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总编主编 >> 文章正文

《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传统写作可能消亡
作者:佚名     来源:东方早报     更新时间:2008-12-23 9:02:13

  30年中国文学分三个阶段

  早报:您是从1983年开始进入《收获》杂志进行工作的,根据您25年来对中国文学的观察,您个人认为,30年中国文学大概可以分几个阶段?

  程永新:按照我个人的标准,改革30年的中国文学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收获》复刊后一两年,中国整个社会思想开始解放,各种被禁锢的思潮迸发出来,它们都通过文学集中反映出来。所以,那个时期的文学特别热闹,我们的杂志最高发行量也在那个时候。这是一段特殊的时期,文学肩负了太多社会责任,集中体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诉求。

  第二个阶段是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那个时期,文学开始复归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国作家对文学各种形式、样式进行了实践、探索。虽然文学不再像过去那样引起社会轰动,但作家们对文学的探索影响深远。所以,在这个阶段,中国文坛诞生了一大批实力派作家。

  第三个阶段是1990年代中期至今,文学开始边缘化、学院化,所以你看到如今的知名作家和批评家基本上都生活在学院,而恰恰这个时期文学进入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文学更加趋于边缘化。尽管文学正回归本位,同时趋于边缘化,文学界依然诞生了一批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等,但确实很难再有像1980年代那种令人激动的作品。此外,1980年代成长起来的实力作家也很难再超越自己。而新生代作家,特别是80后作家,他们和实力作家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鸿沟。年轻作家和实力作家之间需要对话、相互理解,这对文学很重要。

  早报:再过10年,如果还有第四个阶段的话,您怎么描绘这个阶段?

  程永新:排斥新元素、纯粹的传统文学写作可能进一步被削弱甚至消亡,下一个阶段的中国文学必须整合各种文化、文学元素,特别是整合手机、网络、类型小说等资源。比如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从写作上看与传统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区别,但其内在文学性和人文精神并没有变化,中国文学也需要类似探索性的作品。

  早报:我注意到这几年《收获》也发表了一些类似创新性的作品,比如孔亚雷《不失者》、李西闽《幸存者》,您怎么看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

  程永新:《幸存者》写的是作家李西闽在汶川地震中被埋几天的真实感受,你觉得是纪实文学还是小说?《不失者》则更多带有后现代的浓厚色彩。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你无法用传统的文学标签归类的作品,实践还在进行中,但这些都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收获》并不“策划”争议

  早报:2000年第一期《收获》上发表棉棉的小说,后来是网络作家安妮宝贝的作品,80后代表作家张悦然等等。但我们还没有觉察到,他们有可能汇集成1980年代时期的各种文学流派,您怎么看?

  程永新:从巴金开始,老一辈的作家和编辑们对文学新人从来都是非常关爱的,这是一个传统,它延伸到1980年代、19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从来没有中断过。我们的愿望就是把各种流派中比较优秀的作品汇集起来,这是《收获》的胸襟。

  我们也在思考新世纪文学路怎么走?1980年代知性写作是否还有前途?从文学30年看,《收获》就一直在发现新力量。但必须看到,新世纪以来的一批年轻作家,他们的成名虽然和余华、苏童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时代毕竟不同了,他们的个人价值观、知识结构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因为有区别,年轻作家的写作更加多元化、私人化、个性化,甚至娱乐化。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这恰恰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所在,他们确实也很难像1980年代那样进行趋同化写作。

  早报:因为思想解放、社会大变革的奇迹,1980年代年轻或者老作家迅速占据中国文坛主流,这批实力派作家至今占据着中国文坛主流话语,年轻作家已经和所谓体制和主流没有太大关系,他们直接跟市场接轨,而199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却比较尴尬。

  程永新:199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走进文坛时,他们面对着非常大的压力,前面有那么多实力作家已经横空出世走在了前面,如果要超越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从写作上看,1990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面对着一个相对正常的文学环境,循着文学规律进行创作。他们的工作已经回归到单纯的文学创作,他们的创作和思考也更冷静、深入,文学确实已经摆脱了那些本不该它承担的责任。

  早报:文学正在回归本位,回到其边缘的位置,但我们依然怀念着文学发挥巨大能量的1980年代,而且相当部分引起社会争议的作品就是在《收获》上发表的。当时编辑部是刻意想通过文学引领社会讨论吗?

  程永新:《人到中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一批作品在《收获》上发表之后,引起了巨大争议,甚至全国大讨论,这些都不是我们预料的,我们也没有刻意说要引起社会讨论,杂志只和文学有关。我们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社会一点一点在进步往前走。作家的写作和思考非常敏锐地触及到了整个中国社会进步,所以不是我们杂志在策划什么,我们只是感觉到了这种变化。比如,《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第一次正面描写中国人的性这个话题,所以争论在所难免。李小林不久前曾披露了巴老当年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看法,因为当时北京有人打电话到杂志社质疑,《收获》怎么能发表这样的作品?巴老的回复大意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没有迎合市场化的倾向,有人说小说写得有点“黄”,但写得非常好。

  所以我想说的是,《收获》不是什么争议策划部,每一代知识分子和作家对社会都有自己的敏锐判断力,我们只是敏感地将这些人或作品汇集了起来,但本质上我关注的是文学。

  收获季节

  张炜:那个白天上班

  深夜写作的年代……

  1985年我在《收获》上发表了一个短篇小说《你好!本林同志》。小说是在1984年写的,当时我还是济南机关里的工作人员,写小说是我的业余爱好,常常下班写小说写到凌晨一两点钟,然后7点30分到机关打扫卫生,1984年底我才正式开始专业写作。一直认为,写《你好!本林同志》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生气勃勃,环境比较单纯,人也更健康、有力。后来还在《收获》上发表了《九月寓言》,直到现在,我还认为《九月寓言》是我最看重的作品。

  叶兆言:《花城》退稿

  成就一桩“好事”

  中篇小说《五月的黄昏》写于1985年,当时我还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的研究生,写完之后最先托朋友给了《花城》杂志,我以为已经发了,所以也没有在意。但一年后,稿子退了回来,我只好再转给《收获》,然后在1987年出版,那个时候我也从南大毕业了。要知道,当时我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要发表作品是非常困难的,手头积压了一批作品,只要能发表就行。

  麦家:10年寂寞等待

  终于打动《收获》

  我直到2005年才开始在《收获》上发表作品,先是那年第二期上的《一生世》,接着是《密码》,这个时候我在文坛已经比较出名了。可能别人不知道,其实我从1990年代初就开始给《收获》投稿,但是他们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收到的是一篇篇退稿信,但我不气馁,用了10多年时间终于打动了《收获》的心。这也证明我其实是个非常笨的作家,我给《收获》的投稿过程,也是我个人写作忍受寂寞的漫长过程的见证。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吴小莉:用心的人生才会收获最美的果实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南方周末》
执行总编辑 向熹

任何困局都是方法的困局
《东方早报》
社长 秦恒骥

孜孜以求做优秀新闻
《北京青年报》
王世荣

电视主导奥运报道
《华西都市报》
社长 李宇西

《时代》的封面来自《华西都市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