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视 >> 文章正文
找骂还是找倾诉?心理访谈电视节目遭遇尴尬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更新时间:2007-5-6 10:41:14

  一种介于心理咨询与真人秀之间的心理访谈类电视节目日益增多。

  上节目的人需要倾诉,做节目的人需要猛料,二者一拍即合。然而参与者私密的丧失,注定使得这类节目与真实的心理咨询貌合神离。


资料图:心理访谈节目《谁在说》与主持人赵川


  如果说,2006年心理类访谈节目还只是个别节目的显山露水,进入今年以来,则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架势。

  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以权威性和服务性著称,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与《谁在说》将目光瞄准了寻常百姓的家常里短;上海电视台的《心理花园》坚持走都市情感问题的路线;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则紧跟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心理……老节目改版,新节目试水,周播节目转日播。

  心理类访谈节目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所以,有业内人士称今年为“心理类访谈节目年”。

  然而,正当台前台后的观众为出镜者的经历唏嘘争论时,4月初,《谁在说》和《情感龙门阵》被曝出被访者涉嫌扮假的消息。

  立刻,网友纷涌质疑,心理类访谈节目遭遇信任危机。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认为,心理类访谈节目构成的条件是——当事人必须真实,主持人不能充当调解员,而且特邀专家必须训练有素。

  事实上,许多类似节目,打着心理访谈的名义,却忽视专业技巧与媒体伦理,以边缘性的话题和矛盾激化的场面博取收视率。

  有事上节目

  业内人士说,一般自愿上此类节目的有三种人:一是有困扰来寻求帮助的;二是被压抑很久想倾诉的;还有一小部分人,出于报复心理,上节目想搞臭对方,这在离婚女性中比较常见。最近借炒作事件上节目出名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

  对于大部分节目组来说,编导要主动找当事人,并做拉锯式的游说。这在刚起步的节目里尤为普遍。

  央视12套的《心理访谈》2004年末首播时,原班人马几乎都从《讲述》过来,连最早的当事人也是从老节目中再次请来的。开播3个月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好转,据制片人周凌讲,现在想上节目的人多到要排队,很多人都是直奔两位心理学专家而来。

  面对这种应接不暇的状况,《心理访谈》给自己定下了一项选题原则:只做有普遍性困惑的当事人,对于占全部人群5%的有着精神疾患的人不碰。周凌说应用两只眼睛看待《心理访谈》,一只眼睛看当事人,另一只看他的故事折射出来的大众效应。这样,就不只是在讲个人的经历,通过专家的权威分析,更多地像教学案例一样立在了观众面前。

  相对安静的2+2形式,现场除了当事人,只有博士出身的一位主持人和一个专家。专家提问,当事人一一作答,有时会做简单的小游戏和测试,之后专家就给出建议。前后20分钟,干脆利落。应该说,《心理访谈》的形式最贴近真实的心理咨询。

  而从北京电视台《生活广角》延伸出的兄弟栏目《谁在说》,早期与老节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节目场域的变化,制作人兼主持人赵川将节目大胆改为“故事体+辩论”体的上下场模式。同时为了避免节目雷同,当个案的叙述为普遍情况时,《谁在说》将当事人诉说的比重减小,使之更像一个沟通的平台,让来宾和现场观众讨论。现场还会设置强制性环节,把当事人逼到非此即彼的选择面前。

  这个环节是《谁在说》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但这种矛盾激化的场面正是赵川想要的,虽然现场当即离席的,骂人摔杯子的,大有人在,但都不影响节目当时的走向。

  为此,《谁在说》在当事人一来就表明,解决问题不是我们惟一的目的,我们只是提供一些事情可能发展下去的样态和若干建议,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了。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夜间电视节目如何成为观众新"看点"
众目所瞩:YouTube商业模式纵横谈
中国视频网站首现赢利曙光 华聚网开创先河
美电视节目曝光变态色狼 检察官被拍开枪自杀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