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研究 >> 文章正文
怎样使媒体创新常规化、系统化
作者:陈东     来源:中国记者     更新时间:2007-4-18 9:19:36

  传媒本质上是创意产业,创新是传媒业发展变革的永恒主题。而如何提高创新力,从而提高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纸媒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要提高创新力,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包含创新组织、创新运行和创新评估等子系统的创新体系,使创新常规化、系统化。

  一、新闻传播创新体系的组织

  指领导、组织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组织结构及其发挥组织功能的网络系统。

  组织构成:由报社负责人和各采编部门负责人组成。报社总编为第一责任人。

  功能:主要包括确定新闻传播创新的原则、目标、主体、内容等,领导、引导创新运行,进行创新成效评估等等。

  1.确定新闻传播创新的目标。不同的报社有不同的创新目标,但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创新使媒体增强传播效果,使所传播的新闻更加贴近读者,从而赢得读者和市场,实现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个体和整体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确定创新主体。创新既不单是总编的职能,也不仅是采编部门负责人的职能,而是全体采编人员的职责。所以创新体系的主体是包括总编、各采编部门负责人在内的全体采编人员。

  3.确定创新内容。创新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融合于采编全过程的、可细分、可操作的东西。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涉及了别人未曾报道的内容,选取了别人未曾选取的角度,提炼了别人未曾提炼的主题,采用了别人未曾采用的形式,这就是创新。编辑对原有的风格进行改造完善,在没有栏目的情况下设置栏目,对原有的栏目进行改造,这也是创新。创新,既有事关全局的办报理念、报纸的定位、版面的设置,也有事关局部栏目设置、新闻策划创新;既有整体风格的创新,也有个体呈现的创新。有大创新,也有小创新。创新,就是注重细节的变化。通俗地说,新闻传播创新就是要在新闻传播上争取第一。当然,在通常情况下,创新更多地体现为对前人、别人和对自己已有成就的超越。这种超越可能是全面的,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但是,只要有了某一方面的超越,它往往会带来整体性突破。

  二、创新体系的运作

  包括树立创新理念、创新实际操作、创新原则把握等环节。

  树立理念:如《金华日报》把创新工作当作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建设,经常在采编人员中传输创新理念:稳健而不保守,创新而不花哨,不追求一招鲜,重视打实基本功;不满足一天好,力求日日新天天好;不依靠一把尖,注重建设团队。

  创新不是一劳永逸,不能吃老本,而要马不停蹄再立新功;创新的起点越高,成效越大,人们的期望值越高,要求越苛刻,创新难度就越大。因此不能低位思考低水平重复,而是要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观察、思考问题,把握群众思想脉博,推陈出新,更上新层楼。

  实际操作:一般可分为个体性创新和群体性创新及其个体与群体的组合。

  1.个体性创新。指在创新主体的个体在各自的岗位进行创新性工作的活动过程。这是新闻传播创新的基本形式,也是报媒全员创新的要求。即在自已的岗位上寻求某一方面的突破。

  2.群体性创新。单点突破可能会给整个报媒效益带来革命性影响,但群体创新,往往能带来1+1大于2的效果。因此,创新也常以群体形式进行,群体的组成可以是仅有两人,也可以是多人;可以是一个部门成员,也可以是几个部门成员;可以是一个媒体的全体人员,也可以是几家媒体。

  3.组合性创新。是个体性与群体性创新的组合。可以先是由个体性创新转为群体性创新的组合,也可以是先群体性转为个体性创新的组合。

  原则把握:创新是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在创新过程中应该把握原则。我们认为,新闻传播创新的原则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性:越是微观、越是具体的创新,就越要关注更加具体的社会变化和发展态势,把握新闻事物的发展方向。

  2.适合性:只有适合媒体的具体情况,才能使创新相得益彰,给报媒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因此,创新并非越奇越好。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媒体,面临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区域内的媒体有着不同的生存空间。二要结合媒体的传播能力。新闻传播创新必须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媒体传播能力的实际情况。

  3.阶段性:在进行新闻传播创新时,要考虑从低到高的不同阶段。随着创新活动的进行,媒体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制度安排、信息网络都在不断改善和提高,由此导致创新效率的提高;反过来,创新效率的提高、基础的改进、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加强,也对创新方式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

  譬如,一家新办报纸的创新,主要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获得市场的认可;一家报纸的改版创新,是为了调整办报思路,重塑形象;一家正在成长的报纸的活动创新,是为了向读者证明实力,以赢得更大市场份额;等等。因此,新闻传播创新必须符合媒体的阶段性。

  4.市场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播创新行为是为了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市场既是创新的出发点、又是创新的归宿点,是否取得市场成功是判断新闻传播创新的重要标准。因此,创新应当及时把握目标读者的需求变化而开展。

  三、新闻传播创新体系的评估系统

  这既是一个考核创新效益的过程,也是对创新能力引导提升的过程。因此,在评估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科学、全面、准确、可操作。

  1.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

  内部评估就是报媒自身的评估。内部评估既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全体采编人员。这一评估,既是对创新的总结,也是对创新成效判断能力的一个训练。同时还需要外部评估。就是读者、广告用户,就是市场。市场评估是最权威的评估。

  2.专业评估与业余评估相结合专业评估主要是指业内专业人员对创新成效的评估。业余评估则是普通读者的评估。不同的层次的评估,有时一致,有时则相悖。但对创新的进一步开展都有意义。当然,对创新的理想状态是“叫好又叫座”。

  3.定期评估与随时评估相结合评估要常规化地定期进行。同时,有时为了某一创新,在其创新结束时甚至在创新中期进行随时评估。

  4.整体评估与个体评估相结合

  整体创新成效事关媒体整体效益,也事关整体创新能力,准确评估才能更加明确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由于新闻传播个体所处的岗位不同,创新目标不同,其创新的方式方法及重点也有所区别。还由于个体的历史背景不同、拥有资源不同、具备创新能力不同,创新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要发动每一个员工,挖掘每一个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在评估时又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个体评估,以便不对创新能力强的个体设置过低创新目标,也不对创新能力较弱的个体提过高要求,重在人尽其才。

  5.成效评估与能力评估相结合

  创新成效是当前利益,创新能力是长远利益。创新的过程也是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的过程,而拥有一个创新能力强的团队才是一家媒体永久持续发展的资本。因此,要通过成效评估,促进团队创新能力的提高。

  6.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没有定量评估,就难以对创新的状态作出准确判断,而没有定性评估,就难以对创新所处的阶段、性质、规律作出准确判断。定量评估是定性评估的基础,定性评估是定量评估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当然,在定量评估时要设置明确的目标值。如《金华日报》提出,对中高考、节日等“四季歌”报道提出创新要求:创新量不低于30%。

  当然,评估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如宏观评估与微观评估相结合,实证评估和规范评估结合,动态评估和静态评估相结合,媒体与媒体比较评估等等。(作者陈东是金华日报社总编辑,杨子平是金华日报社金华晚报办公室主任)

  相关新闻
三大门户率先进入博客实名制支持阵营
各国博客实名风声水起
博客服务自律公约出炉 鼓励实名注册
请相信中国博客的整体素质
博客成为上班族情绪宣泄地 读者中出现骂客群体
整合PDA浏览器  富士通电子纸终端问世
美国《商业周刊》:博客将改变各行各业
以人民网强国博客为例 看博客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