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新闻 >> 文章正文
人民日报携新华社首创奥运礼品化报刊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商业电讯     更新时间:2007-11-13 9:50:35

  近日,作为北京奥组委授权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奥运形象宣传媒体”的人民日报社《北京奥运特刊》和作为北京奥组委授权的“北京奥组委授权期刊”的新华通讯社《奥运2008特刊》将于2008年1月正式出刊。人民日报社《北京奥运特刊》和新华通讯社《奥运2008特刊》作为北京奥组委授权的奥运宣传媒体,充分地挖掘了平面媒体的特性,精准挖掘出“收藏奥运,见证历史”这一普遍的社会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首创了“礼品化报刊”这一独特的传播主张。

  北京奥运会将于明年召开。随着奥运脚步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礼品的时候,都希望能包含奥运的元素。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各类奥运纪念品虽然品类众多,但因为随处可见,谁都能买到,体现不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能给收礼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什么礼品既包含奥运元素,又具有珍藏的价值,还拥有升值的潜力呢?

  人民日报社和新华通讯社两大权威部门创办具有独立刊号的奥运特刊,这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壮举,加上北京奥组委的大力支持,萨马兰奇基金会、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全程参与,《北京奥运特刊》和《奥运2008特刊》这“一报一刊”的阵容空前强大。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还为“一报一刊”特批了独立发行刊号,这是世界奥运史和世界传媒史上的创举,其权威性可见一斑。

  读者如果拥有了一个奥运特刊标准版套装,等于拥有了一块镶嵌有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结构用钢(Q460型)的全金属珍藏订阅卡、一本精美的珍藏订阅手册、以及100期限期发行的人民日报社《北京奥运特刊》报纸,或者28期限期发行的新华通讯社《奥运2008特刊》杂志。

  独有内容全景报道

  “一报一刊”将依托两家媒体雄厚的新闻采访资源,全程、全景记录北京奥运及中国百年奥运路;向世界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民;向中国公众及全世界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和价值;充分体现体育经济化、体育时尚化、体育人物化、体育图片化、体育收藏化的五化理念,极具可读性,观赏性。

  奥运活动亲身参与

  奥运特刊的发行推广部门表示,奥运特刊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份藏品、一件礼物,还可以让读者有机会参与一系列的由奥运特刊发起的奥运活动,众多火热奥运活动的大门将随着订阅而开启:奥运欢乐汇,读者有机会让自己的笑脸出现在奥运特刊上,与北京奥运一起被收藏;奥运就在我手中,读者将亲手为全国数十万的青年创造众多创业机会;人民看奥运摄影大赛,读者将用镜头记录下永载奥运史册的精彩瞬间;奥运中国城市大盘点,读者将和他的家乡一起为奥运会贡献一份力量。

  人见人爱持续沟通

  奥运特刊的特点之一就在于人见人爱。企业家认为,把奥运特刊送给客户,在客户心目中树立企业独具品位、与时俱进的形象;把奥运特刊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可以提高公司凝聚力,将奥运精神与公司文化相融合;把奥运特刊送给亲朋好友,不仅可以加强情感沟通,还可以共同参与奥运。”

  奥运特刊集“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北京奥组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收藏家协会”权威性于一身,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知识价值”等多种收藏价值于一身,集“用鸟巢钢制作的奥运特刊珍藏订阅卡、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号外丝绸报/黄金报”等多种品相于一身,集“个人收藏品、个人礼品、企业礼品”等多种用途于一身,将成为2008奥运年度的焦点。

  相关新闻
猎奇还是炒作?大学生认为媒体报道存在误导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杨伯宁:沟通融合创新 成就卓越公关人
IBM中国企业策划传播部经理徐斯霖访谈
李频:期刊核心竞争力是思想的穿透力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