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杂志 >> 文章正文

《新世纪周刊》下“双黄蛋”  新合作揭开老伤疤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0-1-7 10:08:28
1月1日出版的《新世纪周刊》(左侧),是原团队制作的最后一期;1月4日出版的《新世纪周刊》(右侧)是胡舒立团队制作的试刊。庄健摄
1月1日出版的《新世纪周刊》(左侧),是原团队制作的最后一期;1月4日出版的《新世纪周刊》(右侧)是胡舒立团队制作的试刊。庄健摄 
  
2009年12月30日,原《新世纪周刊》全体采编人员在办公室合影。庄健摄 






  2009年12月30日下午,财新传媒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张立晖向媒体确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改院”——记者注)已聘胡舒立担任《新世纪周刊》总编辑,《财经》杂志原副总编辑杨大明将出任《新世纪周刊》副总编辑,同时被聘为中改院研究员。中改院副院长苗树彬任《新世纪周刊》副总编辑,王烁为主编。





  但不承想,1月4日,新团队编辑出版的第一期“试刊”便引起了一场风波。

  《新世纪周刊》下了个“双黄蛋”

  2009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媒体公开报道胡舒立受聘《新世纪周刊》总编辑的第二天,一份“胡舒立团队版”的《新世纪周刊》封面开始在一些传媒人的微博上流传,继而杂志出现在了京城的报摊上。

  这份《新世纪周刊》的封面报道为《通胀如虎》,封面推介的其他重头文章还有《水价上涨年》、《通胀不能仅靠货币政策》等。

  由于印刷量不大,这期杂志甫一摆上报摊便受到追捧。

  不过,对于汤涌等原供职于《新世纪周刊》的21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高兴事儿。他们发现,1月4日出版的《新世纪周刊》的版权页上,他们的名字集体消失了。

  让人称奇的是,在“胡舒立团队版”的《新世纪周刊》热卖的同时,还有一份出版于2010年1月1日的《新世纪周刊》同亭售卖。

  出版于1月1日的《新世纪周刊》为蓝色封面,封面稿件为《年度新闻图片专刊·2009——看,这一年》。同一个刊物名,但内容、版式和采编人员完全不同的杂志同时出售,这让很多读者和摊主感到蹊跷。

  来自胡舒立团队内部的一位人士称,1月4日刊出的那一期《新世纪周刊》是原《财经》人马制作的第一期新刊物。“我们最近几个月都没闲着,已经制作了几期试刊,那一期的内容就从试刊内容中选取。”

  据原《新世纪周刊》主笔汤涌称,1月1日出版的那期是他们原来21人采编团队编辑出版的。汤涌称,“原《新世纪周刊》采编团队在2009年12月29日下午仍在讨论和制作下一期选题,其中一些版面和稿件已经编好,却突然被告知胡舒立的财新传媒声明接管了《新世纪周刊》的全部业务。”

  1月5日,财新传媒媒体联系负责人张立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两期《新世纪周刊》间隔三天出现在报摊上没有任何问题。

  她介绍,因经营困难,原《新世纪周刊》并未严格按照每周一期的频率发行,而是每月的1日、11日、21日出3期,而新组建的《新世纪周刊》定于每周一出刊,严格按照周刊的频率出版。

  对于一些员工提出的1月4日出版的《新世纪周刊》的版权页中没有原21位员工名字一事,张立晖解释,“1月4日出版的试刊因时间仓促而未把原采编人员的名单印上”。

  但原采编团队反驳称,试刊有专门的试刊号,而且他们给广告客户也没有提到这期是试刊号,财新传媒给广告客户的函件上写明:“财新传媒的第一份杂志——2010年1月4日号《新世纪周刊》业已面世。”

  “这里可能有一些误会,而且误会只是局限于交流上的,和合同没有关系。”张立晖说。



  尽管《新世纪周刊》曾第一个报道了“中国国内首例艾滋病”等当时国内极具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事件,高峰时其发行量曾一度突破20万份/期。但对很多读者来说,在读到胡舒立受聘《新世纪周刊》这则新闻之前,他们对这份杂志知之甚少。以至于有媒体在报道时,将《新世纪周刊》称为“是一份不赚钱的学术期刊”。

  而事实上,创刊于1988年10月的《新世纪周刊》是国家继《瞭望新闻周刊》后批准的第二个新闻周刊。

  但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新世纪周刊》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1月5日,《新世纪周刊》法定代表人,原总编辑苗树彬坦承,“《新世纪周刊》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政困难”。

  这一点从中改院院长、《新世纪周刊》社长迟福林寄语胡舒立加盟的言语中可看出端倪。迟福林在寄语中称,“希望新的《新世纪周刊》能取得更大的影响力,同时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维持周刊的可持续发展。”

  据一位原供职于《新世纪周刊》的员工透露,2009年全年,《新世纪周刊》杂志的广告总额超过1000万元,“这对于一个成本如此之低的杂志和仅有21个人的采编团队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好的效益了”。

  但绝大多数原《新世纪周刊》员工承认,杂志整体财务状况不是很好,“这个我们都知道,可能广告收入被用到一些别的用途了”。

  现在虽然还无法得知《新世纪周刊》确切的债务数额和历史遗留问题,但财新传媒面临的复杂局面是显而易见的。这本综合类新闻周刊的采编团队普遍被拖欠薪水两个月以上,记者稿费被拖欠达半年之久。

  “在胡舒立受聘总编辑之前,我觉得我们21个人是在弹尽粮绝的时候,尽力支撑这本杂志的出版。”汤涌说。

  据了解,原《新世纪周刊》的21名采编人员与主管单位中改院的签约方式是“一年一签”。2009年11月,这21人大都收到了续签劳动合同的意向书。多数员工在意向书上签了字,总编辑苗树彬也签了字。

  汤涌称,在刚得知胡舒立受聘杂志总编辑时,不少采编人员心中曾有过欣喜,准备跟随新总编辑胡舒立大干一场,但当看到最新一期的《新世纪周刊》的版权页上没有自己名字的时候,“火热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而财新传媒公司对此回应,版权页和劳动合同并无关联。4日出版的《新世纪周刊》为胡舒立团队的试刊,相信原团队与主办方及原合作方能够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人红是非多 胡舒立入主新东家争议不断:2010年谁与胡舒立共进退?
谁在说谎? 《新世纪周刊》原采编团队5点澄清
胡舒立借壳《新世纪周刊》 四大悬念待解
华尔街日报:胡舒立入主新世纪周刊 前途难测
时代周报:胡舒立与《财经》传奇
财新传媒今举行小型揭幕仪式 财经原班人马汇聚
时代周报:胡舒立与《财经》传奇
《财经》杂志正式公布新编辑管理团队 何力未露面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