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主持人 >> 文章正文
于丹:“我要离开媒体的漩涡”(图)
作者:佚名     来源:新民周刊     更新时间:2007-8-24 9:46:22

  没有“百家讲坛”,就不会有所谓的“讲坛学者”、“学术明星”。于丹在“百家讲坛”上仅仅讲了七集《论语》、十集《庄子》,却在全国掀起阵阵国学热浪,较之易中天当年的“三国热”有过之而无不及,“学术超女”、“国学奶妈”的封号扑面而来。于丹所到之处也必是前呼后拥,人潮涌动。

  上海书展期间,在结束了众人瞩目的易中天、于丹对话之后,从粉丝堆里被架着出来的于丹接受了《新民周刊》的独家专访。

  轻松国学

  从4岁接触《论语》开始,于丹一直抱着轻松的心态,“和父母聊天吃饭间,玩着玩着就学到了一些道理,我们那时没人逼着你读这读那,许多东西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的,是一种随性快乐”。

  小时候,父亲带着于丹去公园看春日开放的花朵,父亲问她花是死的还是活的,于丹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死的。于是,父亲将于丹举过头顶让她仔细观察,然后又放到地面再行观察,远近高低不同角度看了个遍,于丹发现了自然界的精妙。“‘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果花不是活的,它们怎么可能闹起来呢?”

  虽然居住于城市,父亲却经常带于丹去乡村体验书中的“情境”,父亲说,你只在书中看到麦浪,你见过真的麦浪吗?“理论要通过生活认识”,这也成了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课的一种状态,她总是将古人的智慧用小故事和今人的思维去解读,让广大观众轻易消化。

  “聊斋讲师”马瑞芳在其新作《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里评价于丹是在“用小故事忽悠全国人民”,“一大盆‘水’(小故事),丢进几小块‘肉’(论语),‘于丹心得’调汁,‘于丹心语’勾芡,愣是让成千上万的人喝了个不亦乐乎。”

  充满迷茫与困惑的大众,的确是迷上了于丹这剂熨帖的心灵鸡汤。古为今用的人生励志讲解很容易让人卸下包袱,心驰神往。不过,如果剔除传统文化的“壳”,于丹讲《论语》跟上个世纪90年代流行的卡耐基教育似乎没什么两样。

  于丹自己也承认,“在如今中国价值转型时期,人们需要一个生命结构系统做支撑,而我们这时将这种典籍广泛传播出去,很容易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但是清醒的于丹不止一次地对眼下看似热闹的“国学热”泼冷水。“国学不是一天热起来的,它是长存于人们血脉与生活中的。我忧的是这里面有浮躁,有喧嚣,有泡沫,热得太快,火得太猛……因为骤热就意味着骤冷,我们已经经不起这种大冷大热的非理性的迷狂。”

  作为百家讲坛的“讲坛明星”,于丹显然无法控制大众的非理性追捧,更没法阻止由此而来的种种批判。今年3月,在《庄子心得》的签售会上,一名男子身着“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的文化衫前来搅局,北大清华等知名学府十博士更是上演了联名让于丹“下课”的文化事件。

  歪曲文意、误导读者的批评在学术界久未弥散,于丹对此却相当坦然。“批评要明确问题的前提。如果是学术研究,欢迎探讨所谓的硬伤。但是传播,我讲的是心得体会,不必人人都要同意、遵从我的想法。传播和做学问是两回事,这好比是唯用与唯体的区别,传播为用,治学为体,学问不传播又怎能让人知道?我们用浅白的语句让大家都能听懂《论语》、《庄子》、《三国》,让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启发。”

  “我从未说过自己是国学大师,我的学问只是介于国学与传播学之间,我知道如何更好地运用传播学。而我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都只是心得而已,并非学术专著,至于一些专家学者把它当作学术著作来研究批判,我也无权干涉。我只能说,任何人看书读经典都会有感悟,都有表达这种感悟的权利。”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马瑞芳分析百家讲坛主讲人:最不靠谱是于丹
于丹:城市媒体如何塑造核心竞争力
于丹:四岁看论语五岁读红楼梦 数学一塌糊涂
质疑于丹 她的成功只因央视是强势媒体吗
王小峰:一个于丹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
于丹遇冰火两重天 遭北大等十博士联名抵制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