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领袖访谈 >> 总编访谈 >> 文章正文

丁曦林:传统媒体的发展必须与互联网有良好的互动
作者:丁曦林     来源:传媒领袖网     更新时间:2008-9-16 9:59:55

  编者按:

  采访《新民周刊》社长兼总编丁曦林其实很偶然,之前并不知道他的联系方式,只是在《新民周刊》杂志上看到了他的联系电话。我们不知道这个电话打得通打不通,会不会没有人接,或者是别的什么人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了过去,不料接电话的就是丁曦林本人,这多少让我有点吃惊,怎么能把自己的办公电话如此公布呢?这会不会带来很多麻烦?这些问题在采访前一直让我好奇。

  采访后发现,丁曦林总编对陌生读者来电,不管是提意见的、交流的、爆料的或者其他的,都认真对待且表示感谢。他在接受采访时答问非常精炼,坦率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毫无敷衍或渲染,直奔主题,这似乎和《新民周刊》的表达风格一致:调查扎实而表达流畅。尽管杂志不厚,力求深度和影响力;杂志立足上海,却洋溢着国际都市气息。据丁曦林总编透露,《新民周刊》下一步重要举措就是于2009年1月增至96页,零售价相应也提高至8元,用丁曦林的话说:“我们多年来一直走的是低价销售策略,现在纸价上涨实在太猛,才在价格上有所回归……”。不过,面对纸价上涨,几乎所有纸媒都不得不涨价,北京的晚报和都市报也准备涨到一块了,但是像《新民周刊》将涨价和内容扩充绑在一起,实实在在让读者有所实惠,还真不多见,显示了他们对读者的服务意识。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传媒人来说,我不追求要做一个什么级别的官,还是要实实在在做好一个传媒人,一个报人……这是自己真正的职业归宿,也是人生的归宿,”丁曦林坦言自己的理想就是做一个优秀报人,以职业精神、有公信力的报道或评论,更多地站在读者立场,站在全局视野,践行使命和责任。这在如今充满浮躁气息的社会可谓难能可贵。

  采访结束后,又向他问了一些问题,都是有问必答,干脆利索。

  《新民周刊》简介:

  《新民周刊》,上海第一份综合性新闻周刊,中国报刊零售市场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性周刊。《新民周刊》,《文汇报》、《新民晚报》两家历史悠久的媒体联合组建报业集团后新创的第一份媒体,1999年起强势出击的媒体新锐。《新民周刊》,三十多位媒体才俊和数百位后援专家共同打造的主流媒体品牌。

  《新民周刊》,坚实历练和独立个性成就的新时代媒体概念——我们的视野:新闻!新知!新锐!我们的襟怀:民生!民情!民意!我们的承诺:真实、客观、纵深!我们的追求:权威、及时、可读!我们的队伍:中国著名报业集团的采编精英阵容,无坚不摧蓄势而为的进取力量。我们的表达:国际超宽流行版式,全彩精致印刷。 

丁曦林 新民周刊 文汇报 文新集团

  丁曦林简介:

  一个新闻记者出身的“杂志人”。1985年大学新闻专业毕业,曾任《文汇报》驻北京记者、驻广州记者、专稿特稿记者及“独家采访”版编辑。1998年10月参与筹创《新民周刊》,先后任《新民周刊》执行编委、副主编、主编,社长。

我们和读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

  传媒领袖网:您以前在《文汇报》工作,最后到《新民周刊》工作,从报纸到杂志您觉得最大转变是什么?

  丁曦林(以下简称丁):变化肯定有许多。要说最大的转变,我想还是在于研究思考的层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不同传媒之间的差异、对“市场细分”、“读者细分”的认识和重视也有着明显不同。以前我在文汇报主要还是做比较具体的条线记者和版面编辑工作,那时比较年轻,关注稿件本身远远超过对于办报办刊理念、传媒运作模式的思考和追求。后来转入周刊工作,从筹创到成长,一路过来,对于一份新创纸媒如何找准读者市场定位,如何打造有别于日报、晚报、电视、网络等媒体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形成周刊独特的语言和视觉表达风格,如何凸显有别于其他同类杂志的自身气质等,甚至在全面主持周刊工作后,对于如何完善周刊的发行布局、广告经营、品牌推广、队伍建设等,都成为日常不断思考的一部分。对我个人而言,文汇报给了我一个大报的业务视野、教会我作为一个职业报人应有哪些品格等,而周刊给了我作为一个传媒职业经理人的事业平台,我对于中国新闻性周刊的理解、主张、以及在媒体生态环境下的生存发展之道等等,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实践。

  传媒领袖网::《新民周刊》在杂志上清晰地刊登主编副主编以及主笔的办公电话,你们是怎么考虑的?这为你们带来过麻烦吗?如果有读者通过你的电话向您报料,您一般怎么处理?

  丁:刊登办公直线电话其实就是一种服务姿态,就是表明,和读者是平等互通的关系,我们登出来这些电话就是让任何读者觉得他随时可以和社长主编以及其他的编辑记者有交流的可能。其实,不管是办刊还是办报,都需要改变以前的一种心态或观念,好像媒体掌握了某种话语权力,就可以高高在上,远离社会远离读者,甚至以为自己是什么精神领袖,绝对不应该是这样的。《新民周刊》这样做,就清楚明白地表明,杂志和读者是一个非常平等的、完全互动的、彼此随时方便交流的一种编读关系。

  有没有带来麻烦?我认为不能说麻烦,虽然来电话的形形色色,什么对象都有,但是都是我们的读者啊,他们关注我们,不应该感谢吗?有的来电是对《新民周刊》的内容表示赞赏,就是这一期或那一期怎么好,他特别喜欢哪一篇文章,打这些电话的,退休干部或者退休知识分子比较多,他们读到比较好的文章就会主动打电话(与我们)交流的。也有不少读者打电话来是提出意见的,包括对一些内容的观点有冲突,他们要来辩论一下。还有的会对收到杂志较晚或者缺收哪一本杂志等发行上的问题提出质疑,要求解决,等等。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谭军波:传统媒体跟互联网是可以融合的
《南方周末》向熹:任何困局都是方法的困局
半岛都市报社长王军:传统媒体发展须适应国情
陈彤: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成本难分高下
闵大洪:奥运报道,互联网远比传统媒体开放
CTR田涛:中国广告发展缓慢 传统媒体尤其明显
刘长乐: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史无前例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微软亚洲研究院
传播与推广
总监 金俊

公关和媒体是鱼和水的关系
《第一财经周刊》
总编 何力

市场定位决定必须第一
《IT时代周刊》
副总编辑 张里

坚持新闻理念 不畏经济寒冬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9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