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视 >> 文章正文
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三点偏差
作者:佚名     来源:今传媒     更新时间:2007-4-23 9:40:03

  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在最近十多年里以星火燎原之势横扫荧屏,掀起了一股“娱乐潮”。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5年,娱乐节目在所有电视节目中的份额从5.4%上升为7.4%,呈逐年走高态势。对于娱乐节目的现状,既有赞同喝彩之声,也有批评担忧之语。赞同者从大众传播本身具有娱乐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娱乐潮”的出现是电视台走向市场、争夺受众的必然选择,是电视改变过去以传者为中心格局的有益尝试,它使人的游戏娱乐本性得以回归。

  (1)甚至有人认为“电视的最高境界就是娱乐”,(2)因为娱乐能有效地缓解现代人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人身心愉悦。批评者大多从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麻醉作用”)出发,认为受众沉溺于电视娱乐,实质上是当代人逃避现实的一种生活方式。长此以往,受众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两种观点孰是孰非,不少学者从大众传播学的理论视野出发展开了论辩。本文撇开这个理论争辩,单从节目本身的品位、内容和导向等方面谈谈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三点偏差。

  一、品位低俗:娱乐还是“愚乐”?

  内容肤浅、格调庸俗、品位低下已成为娱乐节目招致非议最多的原因之一。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以“性”为看点。“你的胸围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不但问得坦然,而且当场测量并公之于众。有的以残忍为噱头。为了做一期“猫能从四层楼摔下而安然无恙”的节目,真的将一只猫从四楼丢下,让观众心惊肉跳。有的极尽窥探之能事,挖掘明星隐私,“让一流明星像二流明星一样表演,二流明星像三流明星一样搞笑,三流明星像小丑一样被捉弄,让明星在观众面前低头服软丑态百出”。有的以恶搞整人娱乐观众,让节目参加者吃虫子、蚯蚓、兔子屎等。有的以奇装怪行、言语无忌吸引眼球,女主持穿吊带装,男主持讲粗痞话。“笑声掌声博彩声声声入耳,私事家事无聊事事事开涮”。难怪有人感慨,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常常是“一套莫名其妙的问题,二个颠三倒四的主持,几个七拼八凑的嘉宾,满座憨头憨脑的观众”。(3)不知道到底是“娱乐”还是“愚乐”了。

  低俗的娱乐节目虽然在短时期内赢得了较高收视率,但是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反感和专家学者的愤慨。据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进行的《北京大学生收视状况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流于庸俗,过于泛滥;42%的受访者认为其品位不高,低估了观众的智商和审美标准。2005年7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珍惜受众信任,树立健康形象”主题座谈会,号召抵制广播电视文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低俗之风。(4)这一消息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些网民指出,对于一些娱乐节目主持人俗不可耐的表现“早就看不下去了”。甚至有人说,个别主持人的形象、动作、语言,“简直恶心透顶”!很多学者批评如今的娱乐节目“思想淡出对话,内容淡出形式,感性驱逐理性,夸张取代真实,搞笑胜过幽默,表象打败内涵,形而上的关怀让位于形而下的自娱自乐”,娱乐传播“繁华”的背后是思想和艺术的“贫乏”。(5)“目前的所谓‘电视文艺娱乐节目’,已经是艺术之树上的一个病枝,享乐的麻醉剂,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6)

  二、节目同质:学习还是抄袭?

  缺乏创新、恶意模仿、相互“克隆”是电视娱乐节目的硬伤之一。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模仿香港的“综艺60分”一炮打响,于是就有了一系列“快乐”节目粉墨登场;这些节目看似丰富多彩,但其运作模式却基本相同,无非是做一些老套的游戏和有奖竞猜,中间插播歌舞表演和大量广告。同样,引领“婚配热”的“玫瑰之约”和“相约星期六”则明显是台湾“非常男女”的大陆版,而“非常男女”据说又是抄袭日本的娱乐节目。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省级电视台模仿、复制“玫瑰之约”的就达30家之多。由于“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仿来效去,只得其皮毛,未获其精髓,结果越“跟”越不像,越“学”越糟糕。这些节目纷纷被挤下历史的舞台。(7)2005年“超级女声”一枝独秀,2006年各省级卫视的选秀节目纷纷上马:广东卫视“空姐新人秀”,天津卫视“化蝶”,山东卫视“天使行动”、福建东南卫视“搜狗女声”、山西卫视“男人大典”、安徽卫视“超级新秀”、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北京卫视“红楼梦中人”、广西卫视“寻找最美丽新娘”、湖北卫视“花落谁家”、江苏卫视“绝对唱响”……观众在这样“千人一面”的娱乐轰炸中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某种类型的娱乐节目火爆之后,东施效颦者众多,虽然各家在节目名称上都花样百出,但实际上却只是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感官刺激而已,缺乏文化内涵和创新意识,所以往往一哄而起之后便昙花一现了。有学者总结了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模仿路径:“北欧→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国内某一台→国内遍地开花”,并指出在目前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刚刚起步的阶段,学习借鉴港台和外国的一些节目样式无可厚非,但是一味模仿,不思创新却只能走入死胡同。(8)学习和借鉴不等于抄袭和克隆。电视娱乐节目在学习境外节目时必须结合国情进行“本土化”和“中国化”。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要求和观众收视要求的好节目。

  三、唯收视率:审美还是审丑?

  片面追求收视率等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是电视娱乐节目招人诟病的又一原因。电视产业化和市场化之后,收视率的高低与广告收入的高低成正比,这直接关系着电视台的经济效益。为此,很多电视台实行末位淘汰制,很多节目不得不为收视率而使出浑身解数,甚至降格以求迎合观众口味,娱乐节目的品格下降,节目制作人员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传媒的整体道德水准整体下降,电视行业弥漫着一种浮躁之气。有的节目商业味太浓,文化味太淡,片面强调广告效应。有的节目频繁插播广告,赞助厂家的产品商标充斥现场背景,赞助单位的领导频频向观众“致意”等,使整个节目背离初衷。有的节目游戏设计出格,抽奖过多,内容暗含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有的节目炒作明星绯闻,对恶性事件推波助澜,以出位表演来哗众取宠。有的甚至假传民意,以虚假收视率欺骗广告商。在利益驱动下,节目的弱智化与审丑热蜂拥出现,“弱智”、“幼稚”、“空洞”、“无聊”甚至“恶心”、“下流”在节目中彰显殆尽。难怪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讲出了“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惊人之语。这种说法虽然过于偏颇,却揭示了娱乐节目过分强调功利诉求的实质。如果让功利思想成为娱乐节目和观众的驱动力,必将导致电视文化和电视艺术的低俗和劣质。

  如何走出国内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同质化和功利化的困境,电视工作者开始反思并付诸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发出的抵制文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低俗之风的倡议就得到了很多主持人的“绝对拥护”。学者们早已开展了理论探索,有人建议提高娱乐传播的文化内涵,在学习和模仿境外节目时致力于实现“本土化”传播并不断创新,对娱乐节目重新定位,尝试“分众化”传播,打造中国电视积极健康、趣味盎然、品位高雅的“绿色娱乐”。(9)

  参考文献:

  (1)高雁:电视娱乐节目:痛并快乐着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4)

  (2)李薇,张玉涛:论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与走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3)邵培仁,潘祥辉:电视娱乐陷入庸俗化困境N.新民晚报,2006.02.17

  (4)段羡菊,叶伟民,王国平:把脉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现象J.半月谈,2005(17)

  (5)邵培仁,周星:反对电视节目庸俗化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7/21/content_3248374.htm

  (6)李瑞植,邱秀桐: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J.新闻前哨,2004(6)(7)谢耘耕,王彩平: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报告J.新闻界,2005(4)(8)谢耘耕,唐禾:2006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J.现代传播,2006(6)(9)邵培仁,潘祥辉: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J.嘉兴学院学报,2005(9)(作者系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讲师,新闻学硕士)

  相关新闻
浅析我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三点偏差
《非常有戏》两岸三地研讨会侧记
整容真人秀半年脱胎换骨 《美丽新约》引争议
央视整治娱乐节目低俗风 娱乐报道禁涉明星隐私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