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虎年虎气腾腾——2010年春节纸媒报道扫描
作者:佚名     来源:凤凰网     更新时间:2010-4-14 11:13:12

  年年春节年年报,虎年春节别一样。2010年的纸媒春节报道,总体上延续了往年春节报道的一贯风格:营造春节气氛为公众提供“过大年”的全方位的信息资讯服务,而其中一些别出心裁的创意亮点,突破了往年春节报道的习惯性套路,可圈可点。

  作为一项常规的年度命题作文,2010年的春节报道,值得挖掘的创意资源并不多。除了常规的“春运”、“春晚”、“春节旅游”及各地“过大年”习俗外,就是“虎年”的“虎”字了。又因虎年春节与西方情人节同为一天,“情人节”也是可资利用的创意资源。围绕这些创意主题,各大纸媒紧扣时代脉搏,紧贴目标读者群,推出了让读者耳目一新的“虎”刊、“虎”文,以愉悦身心、启发思考的文化方式,使春节报道成为今年春节期间丰盛的“调味品”。

  “虎”年做“虎”文,老虎成为媒体报道“创意”首选

  “虎”是2010年的生肖物、吉祥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现实中,老虎亦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于是乎,“虎”不约而同地成为各大纸媒春节策划中的“题眼”。

  《南方周末》以虎为题,从文化、生态视角关注野生虎的生存问题,呼吁远离“政治”,珍爱老虎,立意高远。

  《齐鲁晚报》以《虎啸齐鲁风》为题,以吉祥虎、福寿虎、财运虎、平安虎为子题,推出了104个版的虎年文化大餐,将拜年、过年、祝福、吃喝玩乐全部囊括其中,版面设计疏密有致、点面兼备,可谓大气、全面、厚实,延续了该报一贯的春节特刊风格。

  《江南都市报》的春节特刊《虎来了》,巧妙搭配憨态可爱的卡通老虎,成为特刊版面创意的亮点。其他纸媒虎年特刊、专刊、专版也各具特色,然其中心大都以“虎”为旗号,以“家”为中心,营造温暖、祥和、欢乐、喜庆的“家”文化。

  紧贴目标读者群,做好全方位信息资讯服务

  新闻竞争的白热化,推动纸媒向小众化方向深化发展。往年春节前各大纸媒纷纷推出百余版的春节特刊然后休刊,今年春节多数纸媒不再休刊,而以动态的每日报道替代静态的春节特刊,与春节脉搏即时互动,动态地做好全方位的信息资讯服务,使虎年春节报道演变成系列化的节日报道。

  《北京晚报》自2月12日起推出春节报道套餐。《春节黄页》用9个版全面、完整解密春晚;从大年初一到初六,文化特刊连续推出《欢乐榜样》特刊,向读者一一解读“笑星”、“捧角”、“女星”、“选秀”现象及“学术超男超女”、“小时代的郭敬明”。《北京论语》2月12日至18日推出“2010春节畅想曲”系列报道,以《过一个低碳春节》、《开往春天的高铁》、《健康是上帝给你的大奖》、《谁最有资格过外星春节》等主打评论畅想新春,同时以“阿凡达过春节”系列漫画勾勒阿凡达们怎么练摊儿、逛庙会、串门子。《新闻目击》以新闻镜头探寻河北武强、山东潍坊等地传统年画的文化内涵。《乐活》周刊于2月20日推出别出心裁的《为虎正名》专题报道,在全面更新凶猛的“百兽之王”的刻板印象中结束虎年春节报道。这种将春节厚报做成动态的薄报,逐日为读者提供动态、及时的信息资讯与文化服务的做法,已成为北京报业市场春节报道的主流模式。

  《新京报》、《法制晚报》、《环球时报》、《京华时报》及《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等主流大报亦是如此。

  以出百余版的春节特刊换来春节休刊,固然能体现一家报社的新闻综合竞争力,也能节省成本,让辛苦了一年的记者、编辑们回家过个团圆年,但在媒介信息多元化,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厚报化”的春节特刊,不能逐日更新新闻,与网络新闻、电视新闻竞争,也就无法获得读者青睐。因而,将过去静态的厚报拆分为每日的薄报,以专题、专刊、特刊的形式展开春节报道,就成了纸媒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满足读者即时信息需要的一种常规模式。

  就虎年春节而言,各大纸媒从信息资讯、知识文化、娱乐消遣三个层面全方位紧贴目标读者群展开系列报道。回家过个团圆年,是中国人过年不变的心愿。如何过年,过怎么样的年,却各不相同。《南方周末》将视角投向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一句朴实的“等你过年”,道出了父母们盼望儿女春节回家的急切心情。各大都市媒体则卷入讨论“恐归族”的过年心态、是和情人一块过情人节还是和父母一块过年等世俗话题,除此便是大量的体验式“过年”的报道。如《北京晚报》的《回家》系列报道,通过描述普通百姓如何筹备春节、怎样准备回家过年的情况,表达春节来临之际百姓对回家团聚的期盼之情,贴近群众生活,颇能与读者产生心灵共鸣。

  一些党报则把重心放在了那些坚守工作岗位、不能回家过年的特殊群体,讴歌他们的奉献精神。如何回家、回家途中的故事、春运,亦是各大纸媒关注的话题。除了动态地报道春运消息,火车票实名制也成为今年春运报道的热门话题,被各报报道、评议。而《南方日报》等媒体掀起的珠三角城市农民工组成“10万”摩托车返乡大军,更是今年春运报道中的热门话题。

  关于购置年货、春节旅游、吃团圆饭,纸媒更是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全面的信息资讯服务。《法制晚报》推出《春节服务手册》,详解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间的吃喝玩乐。《三联生活周刊》则连出三期年度特刊——《通胀蜜月期——2010年理财投资指南》、《年夜饭的艺术——五大城市百家餐厅100道创新菜》、《葡萄酒的奥秘——从勃艮第到纳帕溪谷的品质之旅》,从理财、年夜饭、葡萄酒三个层面为读者奉上高品质的消费文化“盛宴”。

  春节“年味”是传统文化散发的幽香

  挖掘各地的“年味”、民俗,培育新的“年味”文化,为公众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亦是纸媒春节报道的重点。“春晚”、“拜年”、“民俗”构成了虎年春节文化报道的三个关键词。

  年前,《法制晚报》、《北京晚报》、《中国电视报》等报刊纷纷提前解密央视春晚节目单,小虎队、赵本山、小沈阳、王菲成为关注的焦点,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央视春晚刚过,纸媒又掀起评议高潮。“央视春晚的植入广告”、“刘谦魔术被解密”等成为各媒体的热门话题。拜年报道中,除了常规的党政官员的团拜会、祝福词,海外华人华侨的大拜年及国外元首的春节拜年外,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与台湾同胞共度春节,隔岸观看金门烟火的报道影响一时,被台湾媒体深度解读,堪称拜年报道中的亮点。至于民俗,近年来备受纸媒关注。《法制晚报》最为取巧,它让回家过年的记者撰写当地的过年民俗,既节省了采访成本也保证了报道质量。

  注重互动,贴近读者

  纸媒虽没有网络媒体的即时互动性,但纸媒的春节报道非常注重贴近性,并利用网络等渠道增强与读者的互动,贴近读者。

  《齐鲁晚报》提出“春节特刊你来办”的口号,设置了八大征集活动:特刊征名、拜年祝福、征吉祥物、写虎画虎、我过虎年、虎年说虎、短信比拼、美文共赏,并通过网上和线下征集的方式,与读者一起办春节特刊。这次征集活动相当成功,他们自称“有数万名读者投稿十几万件,读者参与之积极、投稿作品水平之高创历年之最”,而有读者共同参与制作的春节特刊也是亮点多多。如征集的百姓照片《瞧这一家子》和《晒晒俺的全家福》,通过新、旧春节全家福照片的对比,展示今年春节百姓生活的祥和幸福。与北京媒体参与“第五届原创新春祝福短信大赛”活动方式相比,《齐鲁晚报》的“春节特刊你来办”的创意显得技高一筹。

  放眼全球,向世界展示春节文化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日益为世界所瞩目,如何向世界传播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渐渐被提到了国人的议事日程。春节无疑是全球华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大好时机,而今年虎年春节恰巧与西方情人节同为一天,更为讨论东西文化提供了话语契机。

  《南方周末》的虎年第一期,即从“文化大国”的高度审视年度文化,以检阅过去一年文化的方式,为读者奉上高品质的文化大餐,可谓寓意深远。《广州日报》刊发时评,呼吁让春节文化成为“东风西渐”先行者,可谓立意高远。①《河南日报》则从多元文化角度理性审视春节与情人节的文化较量,是理性的学者声音。②《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从生肖邮票到老外过春节中国年香飘海外》报道,角度小而立意远。《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则以汇总各国元首政要的拜年、世界主流媒体的中国春节报道等形式,直接展示春节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而地方报纸《中山商报》的《2010春节+情人节特刊》的封面设计最为巧妙:“向东春意闹,向西情意浓”的押韵题词,③彰显出中西文化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形象地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和合”的精髓,及中国文化崛起将会促进世界文化更为均衡发展的事实。

  综上所述,2010年的纸媒春节报道整体上更加贴近读者的精神娱乐需求。而对“虎”文化的深度挖掘、情人节与春节的文化对比,及由此引发向世界传播中国春节文化,则是今年春节报道的最大亮点;火车票实名制、“恐归族”现象讨论、珠三角农民工骑摩托车返乡过年、世界主流媒体关注春节、加拿大冬奥会、中国游客海外过年等报道,也为春节报道增色不少。

  但是,仍有一些有待挖掘的报道空间,如各大纸媒的春节社评如凤毛麟角,远不如阳历新年那样量多质高。在国人心中,新一年的开端不是阳历年,而是传统的春节,春节社评在某种程度上的缺位,是一大遗憾。另外,如何向世界传播春节文化,如何借助春节契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将是未来春节报道的重要议题。

  注释:

  ①吴祚来:《春节文化成“东风西渐”先行者》,《广州日报》,2010年2月17日

  ②高有鹏:《透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节日》,《河南日报》,2010年2月17日

  ③《中山商报》,2010年2月10日,第1632期,B1版

  (徐洋,新疆大学新闻学研究生;刘继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生)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