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产业 >> 产业 >> 文章正文

李小龙“功夫哲学”给出的办报启示
作者:佚名     来源:今传媒杂志     更新时间:2009-2-18 10:20:43

  前不久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相信每个人看过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思考,笔者认为:其“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盯住对方的劣势猛烈打击,放大自己的优势猛烈进攻”的功夫哲学,给我们报媒人以启示:在报纸遭遇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之下,报纸应该吸取新媒体的优点,并盯住其劣势,放大自己独有的优势,精明地当好目标读者的“信息管家”(非“信息保姆”),牢牢站稳市场!

  曾经,相对党报而言,以版面多、文章短小精悍,给受众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是晚报、都市类报纸撬动阅读市场的利器之一。可是,当网络大规模崛起的今天,报纸不再是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传播的终端垄断者。网络等新媒体的即时滚动播报、海量信息存储,更是令报纸望尘莫及。同时,纸张涨价,各报不得不告别“厚报时代”,重返“薄报时代”,与网络拼信息量,无疑是“以卵击石”。于是,众人开始发问:网络会取代报纸么?不同人的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唱衰”报纸的声音不少。笔者认为,无论有多少种形态、多少种渠道、多少种终端,对报业而言,不变的其实是内容,从李小龙的“功夫哲学”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两点办报启示。

  首先,李小龙的“功夫哲学”给我们启示:“学习对手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李小龙之所以成功独创“截拳道”,是因为他虚心向各个门派的跆拳道学习,冒着被对手打伤的风险,与对手交战从而揣摩对手的长处,然后逐一嫁接到自己的“截拳道”上,从而弥补自己的“截拳道”的不足。笔者认为,报纸同样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向网络学习,并与网络握手合作,展开互为联动、互为补充、互为融合,以引起“信息共振”,进而放大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是趋势所在,也是必然所在。比如:互动是网络的最大优势之一,报纸则应该学习网络的这一长处,并与之展开互动合作,想方设法设置与读者、网民进行互动的内容,如:受众可以参与评论新闻事件、与新闻信息的当事人、编辑记者即时互动等等,其中有很多互动的方式可供传媒人去想象。

  当然,与网络等新媒体的合作与融合,并非简单把内容放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也不仅仅是相互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应该是从获取信息开始,到后面的采访、编辑加工、传播等环节,都把报纸和新媒体都纳入“一体化”考虑,从而实现同一信息不同介质的有效传播。这就需要媒体的决策者设计出“一体化”灵活运作的新机制,实现采编流程再造。

  同时,与网络等媒体的合作与融合,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广告、发行、活动策划等经营行为上,同样实现彼此的互补,由于这是另外一个话题,笔者不在此赘述。总之,通过跨媒体的融合,以发挥多家媒体优势,达到“1+12”的综合效应。

  其次,李小龙的“功夫哲学”还给我们启示:报纸不能因为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而害怕,而迷失方向,甚至动摇、忽视、丢弃自己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而应该“盯住对方的劣势猛烈打击,放大自己的优势猛烈进攻”。

  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之下,媒体和受众的信息接收需求和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受众对信息的“长、宽、高”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会对自己在报道中扮演什么角色进行关注。传播生态的这种根本变革,逼迫报人必须重新认真审视纸媒在占有信息方面的优势与劣势。那么,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报纸的优势在哪里呢?网络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信息量大”,即:网络是一名出色的“信息保姆”。

  但是,物极必反:受众面对网络海量的信息,很容易陷入“信息沼泽”,迷失在“信息森林”,而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晕头转向,从而失去了辨别真伪的判断力。这个时候,受众就会回归传统:只想获取可信赖的、有价值的信息!即:迫切需要有人帮他们判断、选择信息——需要一名精明的“信息管家”!而拥有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较高的采编团队的报纸,正好可以当好他们称职的“信息管家”!这就是报纸的最大优势,这正是报人必须认真研究并力争去占领的需求市场。而报纸,则要拓展视野,以“管家”的精明,去发现、判断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受众实现网络“信息再造”,找出信息中的知识,提炼出知识中的思想与智慧,让受众从报纸的有限呈现中,享受到超值的“精神服务”。

  特别是对于现在的都市人来说,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处于“快节奏”、“碎片化”的状态,受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也不是简单的信息组合与整理,而最需要的是:以思想为引领,经过认真鉴别、提炼、淘洗、打磨、以及深度挖掘、采集、制作后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套餐”,不仅仅迎合受众,更要告诉受众应该知道什么。

  那么,报纸该怎样放大自己的优势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思路问题,其次就是技术操作的问题了,大到稿件价值的发现、判断,角度的选择与编排,小到标题、导语的制作等。报纸首先要回归“新闻”的定义,杜绝假新闻、伪新闻(替一些部门报道的“工作性新闻”),确保报纸的权威性、公信力。而在采编环节,则要以满足主流读者的价值需求为导向,永远保持对信息的好奇与热情,随时以创新思维增加原创内容、提升内容质量,寻找够分量的独家报道,增强报道的互动服务性、增强报道的思想性(重视信息第二落点的挖掘与策划、深度报道、舆论监督报道、新闻评论等)、增强报道阅读的便捷性(简单易获取信息的版式)等。目前,很多报纸仅仅是把网络信息整合、甚至堆砌在版面上,而不是在用心地去“经营版面”。

  笔者在此特别要赘述的是:在同城报纸“同质化”严重的时候,一份报纸的价值,首先是对新闻的判断,对它真正价值的把握和开掘;其次,采编人员能不能从信息的“冰山”的一角,把它底下的真正有新闻传播价值的部分给挖掘出来。特别是报媒的记者,能不能沿着一条很小的线索继续挖掘下去,把新闻事实的细节能够挖掘的更多。目前,正因为网络带给报媒记者采写稿件的便利性,造成报媒记者产生懒惰,其不到新闻第一现场的结果是丢失、错过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在这方面,报媒记者应该向“网民”学习——学习他们穷追不舍的那股劲!如:“周老虎”事件。

  总之,网络的致命伤,就是报纸寻求突破的最佳入口,报纸死死盯住网络的劣势,而想方设法放大、张扬自己的优势,当好一名称职的“信息管家”,以把读者的目光牢牢地“粘”在报纸上!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究竟是谁"喂"富了那些"名嘴"?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微软亚洲研究院
传播与推广
总监 金俊

公关和媒体是鱼和水的关系
《第一财经周刊》
总编 何力

市场定位决定必须第一
《IT时代周刊》
副总编辑 张里

坚持新闻理念 不畏经济寒冬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9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