过去了,我好像没有看到中国财经媒体的整体采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总体感觉是,出色的记者和编辑不能说没有,但可以说太少。绝大多数财经媒体的版面上充斥的都是东拼西凑的东西、似是而非的东西以及人云亦云的东西。无论是《第一财经日报》还是《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能否成为未来的《华尔街日报》,中国本土的资本市场能否发展成为全球最主流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大前提,但这个前提是它们所无法掌控的。它们能够掌控的是如何培养出一批像KateKelly这样的能够为这个职业赢得尊重和荣誉的记者。

  我当然也理解国内财经媒体的记者们也有苦衷,这里面有环境的问题也有管理的问题,同时他们的收入肯定和Kelly女士还有相当的差距。不过我还是觉得,人一辈子总要做一两件牛叉的事情;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至少努力在各方面允许的范围内写出一两篇能让自己骄傲、同时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至于留白的东西来。哪怕什么都不为,就为牛叉一次,就为当一回大牌。

  最后,我把前面提到的Kelly女士的那篇文字的链接放在下面。或许会有一些具备英文阅读能力以及渴望维护职业尊严的财经记者愿意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看一看并且受到激励或者刺激。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刘亚东:记者就是一个通风报信的人
男子冒充某报记者参加会务骗好处费被抓
阎崇年提供"粉丝"笔记 回应"签售遭打事件"
记者博客不该成最后的诉求通道
香港一报章编辑疑因稿件起争执 打断记者鼻梁
专家:记者警察医生容易遭遇心理三级创伤
新华社记者与“神七”三名航天员面对面
乐山电视台3名记者 采访工人触电事故时遭围殴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青年报》
王世荣

电视主导奥运报道
《华西都市报》
社长 李宇西

《时代》的封面来自《华西都市报》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