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编主编 >> 文章正文

刘敏:由120万份假《纽约时报》看笑声的力量
作者:佚名     来源:长江日报     更新时间:2008-11-17 9:42:28

  美国一个专搞恶作剧的民间组织印刷了120万份伪造的《纽约时报》,据说模样足以以假乱真。伪报的头条是“伊拉克战争结束了”,作者说策划此事的目的是提醒新任总统奥巴马:美国人民希望早日结束伊拉克战争。伪报事件当然被“揭穿”了,弄得真正的《纽约时报》颇为尴尬,但报道没有说被调侃的人物要起诉或捕拿作者。

  这样的事情是令人发笑的。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份伪造《纽约时报》的第一反应,就是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发出笑声的,也包括大洋彼岸的我们。笑声不是没有边界。去年,有个美国人制作了一段恶搞印度“国父”甘地的视频,差点引发国际纠纷,后来作者出来道歉并承担责任才算平息。这是越界的笑声。

  一般的看法里,笑声的地位不高,笑声往往对应着肤浅、轻佻、猥亵、无知等不佳的词语,总之与严肃、深刻与沉重无缘。在我们的历史里,笑声是一种特权,皇帝能对臣民自上而下地发出笑声,而自下而上的笑声却不被允许,形同犯忌,要被“清洁”或直接抹去。其他一些文化里,每每在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转折关头,总会回响着巨大的笑声,莎士比亚的笑声,拉伯雷的笑声,塞万提斯的笑声……

  这样分析,可能多少有点文化决定论的味道,但是笑声必须被重新认识。不论是发出来的笑声还是被历史抹去的笑声,都说明笑声不是毫无意义,不是无能而轻佻的,笑声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其实蕴含一种理性而严肃的力量。

  除了“伊拉克战争结束了”的头条,那份伪造的《纽约时报》的头版新闻还有:美国通过限制最高工资的法案;将石油企业收归国有;采取措施保证健康经济等。此外,它还刊登了一份以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名义发布的整版广告:“战争结束了,和平是我们用来赚钱的最好手段”。《纽约时报》的宣传口号“我们刊登所有适合发表的新闻”,也被伪造版改成“我们随心所欲地发布消息”。

  这种篡改与戏拟的创意让人发笑,制作与表面的堂皇说辞相反的新闻报道手法让人发笑,但它对结束战争的民意表达,对国家政策的不满,乃至对资本的牟利冲动可能突破底线、媒体的权力可能被滥用的担忧,却不是可以一笑了之的。这些,正是笑声背后的重,笑声所揭示的深刻现实,笑声所蕴含的力量。

  人们有想法就要表达,表达有各种方式,笑声是其中一种。表达未必都要是血淋淋、硬邦邦和惨兮兮的,表达也并非一定是面目庄重、排队有序地向某个地方集中递交意见,表达也可以伴着笑声,笑声并不会削弱表达的诚意和力量。相对而言,笑声还是社会成本较低、情绪较为温和的表达方式。

  我们的社会正在开放表达,这是进步,但表达氛围仍然过于紧张和压抑,笑声时不时被当作十足的坏心和恶意,笑声的空间被挤压,得到的关注远少于哭喊和哀怨的方式。人们常常谈到要建立社会表达的理性机制,那么为什么对笑声的理性力量视而不见呢?给社会一些幽默的空间,发现笑声的意义和力量,我不敢说表达环境会变得更好,但一定不会更糟。(作者:刘敏《长江商报》评论部主编)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纽约时报》的一名美国记者在阿富汗遭绑架
质疑菲尔普斯 <纽约时报>就不怕"卖国贼"的罪名?
麦凯恩写评论 《纽约时报》打回要求重写
一线记者感言:让人心痛的国殇,带给人成长的力量
《身边》主持人栗坤:悲伤不能提供前行的力量
《纽约时报》撰稿人详谈热捧郭敬明的幕后故事
郭敬明被《纽约时报》评为中国最成功作家
纽约时报CEO:拟花巨资优先发展网络业务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南方周末》
执行总编辑 向熹

任何困局都是方法的困局
《东方早报》
社长 秦恒骥

孜孜以求做优秀新闻
《北京青年报》
王世荣

电视主导奥运报道
《华西都市报》
社长 李宇西

《时代》的封面来自《华西都市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