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研究 >> 文章正文
20年后媒介形态变化断想
作者:张立勤     来源:青年记者     更新时间:2007-12-10 9:37:26

  美国电子出版预言家罗杰·菲德勒曾将人类传播体系的媒介形态大变化划分为三阶段:第一次是口头语言的兴起促使早期广播领域的出现;第二次是书面语言的产生催化了印刷时代的到来,报纸由此诞生;第三次是电在传播中的应用和数字语言的出现,使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化和扩展以惊人的速率在加速。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数字技术、全球宽带网络技术以及屏幕显示技术的逐步成熟,20年后传媒业形态将会发生一系列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变革。

  “电子媒体”:未来文献领域的媒介形态

  众所周知,报纸、杂志和书籍因与纸张的密切联系,构成文献领域的基本载体。但是20年后,“一纸风行”将不再成为文献领域的传播盛况,取而代之的是无纸化的“电子报”、“电子杂志”和“电子书”的大行其道。在此,我们姑且将之概称为“电子媒体”。

  近年来,出于对数字报业前景的看好和抢占先机的策略,国内报界纷纷试水“电子报”。虽说在电子报的技术方面已接近数字报纸的世界水平,但大多电子报尚限于少数版面,一时难以推广开来。其中技术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诸如成本高昂,画面转换较慢,屏幕面积受到限制,无线传输效果尚不理想。但专家预言,一旦3G技术普遍应用,相信此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我们有理由期待,20年后随着3G技术的普遍应用和无线传输技术的成熟,“一张电子纸,风行全世界”将不再是梦想。

  2005年,一批著名传媒人士纷纷投入电子杂志市场的举动,使“电子杂志”的概念很快风靡传媒界。比如,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创办的电子杂志《澜》,成为都市白领女性心仪的网络社区;徐静蕾创办的电子杂志《开啦!》开办伊始,便拥有令人称羡的点击率。

  电子杂志强大的传播潜力一旦得以充分挖掘,其前景不可低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杂志的形态和内容将会逐渐突破“杂志”固有的界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读物。相信20年后,突破了技术和人力瓶颈的电子杂志必将拥有更多的受众。

  “手机媒体”:最具普及性的贴身媒介形态

  毋庸置疑,手机已成为网络时代最具普及性的通讯工具。到2006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4.5亿,平均每3个人就拥有一部手机,远远高于电脑持有者。尽管手机上网在中国发展不过三四年,但已积累了超过1亿的无线互联网网民,其发展速度让人惊叹。

  在此我们可以展望的是,20年后手机媒体将成为数字时代最具普及性的贴身媒介形态。另外,融合度更高的特性使手机与任何一种形态的传统媒体结合,都会产生无限的可能性。比如,手机与报纸的结合,可衍生出“手机报”;手机与杂志的结合,可衍生出“手机杂志”;手机与电视的结合,可衍生出“手机电视”。

  2006年中移动就推出了1258手机杂志;手机电视可播放直播视频,甚至电视剧、电影也开始走上手机屏幕。

  但另一方面,手机作为媒体的“短板”也显而易见:首先是由于设备终端的限制使得信息容量有限;其次,多媒体手机终端的普及还尚需时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视频、快速WAP、甚至高清晰图片等多媒体形式的广泛推广;再次,手机媒体的运营模式还在探索中。

  从目前手机媒体的现实运用来看,由于存在着技术瓶颈尤其是网速和容量等限制,使得受众需求的多样化难以满足,手机报、手机杂志的发展尚停留在实验阶段,手机电视的探索也才刚刚启动。

  然而,当前手机高速普及的现实、短信市场持续攀升的走势,以及手机与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业已形成的良好互动态势,使我们不能不对手机媒体的未来抱以乐观的憧憬。

  当然,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拉动着手机作为新型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目前国内不断增长的手机市场,和渐趋平价的多媒体手机终端走势,使手机媒体较之互联网有着更为稳定和广泛的用户资源。二是手机所具有的如可读性、互动性、丰富性、及时性等传播特性,已经使用户形成随时随地接收和发送信息的使用习惯,这种强大的习惯力量将会逐渐转变为一种新媒体习惯。因此,未来20年内,手机媒体有望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贴身媒体形态之一。

  数字交互式电视:引领电视的黄金时代

  互联网潮流的锐不可挡,一度令人们对电视的未来充满哀叹。未来学家乔治·吉尔德曾大胆预言了电视的死亡。但现在看来,融合的力量再次主导了电视的未来,“高清晰度”和“交互式”技术将彻底复兴电视媒介,并引领它走向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诚如传播学者喻国明所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新传媒更多体现在不同媒介形式间的整合上,而不是谁颠覆谁,谁替代谁。未来电视的形态将是多种技术融合的结果,也是多种传媒形态的集大成者。我们不妨跟随罗杰·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的描画,感受一下20年后的电视情境。

  数字式电视屏幕。未来的电视机将不再是沉重的黑匣子,而是一个具有高分辨率的、挂在墙上的数字屏幕。它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设定所需要的场景,比如通过设定海上日出的场景来执行叫醒程序,海浪的撞击声、海鸥的叫声以及日出的壮观景象,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天籁将唤醒沉睡的主人。想想看,这有多么美妙!

  电视代理器。这个小巧的数字装置可以帮助用户从上千个节目中,过滤出最令用户感兴趣的节目,然后使用遥控器进行挑选、存储起来。这种提前设定、自动记录的程序都由电视代理器来完成,这样就可以保证用户不会错过自己最喜爱的节目了。另外,通过在屏导视和电视代理器,可以在当地的、全国的甚至国际的节目中进行选择、记录,并根据个人日程重新安排观看顺序和时间,从而创建出属于自己的“个人频道”。

  平面可携电视。类似于平板显示器,这种电视装置可携带,亦可放置于桌面,机动灵活。可以回放电视节目,通常用来观看和收听新闻,兼容了电视、电脑和广播的特性。

  交互式电视。功能强大,突出体现在其互动性上。通过与交互式电视电缆联接,可以发挥电子邮件的功能;其频道空间可用于对数字式产品诸如报纸、书籍和音乐电视的综合快递,以供其离线消费,从而很好地服务于电视会议和远程教学;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屏幕的尺寸将进一步扩大,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屏幕将会普及,用户端坐家中便可享受在商业电影院看电影的乐趣;由此,电视和电影的界限将会逐步消弭,新一代数字成像技术和大制式、高分辨率、全平面显示器,将会促进电视和电影的高度融合。

  正如广播电视的诞生并没有给报纸敲响丧钟一样,数字交互式电视的出现同样不会给传统电视唱起挽歌。事实将证明,电视以其强大、灵活的适应性接纳、消化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在下一个20年里获得新生。

  “播客”:基于个性化的典型媒介形态

  2004年底2005年初,“播客”潮涌动。国外的就有美国公众电台(WGBH)、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等著名国际广电媒体网站相继试水播客,国内的土豆网、播客中国、播客天下等也纷纷推出播客节目。

  目前业界对于播客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Podcasting一词原指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音频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音频节目。在实际发展中,Podcasting逐渐成为一种互联网上的传播形态。人们只需要一个麦克风、一个摄像头、一个连接因特网的电脑和一个操作简单的编辑软件,就可以在播客网站或播客频道申请自己的播客空间,发布音视频节目,并且能够通过RSS定制自己需要的节目,使用电脑、手机、MP3等多种终端收听收看。

  播客的传播特性在于能够发布和订阅音频视频节目。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形式,能提供高效率的订阅和传播速度。作为WEB2.0的典型产物,播客以其个性化的传播理念充分满足了互联网用户对音频视频内容的需求,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中国播客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在浏览注册者远高于上传节目者;转贴者远高于原创性节目制作者;娱乐、情感交流类播客远高于其他播客。此外,由于IPOD、PDA、高端手机、Mpeg4播放器的普及率远不及电脑,因此,播客节目的订阅次数很少,活跃度不高。不过随着手机3G服务的开通,播客的订阅将会风行起来。

  2007年3月20日,德勤发布的《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2007年流行趋势预测》显示,在2007年全部的国际互联网流量中,超过1/3的流量预计会以点对点的视频形式出现。最新数据也显示,国外视频服务类网站发展势头迅猛,全球排名前十的视频网站总访问量在过去三个月增加164%。⑤可见,对音视频节目的巨大需求将会给播客市场带来无可估量的生机。

  20年后随着宽带技术和数字传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以音视频为主要传播内容的播客传播形态将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延伸阅读:

2027年的掌上传媒前景无限

  2007年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是什么?是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是其杰出代表。1997年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是什么?是电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是其标杆。1987年呢,是报纸,《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是其典范。1967年呢,只能是广播,“东方红”是它传播的最响亮的声音。这个问题放在2027年,我给一个答案,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是“掌上传媒”。

  20年发展史

  掌上传媒就是以手机为载体的传播媒介,我们简称“掌媒”,它是与纸媒、网媒、电视并称的一个概念。为了叙述2027年的传媒格局,我们不妨站在2027年回顾20年来掌媒的发展史 >>>>>>>详细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杨伯宁:沟通融合创新 成就卓越公关人
IBM中国企业策划传播部经理徐斯霖访谈
李频:期刊核心竞争力是思想的穿透力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