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杂志 >> 文章正文

媒体大战:奥运特刊非灵丹妙药
作者:佚名     来源:新闻出版报     更新时间:2008-8-15 14:38:56

  毫无疑问,在奥运带来的商机面前,电视、网络成为众商家眼中的“香饽饽”,而体育期刊明显处于劣势。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体育期刊要与奥运擦肩而过、要在激烈的媒体夺“金”战中惨败呢?

  高超的另一番话让人听后似乎感到了些许振奋。他说,奥运不是灵丹妙药,但冷静下来想一想,奥运带来的机会还是有的。“当然,机会抓住了才是机会,没有抓住就无所谓机会。我们很重视抓这个机会,也抓住了一定的机会,虽然不能说我们抓得有多好,奥运对我们经营上的直接促进也并不明显,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强势媒体的激烈竞争下,我们还没有被抢走得太多,而且在冰冻雨雪灾害、四川大地震、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下,我们的《新体育》、《篮球》、《兵乓世界》等很多期刊经过努力不仅将上升的成本都消化掉了,而且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和利润也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跟奥运会又有某种深层次的联系。”

  此外,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一些机制更为灵活的体育期刊似乎在奥运会这场盛宴中收获不小,其不错的“钱”景也值得我们关注。比如,由财讯传媒购买美国《体育画报》版权、与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合作创办的《体育画报》中文版据称奥运会这一个月的经营收入就达到了将近2000万元;由中央电视台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推出的体育杂志《第五频道》,在8月创刊的第一期就实现了盈利。

  “其他媒体蜂拥而上争抢奥运这块蛋糕,体育期刊的广告看似是被分流了,但奥运这块蛋糕多大啊,品牌客户通过奥运会投放的广告有多大啊,这跟平时是不能比的。”《体育画报》中文版执行主编魏寒枫认为,在国外,体育期刊的市场化比较成熟,遇到奥运会和世界杯这样有重大赛事的体育大年,所有商家都聚集进来,体育期刊在那个时段的广告收入肯定会上升,如果说广告不增反减是没有道理的。“但中国却稍有一点特殊,很多体育期刊甭管有没有赛事对它都没太大影响,它都没有太多广告。因为这些期刊缺乏真正适应商业运作的价值观和操作手法,就是几个人几条枪,花小成本赚小钱,吸引一些青少年读者,靠发行赚钱,有几个体育用品类的广告,如此而已。”

  魏寒枫介绍说,美国《体育画报》具有相当大的品牌影响力,其2004年在美国的广告加发行收入达到10亿美元,借助它的品牌效应及其吻合商业杂志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操作手法和价值观,《体育画报》中文版肯定能够吸引到广告客户和读者。“它的文章摆在那里读者就喜欢,而学习它的这种价值观、操作手法和商业模式,我们在运作时也知道该怎么看待人、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知道这个东西该怎么来做,什么样的东西做出来才职业。《体育画报》是一本面向成年读者的类似于新闻类的体育杂志,想想《财经》、《三联生活周刊》就知道《体育画报》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事实上,只有这样的杂志才能产生更大的广告效益,才能有汽车和其他档次较高的品牌广告。这也符合我所说的比较成熟情况下的市场规律,在奥运会期间我们的广告会更多,上期正刊是三百五六十万元的广告收入,这一个月我们要出5期和10本增刊,加在一起广告收入可以达到2000万元。”

  奥运会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谁都想利用这个契机赚钱,于是媒体竞争愈演愈烈。可这也是“烧钱”拼实力的时候,很显然,那些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具有优势的媒体很容易在这种竞争中占得先机,相反“三力”比较差的媒体就会在这种竞争中败下阵来,甚至失去自己原有的份额。而体育期刊与强势媒体相比,竞争从开始就不在一个重量级上。那么,体育期刊在奥运期间该怎么做?他们对“烧钱”又是如何看待的?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文明》出北京奥运特刊 罗格、萨马兰奇、刘淇作序
报纸奥运特刊上出现奥林匹克标志 需获得许可
中新社“奥运特刊”传至五大洲五十余家华媒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重庆商报》
社长 郭汉江

我们和腾讯是共出力、共获利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