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报纸 >> 文章正文
应当鼓励官员们多上报纸头版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更新时间:2007-4-6 9:45:23

  让领导干部在报纸头版“露脸”,是中国各级党报的新闻报道“惯例”。如果有一天,某地党报头版没有出现有关当地任何官员的报道,或者当地主要领导的“行踪”出现在其他次要版面,很有可能引发各种联想。

  去年重庆就有这样的例子:当地出现百年一遇之旱灾,一位自诩“党报通”的老人在读《重庆日报》时,发现头版头条报道的是一个叫“胡社长”的人天天为当地老弱病残挑水的“好人好事”,而报道市委书记的新闻却出现在二版。这位“党报通”马上怀疑:“这报纸是假冒的?”

  党报居然把市委书记放在二版报道,这个消息一度在重庆市民中引起震动。直到今天,人们才明白,原来“重庆市去年年底出台文件,强调市领导一般活动报道一律放到二版以后,头版或重要时段用于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报道”(《中国青年报》4月3日),这一举措,据说是首开国内先河,其意义自然不可小视。相对于官员借助媒体做秀这一现象来说,重庆此举无疑是一重大进步。但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在中国舆论日益开放的背景下,这样一种“首开先河”的举措虽然关注者众,但实在不该成为新闻。

  在我看来,官员上头版并不是什么过错,但现在,有地方领导站出来对这一现象说不,其实质应当是一种反省。假如真的需要反省的话,那么有关官员应当反省些什么呢?

  官员们之所以成为党报头版的“座上客”,我认为有两大原因:一是行政权力的隐性干预;二是报纸的分工各有侧重。

  过去,人们印象中的官员上党报头版,多数情形都是一群干部簇拥着一个干部,再配上一条“形势大好”的新闻标题,诸如此类。对此,2003年中央已经发文要求对领导人的活动报道必须有所侧重,一般性的活动无须报道。但可别小看这类“一般性的活动”,其报道形式看似简单,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却是斟酌了又斟酌的。哪个官员放在哪个位置,篇幅字数的多少,照片的大小,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马虎不得。在处理这类新闻时,新闻价值的判断水平显得并不重要。对官员的报道模式,是没有白纸黑字可供参照的,而完全取决于媒体对官员看法的重视程度。这就是所谓的隐性干预。重庆市的领导希望党报服务群众、贴近群众,我认为首先应尊重党报的新闻价值观,党报是否让官员上头版,应当由报道价值来决定,而不是由文件来决定。

  我相信群众,并不反感官员上头版,而只是反感少数官员在头版做秀。重庆市要求“官员报道”让位于“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其实存在矛盾之嫌——不上头版的官员们是否需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如果他们始终走进群众当中,他们的讲话与行动总是能够让群众受益,那么显然,党报与群众是非常赞同在头版大量报道官员的,甚至希望经常能在头版看到这样的“非一般性活动”。

  从报纸分工来看,虽然报纸都属于党报,但其实还是有各自不同定位的。从形式上划分,有都市报、农村报、工人报等等;从内容上划分,有时政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党报,即“党委机关报”,在重要位置报道党政官员的有关新闻,是职责所在。何况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名人与官员本身都是有新闻眼球效应的。群众们需要通过“官员报道”,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监督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而不是经常性地看到官员剪彩、题字、揭幕等这类乏味的新闻。

  从上述意义来讲,我们应当鼓励官员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务实姿态,多上党报头版,让“一般性的活动”变得不“一般”起来。在我看来,办好一份贴近群众的党报,并不等于多多地在党报中报道群众,而应当多多地看到党的干部正在贴近群众,并让这些报道多多地出现在党报上。

  相关新闻
重庆市出台文件规定市领导不上报纸头版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