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社长台长 >> 文章正文

新华网专访齐学进:传统出版向跨媒体出版转型
作者:佚名     来源:凤凰网     更新时间:2010-1-18 8:32:38

  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齐学进做客新华网,谈传统出版向跨媒体出版转型。图为嘉宾做客新华网访谈直播间。新华网陈杰摄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经济环境下,09年新闻出版业依然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21世纪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跨媒体出版对未来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5日,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齐学进做客新华网,畅谈传统出版向跨媒体出版转型。

  出版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逆势上涨

  2009年的新闻出版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呈现“逆势上涨”的势头。一是“走上去”,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整个是向上的。2009年据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整个行业的增长超过了20%,产值总规模超过了1万亿,这是经济增长中发展较快的一面。

  二为“向外走”,“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去年我们国家版权销售达到了2000多部,是我国近年来“走出去”版权销售量最多的一年,具有标志性。

  三是“走下去”,我们的出版走到基层、走到群众当中去。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就是农家书屋建设。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重视下,农家书屋工程目前的建设规模已经达到24万,超过了全国行政村的40%,也就意味着全国的上亿农民可以通过农家书屋学习到最新的文化,最新的科技知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村的文化水平,特别是为发挥出版产业的社会效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走上去”说明了我们这个行业的整体水平在提升;“走出去”说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向世界的辐射力在增长;“走下去”说明我们这个行业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新格局、新气象、新生机

  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变化可以用三个“新”字来概括。第一个“新”是我们国家的出版行业出现新格局。经过2009年的改革发展,整个出版行业一些大的集团整体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中国出版业一些“航空母舰”正在建设,有的已经初具规模,这也带动了中国整个出版格局的变化。

  第二个“新”是出现新气象。以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包括手机移动出版等多种新出版形态发展很快,去年达到了750个亿,较前年的530个亿增长达到40%。

  第三个“新”为出现了新的活力,新的生机。中央大力推进文化出版行业的体制改革,大大增强了行业的生机和活力,使很多出版社经过战略重组、兼并,引进国内国外的优质资源走出了快速发展的路子,展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跨媒体出版要向智能化出版发展

  一般说来,我们都把报纸、图书、杂志这些纸质的作为第一媒体、第二媒体;把广播、电视这些能够看、能够听的媒体作为第三、第四媒体;而把网络、手机这样的媒体成为第五媒体、第六媒体。跨媒体出版就是一种内容资源实现了在上述的从第一到第六媒体之间的同步传播,让读者在不同的介质上进行阅读。现在能够实现多个出版介质之间的互相转换就是跨媒体出版。

  总体上来讲,我们国家的跨媒体出版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可以把跨媒体出版大致分几级。比如把纸质书作为电子书、光盘这种简单的转换也是一种跨媒体,这只是一种初级的阶段,不需要更多的技术,不需要一个技术水平很高的平台就可以实现。那么如果把这种纸质的内容做到手机上、做到网络上,让读者能够听,能够看,甚至从纸质书或杂志横跨一到六个媒体那就可以是第二阶段。但是如果把纸质内容能够进行查询或者能够实现交互等更多智能化的功能,那就是进入了比较高的阶段,也就是3.0左右的阶段。目前大部分跨媒体出版还只是处于1.0阶段,也就是只把纸质出版物转化成简单的电子书或者光盘;到2.0阶段的还不是太多,实现整个多媒体之间的横向跨越的还不多;达到智能化出版或者初级智能化的出版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跨媒体出版要靠完整的版权、海量资源和人才支持

  跨媒体出版是需要条件支撑的。首先需要一个完整的版权,也就是在出版的时候同时约定把所有跨媒体出版权授予出版社,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出版社进行跨媒体出版是违法的。

  第二个条件是资源,数字出版如果没有一个海量的内容,规模很小,一年只出版几本书那数字出版是做不起来的。

  第三个条件是人才的,我们有了这些资源,有了被授予的版权,那你有没有人力来做,有没有人才来做?这是一个人才条件,必须要有跨媒体出版的人才。还有最后一个条件就是资金的条件。跨媒体出版的前期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雄厚的,最起码是必要的资金来保证的话,跨媒体出版也很难获得成功。

  跨媒体出版的"软困难""硬困难"

  现在传统出版向跨媒体出版面临的困难有“硬困难”,也有“软困难”。首先是“软困难”。许多人对跨媒体出版的意义、重要性的认识和紧迫性的认识并不是十分到位。大家都在讲要搞数字出版,但是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而且我看都有一种普遍的等待的态度,都在看看有没有哪一种成功的赢利模式,出来了以后再来做。想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家也许有这种勇气,但是这种紧迫性还不是很迫切,一心一意扭住跨媒体出版不放手,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这样的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我觉得一直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个就是硬的困难。客观上讲,相当多的出版社都存在着跨媒体出版刚才所讲到的四个条件的不足。但是这个硬困难相比于软困难而言,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了,不是有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鼓足了劲,横下一条心,那硬困难都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所以软困难是第一位的。

  跨媒体转型让读者"看视频书"

  从今年的1月1号起,人民军医出版社全面实行跨媒体的转型,这就意味着人民军医出版社的图书从今年1月1号以后出版的新书,我们全部具备了跨媒体的功能。

  跨媒体的书在封底定价上方有一个跨媒体定价卡,这个卡上面有一个帐号和密码,凭着这个账号和密码就可以按照定价下方的网址登陆到人民军医网站,这样的一本纸质书就可以实现在网上读书,在网上也可以把它下载到手机上我们称之为“袋书”,也可以在网上听书,还可以把相关的书链接到相关的视频上,有的书进行了相关的视频,还可以进行“看视频书”。

  更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书里面的专业名词、医学名词、药学名词、临床检查等各种名词,这些名词对于不学医的普通大众来讲,一般说来都是很难搞得清楚的,因为医学的专业性太强。我们把这些医学名词、药学名词或者临床检查的名词全部进行了标识,每个名词都是变色的,而且每个名词下面都有下划线,读者只要点击这些名词马上可以得到专业的解答,即点即答,一点即答非常方便。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读者看医学书中看不懂的问题。从而我们就把读者看书的难度全部消灭了,对读者来讲这样一本跨媒体书大大提升了阅读的价值,他的深度阅读价值,他的扩展阅读价值,不仅仅是可以下载到手机、可以听、可以看,尤其是它的深入阅读功能对读者来讲尤为方便。

  即使对医务工作者来讲这样的读物对他们来讲也是十分需要的。我们知道大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往往都是在一个专科里面,对这个专科的东西都很熟悉,但是一旦离开了这个专科,其它的东西不是他所熟悉的。那么我们这样一个深度的阅读查询功能使专业书和科普书里面的全部专业问题都可以使读者在第一时间内不用查很多的书,不用左一趟右一趟跑图书馆就能看懂。

  出版社要肩扛责任坚守道德

  我们投入了这么多年的时间、精力,投入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跨媒体转型,如果仅仅从赚钱的角度来说可能是不值得的。我们很难把投入的近2000多万元在短期内把钱收回来。但是我们有更长远的考虑:一是我们做这些产品是社会需要的,是老百姓需要的,中国的医务人员需要它,军内的医务人员也需要它,它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难以估量的,为读者节省的时间、精力是难以估量的,特别是为广大患病的读者排忧解难。

  作为一个医学出版社,一个军医出版社,这么多年促使我们做这件事的主要动力就是为社会、广大官兵排忧解难。满足了读者的需求经济效益终究是有的,即便它来得晚了一点,但是我们更看重的还是社会效益。还是这样一句话:只要是好的东西,是社会需求的东西,它终究会是有效益的东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最高院发言人:新华网开博 底线是坚持不说假话
新华网视频专业人才招聘信息
新华网副总裁白林:新媒体大放异彩 报奥运书写华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