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视 >> 文章正文

朱镕基与《焦点访谈》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6-12 11:25:47

  孙杰,1994年初从新华通讯社应聘到中央电视台尚未开播的《焦点访谈》栏目,先后担任栏目的编辑、主编和评论部中心组制片人。现为评论部《央视论坛》栏目制片人。

  1、《盗伐危及大动脉》:朱镕基印象最深的节目

  朱镕基以半开玩笑的口吻对坐在身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建议:“这个节目得获中国新闻奖!”

  朱镕基从何时起开始认真关注《焦点访谈》这个栏目已不可考。但是,1998年10月,他在与这个栏目部分人员座谈时提到:“自《焦点访谈》开播以来,尽管我不是最热心的观众,也是一个很热心的观众。对这个栏目我一直积极支持、热心宣传,你们没给我推销费,我完全是义务的。”

  朱镕基1991年从上海调中央,任国务院副总理;《焦点访谈》创办于1994年4月。这个栏目的成长过程,正是他在中央工作期间。

  根据我掌握的资料,朱镕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高度评价的《焦点访谈》报道,是这个栏目播出的一期极为普通的节目。1996年12月16日,《焦点访谈》播出了一期常规节目《盗伐危及大动脉》:

  包头至兰州的铁路穿越腾格里和毛乌素沙漠,为防止风沙侵蚀,保证行车安全,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铁路两侧建起一条条防沙林带。但是,银川段铁路沿线的一些农民为了微末小利,大肆砍伐林木,昔日绿树成荫的防护林带上留下一片片光秃秃的树桩。由于防护林不能起到固沙作用,风沙重新上道,直接威胁行车安全。

  在1997年初的一次会议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提到了这个节目,认为《焦点访谈》的这期节目做得好,揭露的问题触目惊心。他甚至还从编辑技巧角度对节目进行评述,认为节目中历史资料与现实景况对比运用得非常得体,有冲击力和说服力。也许是为了表明自己对这个节目的厚爱有加,在一次会议上,朱镕基以半开玩笑的口吻对坐在身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建议:“这个节目得获中国新闻奖!”说完,他可能觉得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对这个节目的激赏,扭头又对丁关根同志加上一句:“我看得是一等奖吧!”

  据说,与会者都笑了,因为朱镕基的诙谐幽默。

  当《焦点访谈》的一些人听到这个情节后,也都善意地笑了。

  不知道在中国新闻界,像朱镕基这样级别的高层领导为一篇报道如此明确请功的事例有多少,反正朱镕基这次亲自出面请功没有“奏效”。这自然不是《焦点访谈》栏目要“抗命”,而是大家觉得这个节目似乎不能代表《焦点访谈》的最高水平。

  从上面的节目简介可以看出,《盗伐危及大动脉》的题材还是不错的,但就整体节目而言,公允地说,在《焦点访谈》充其量是中等、最高不超过中上等水平。这个节目甚至算不上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舆论监督节目,因为人们通常认为舆论监督的对象应该是有权有势的官员,而这个节目揭露的都是些农民违法者。按《焦点访谈》的“行话”:节目“打”的就是一群农民。这样的节目在采访上是不会有什么难度的,有关部门会大力支持配合。而且,就电视表现来说,《盗伐危及大动脉》也并不是很精彩,片子的拍摄一般,编辑也比较零乱。

  中国新闻奖毕竟是专业性评奖。《盗伐危及大动脉》又“生不逢时”,它播出的第四季度恰恰是《焦点访谈》节目竞争最激烈的时期。等朱镕基对《盗伐危及大动脉》的评价传到栏目时,组内的评奖已经结束,这个节目根本榜上无名,自然也没有获得部内的奖项。好在这时台里的好节目评选还没结束,领导们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破格”将《盗伐危及大动脉》送到台里参评,算是折衷了一下。

  但《焦点访谈》最后参评1996年中国新闻奖的节目没有送《盗伐危及大动脉》,送的是在它之前不久播出的另一个节目《巨额粮款化为水》并顺利获奖。

  有同事对《盗伐危及大动脉》的节目编辑曲长缨开玩笑说,你应该给朱镕基写信,要求落实他的指示。老曲自然不会这样做,但假设真有人向朱镕基汇报这件事,他会怎样呢?我想他肯定一笑了之,因为他不是一个让人把他的每句话都当成重要指示的人。

  大概是这期节目给朱镕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1998年10月,他来《焦点访谈》视察时,果真第一个就提到了这个节目,他甚至清楚地说出了这个节目的题目———《盗伐危及大动脉》。“这个节目给我印象最深。”朱总理说。当时制作这个节目的二组制片人赵微正在现场出席座谈会,朱总理对着她说:“不过你‘害’得我发了一通大脾气,把铁道部给训了一顿。”

  不过朱镕基没提起荐奖的事。也许他深刻记忆着《焦点访谈》报道过的题材,却把自己的幽默忘记了。

  在《焦点访谈》历史上,这是第一个由朱镕基亲自审定的节目。此后,在我的记忆中,朱镕基还曾在播出前审定过新闻评论部的两个节目:一个是在1998年3月“两会”后,《新闻调查》关于新一届政府机构改革的报道;另一个是同年9月,《焦点访谈》关于安徽南陵县鹅岭粮库调粮补仓欺骗朱总理的报道。

  2、《成功的“软着陆”》:朱镕基第一次亲审的节目

  白岩松说,怎么,你还不知道,昨晚朱镕基同志那就给台里来电话,说朱副总理对节目很满意。你小子一个字都不用改,省大事了!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

  伴随那个炎热夏天的,是媒体对十四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热烈宣传。

  《焦点访谈》自然要投入到这场当年最重要的宣传任务之中。负责这次报道的是当时主管《焦点访谈》栏目的评论部副主任袁正明,报道的总策划是钱钢,主持人是白岩松,此外还请了一位顾问,经济学家曹远征。

  当时他们计划要制作一个十几集的大型特别节目,在《焦点访谈》栏目连续播出。如此大规模的特别报道,在《焦点访谈》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且这组节目在十五大召开之前播出,被认为是中央电视台这次会前宣传的高潮,是重中之重。为此,台里还特别批准,特别节目的长度由《焦点访谈》常规节目的13分钟延长至15分钟。

  按钱钢他们的策划思路,是以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改革的各项举措为纲,评价5年来的成就。尽管在叙述上没有跳出分改革、开放、国企、农村、教育、国防、外交等按领域划分的常规思路,但整个设计以各项举措为主线,这是非常高明和超前的,当时的报道似乎还没有采取这条结构线的。而且,他们设计的节目形态也非常新颖独特且便于操作:所有节目都以微观具体的事例进入,并过渡到宏观情况介绍,再列举中央的相关举措及成效,最后是对权威人士的连线采访,发表评论。

  当时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报道五年来的经济改革情况。但这集的题材太空、内容太广,而且与反映国企、农业等集的节目会有重复,钱钢说他还没想好,让我再等等,实在不行就改成金融领域。

  我在《人民日报》的一位朋友曾跟我说起,朱镕基对这5年宏观经济调控取得的成就非常重视,曾亲自推荐了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和刘树成写的一篇称赞经济“软着陆”的文章,让登在《人民日报》上。在一次聊天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钱钢,他眼睛一亮,说,对呀!为什么不做这个题目呢!

  那阵子,亚洲金融危机刚刚爆发,人们对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深刻意义的认识和评价,远不如后来高。为了弄清楚这次宏观调控的特点,我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经济工作方面的文献110余篇逐一研读了一遍,同时还拜访了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经济学家刘国光,向他当面请教。

  我的一位同事给我提供了一个例子———锦州市一对青年夫妇记了九年的“家庭理财簿”。我去采访,发现他们表达也不错,就把这一内容作为整个节目结构的主线。

  由于前期准备非常充分,采访时思路又很明确,所以后期编辑很顺利,没费什么力气节目就编了出来。特别报道组在看这期节目时,大家很兴奋,认为对普通观众而言,这个节目算是比较“好看”的;而对专家学者来说,它又是比较“耐看”的。特别节目这时已定名为《中国之路》,共14集,我这期节目原本是比较靠后的,因为制作顺利,袁主任把它排在了开篇之后,成为整个系列报道的第二集,取名为《成功的“软着陆”》。

  因为《中国之路》是台里迎接十五大的重点节目,所以杨伟光台长要亲自审节目。对此我并没在意,以为这种成就报道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曾想,杨台长看完节目后,却没有签字。他拿起了桌上的红机电话,直接致电朱副总理办公室,说我们制作了一期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节目,但有些政策上的问题我们把握不好,首长能不能看一下。朱镕基办公室很快回电,说朱副总理同意看,让把节目尽快送来。

  杨伟光台长让我把节目马上复制一盘家用录像带,然后派他的秘书同我一起到朱副总理那里送节目。

  朱镕基当时的办公地点在中南海西北角的国务院办公区,是一栋独立的小楼。接待我们的是朱镕基办公室秘书郑朝曦同志,他说朱副总理正在开会,请我们把带子留下,他来转交。我说,这个节目等着播,时间很紧,希望首长能尽快定夺。郑秘书笑着说,放心吧,朱副总理肯定不会耽误你们播出的。

  其实我没抱多大希望。给朱镕基送带子是8月24日,特别节目25日要播出首集,按计划我的节目是第二集,在26日播出。一个日理万机的副总理,可能这么及时看我的节目吗?而且即使他看了,如果有意见,我也需要时间修改呀。所以,我叫袁主任还是别对第二集播这个节目抱任何希望,先准备一个别的吧。

  8月26日上午一上班,恰好遇到主持人白岩松从楼里出来,他一见我就说,孙杰,你小子博了个大彩,今晚播你的节目!

  我惊喜地问,节目审回来了?

  白岩松说,怎么,你还不知道,昨晚朱镕基同志那就给台里来电话,说朱副总理对节目很满意。你小子一个字都不用改,省大事了!

  《成功的“软着陆”》于1997年8月26日作为《焦点访谈》特别节目如期播出。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央视否认王志辞职 称其将任职《焦点访谈》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9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