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编主编 >> 文章正文
新华社亚太总分社向剑帼:香港是篇大文章
一个媒体人眼中的香港
作者:向剑帼     来源:对外大传播     更新时间:2007-7-26 15:15:59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鲜的——这句话用在香港相当合适。因为香港每天都在发展变化,都有新的现象值得观察,有新事物需要学习。对于我们这些内地驻港的记者来说,香港不是一个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对象”。可以这样说,除非你是一位勤力、有心而且善于思考、深入香港各方面的记者,否则,即使是干完3~5年任期,对香港的认识也往往停留在表面上。“我熟悉香港”,“我对香港很了解”之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无知。我有一位留学海外,十多年前来港高校工作并定居的朋友对我说:认识香港不难,全面深入认识香港则不易,“我来香港这么多年,迄今不敢说自己是个香港通。”

  “香港如何?”——这是许多内地朋友在我驻港后常问我的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用简单的“是”与“否”来评说香港,实在是过于简单化,香港是那么丰富多元,就像维多利亚海两岸的夜色,璀璨斑斓;香港是个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香港的深度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毕竟它有历史包袱,有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价值观的共存。也许,正是香港的多元,才令这个面积仅100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700万的地方,散发着那么迷人的风采和魅力。

  而在香港这个特殊的地方做传媒,感受又别有一番滋味。

  十年回归:香港的实践 是对世界的贡献

  香港是这样的独特,在全球独一无二。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居然有一块地方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从“一国两制”大胆提出,到十年成功实践,全世界都在高度关注这个实验,观察这个结果。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当撒切尔夫人称一旦香港回归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时,邓小平说:“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如今,两人的对话已过去二十多年,香港回归也已经整整十年,“灾难性的影响”不仅没有出现,香港的繁荣稳定却是世人所见。虽然新生的特区政府一成立就经历了金融风暴,还有继而之后的“禽流感”、“非典”,但在中央的支持下,特区政府和香港市民一道,“勇敢地面对”,一路走进了艳阳高照的今天。

  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办公室,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判香港“死刑”的文章《香港已死》依然保留着。但是,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自我否认了“香港已死”的言论,认为《财富》杂志当年糟糕地、错误地预测了香港回归中国会给它带来死亡。十年来,西方强势媒体自我颠覆了当初对香港的错误判断。

  美、英两国驻港总领事馆总领事今年也分别在不同场合肯定“一国两制”在香港取得了成功,香港依然是中国最开放和最发达的城市。

  身在香港,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在香港的实施,有着切身的体会,并直接经历了香港从低谷走出的巨大变化。我想,上述所说香港的独特实践、海外传媒十年前后报道的巨大反差、香港十年的风雨彩虹,无不是世界观察中国、观察中国政府和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最好实例之一。

  一位接受我采访的“城中要人”曾对我说,1982年,邓小平提出要收回香港时,国家改革开放刚起步,经济还不发达,国家的影响力也远不如今天,可邓小平就是有魄力,当时就拍板要收回香港。而且,凭着大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在那个时候,谁想得到?而国际社会上,几乎没有人否认“一国两制”这种设想,只是普遍不相信,中国政府能否信守承诺,真正做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这位城中要人说,这十年来,香港新生的特区政府经历的考验是最艰难的,亚洲金融风暴,SARS,都是极大的打击。百年来首度“港人治港”的特区政府施政远未达到经验丰富,但现在怎么样,这第一个十年我们走过来了??这是中国对世界政治文化的一大贡献,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国际上理直气壮地大力推介我们的经验、我们的价值观呢?

  最近我专门到香港中央图书馆查阅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各大报纸的报道。香港媒体无一例外,都对回归祖国感到欢欣,大多是醒目的通栏标题,大红的版面。但担忧也显而易见,有的媒体称,“相信普遍港人的心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踏上回归路”。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对我说,回归前当然有担心,担心财产被没收,担心新闻没了自由,担心个人的自由减少不能方便去海外??在今天来看,这些担心的确多虑了。

  “万变的社会,不变的承诺”,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对回归十年的总结。“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证了香港的发展。即使是西方世界关注的法制、民主等议题,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中央政府的正面形象。回归前,香港的终审权在英国,回归后,全国人大授权,香港特区享有了终审权力;回归前,立法局是个咨询机构,回归后特区立法会享有了立法权和监察权;在议员方面,回归前,一直到1993年,尚有21席是委任的,而回归后,特区立法会议员全部按照选举产生。在2004年第三届立法会选举中,除了根据均衡参与原则,由功能组别选出30席外,另外30席全部由地区直选产生;在今年举行的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中,充分体现了民意??

  十年一大步,这是世界关注的话题。

  香港是中国人认识西方文化的参考教材,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文化的入门教材

  山东省外宣部门曾在香港举办一个涉外人员培训。我被邀请专门为他们讲了一课。内容涉及当时香港社会状况、传媒生态和对传媒的接待等。学员们思想活跃,提了不少问题。可以看出,他们香港之行颇有收获,开阔的不仅仅是眼界。

  我曾经是一名外宣人(当然,现在也是,只是现在是更广义上的),过去我一直有一种惶恐:对海外没有真正的了解,何以以海外人士所接受的方式和语言介绍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从理论上讲,人人都知道中西文化、价值观念有区别,但这个区别和落差在哪里?两个人思路完全不一样,何以交流?

  因此,我十分佩服山东省的培训决策——利用香港这个独特的环境,帮助相关人士开拓思路,认识海外,真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可以说,香港的独特性使得它成为中国人认识西方的参考教材,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文化的入门教材。

  如果不亲临香港,如果不在这里生活,对香港的多元,是很难有切身感受的。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交会和碰撞的地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的地方。正是这些碰撞和并存,以及香港百年来的历史状况,令香港在文化意识、价值观念乃至观察问题的视角等方面,的确像《时代》周刊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混血的,有点外国风情的孩子”。

  举例来说,香港人极为重视个人隐私。年龄是隐私的一部分。与内地身份证号码中年龄一览无余不同的是,香港身份证号码不包括年龄信息。去医院看病也一样。在香港医院,除非病情一定需要确切年龄,否则医生不会询问年龄。而在内地——我们都有经验,即使是体检,医生也会将年龄写在体检卡的封面。相信女士们一定喜欢香港的方式啊!

  在香港接触人多了,交流深入了,会越来越感到港人在思想方式和处理问题等方面的特点。

  对人本身的极度尊重,对生命的强烈重视,是香港人价值观中的重要一环。这种强烈性,不在香港很难体会。

  2005年年末南亚海啸时,不少港人在那里度假;2006年春节,香港旅游团在埃及遇车祸。只要有香港人在海外遭遇不测,香港全城高度关注,所有媒体都聚焦在这里。同时,这个时候香港社会以及舆论还高度关注我驻外使领馆的帮助。舆论焦虑地要求特区政府一定要与我驻当地使领馆联络并寻求帮助,而使领馆的关心与协助,则会令全城感动,这时,国家的概念便来得那么自然。

  不同阶层,对于香港的“价值观”有不同的标准。如人们常说的“中环价值观”(中环是香港的金融、商贸心脏),就不同于基层市民的价值观。多元价值观念,造就这座城市的丰富,也产生复杂性,需要一双慧眼来认识。

  全面认识香港

  内地人对香港的认识是什么?我问过很多朋友,其中包括经常往来香港的朋友,我也问过内地一些报纸做港台版的编辑。大家各有心得。

  其中一个最简单的提问,如何看香港的旅游环境。

  不出我所料,对此大多不屑一顾。“不就是海洋公园、迪斯尼,加上山顶、星光大道、浅水湾!”我告诉他们,香港有23个郊野公园,面积两倍于市区,占整个香港面积的40%;有4个海岸公园,还有多个小岛供人欣赏。我告诉他们,我曾在杂志上撰文,建议香港发展休闲游。这不仅能使香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且符合国际潮流,也符合内地旅游的发展趋势。我还告诉他们,特区不会大规模开发郊野公园,吸引游客到郊野旅游,因为这不符合环保的目标??他们觉得新鲜。

  还有一个例子是内地比较熟悉的。前些日子,内地媒体批评香港“卖假货”。一时,香港十分惶恐,行政长官也出来讲话,要求严惩影响购物天堂的“害群之马”。

  事实上,香港“假货事件”的根源在哪里,人们恐怕没有很好地思考。我们身在香港,为什么没有遇到“遍地奸商”,感觉不到“假货”的威胁呢?为什么外国游客没有购物的大量投诉呢?我们身边一些亲友,来港旅游,一两千人民币就能港澳5日游。这个价格,尚不能买一张往返机票,旅行社靠什么补贴每个游客?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你的旅游费用,最终还得你自己掏。“假货”不能禁绝的土壤就在这里。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