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新闻 >> 文章正文

媒体中央军集中发力 创新求变争夺国际话语权
作者:佚名     来源:凤凰网     更新时间:2010-1-18 9:49:08

    2009年12月31日,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左)和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启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新华社图  

    中央级媒体改革的步伐,在步入2010年之际突然提速。仅2009年12月28日一天,就有四家中央新闻机构集体加入战团。三天后,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在北京举行开播仪式。同一天,人民日报版面从20版扩为24版。

    2010年1月4日至5日,中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2010年外宣工作时的表述为: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更加及时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从这个层面上理解中央级媒体的改革,可以看出的确是水到渠成之举。

   中央级媒体改革的步伐,在步入2010年之际突然提速。

    仅2009年12月28日一天,就有四家中央新闻机构集体加入战团。

    当天,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开播,网络视频传播巨无霸横空出世;新华社主办的《财经国家周刊》隆重创刊,全体采编人员迎着寒风走上街头吆喝新杂志;而从当天开始,报刊市场上还有另外一个新面孔,人民日报主办的时政历史半月刊《文史参考》亮相报刊亭。此外,已经改革试水一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也选择在12月28日召开“劲锐2010”发布会,推介新一年度中国之声的全新节目策划。

    三天后,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在北京举行开播仪式。2010年1月1日,CNC正式上星向亚太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播出。同一天,人民日报版面从20版扩为24版,而此时,距离人民日报上次扩版仅仅过了5个月。水到渠成

    在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曹焕荣看来,中央级媒体如此集中地改革并不奇怪。几个月前,在南非考察时的所见所闻,至今令他记忆犹新。

    “你很难想像,中国与那么遥远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合作会如此紧密。”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下,当多数发展中国家降低对新兴经济体订单的时候,南非对中国的出口额却逆势成长。2009年,中国已经首次“超英赶美”,并凌驾日本、德国之上,成为非洲最大经济体南非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包括华为、中兴等企业,已经成为欧洲许多国家的电信设备提供商。

    “如果说非洲路上跑的是日本车,那么虚拟高速公路上走的就是‘中国制造’。”曹焕荣意识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其实远超在国内的想像,但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大踏步走向世界的时候,西方媒体却依然垄断着国际舆论,国际话语权依旧没有改变“西强我弱”的局面,“这怎么可能适应我们走出去的战略呢”?

    同样的认知,已在更广和更高层面上取得共识。

    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的三大中央媒体相关负责人,提到此轮改革的背景时,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到了2008年发生的几次重大事件和新媒体发展。从“3·14”拉萨事件,到“5·12”汶川地震,再到北京奥运会,中国或许从来没有如此紧迫地发现,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对自己的发展有多么重要。而2008年6月胡锦涛到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提出的新闻报道“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观点,也自然成为重要的推力。

    2010年1月4日至5日,中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2010年外宣工作时的表述为: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更加及时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从这个层面上理解中央级媒体的改革,可以看出的确是水到渠成之举。

    “外界可能觉得是突然爆发,突然发力,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有了高度认识之后,才完成了由积聚到渐变的过程。”曹焕荣说。

    跨界发展

    积聚的历程,并不会总是一帆风顺。

    在“媒体中央军”令人眼花缭乱的改革举措背后,一个关键词频频出现:跨界发展。于是,新华通讯社办起了电视,中央电视台介入了网络视频,人民日报报网齐飞。

    这一幕,同样令新华社原副总编辑闵凡路感慨万千。这个做了二十多年电视梦的老人,经历了新华社电视音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而之所以直到今天“新华社电视”才正式迈开大步,正是因为当时受到的一些认识上的限制。

    闵凡路告诉本报记者,当时有关主管部门的说法是要“各司其职”,“人民日报办好社论,新华社发好消息,中央电视台做好电视,各守一摊”。今天看来已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曾经让老一代新华社电视人扼腕叹息。

    相比之下,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诞生过程似乎并不复杂。在回复《国际先驱导报》的采访时,CNTV谨慎地表示,在前期经过一年充分的筹备与规划后,“按计划如期推出中国网络电视台”。

  向世界发声

    事实上,除了遵循新闻规律增强传播效果,中央级媒体的改革还几乎同时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媒体”、“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目标。

    如何才能成就“国际一流媒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曾为此专门撰文,以几大国际知名媒体的崛起为例认为,国际一流媒体都是有赖于成功地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报道,这才是争取国际话语权、提高媒体公信力的核心。王庚年表示,比如“二战”造就了BBC的辉煌,“海湾战争”成就了CNN,“9·11”让半岛电视台异军突起。

    在中国,“3·14”、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还只是间接拓宽了中国媒体改革的新思路,而真正要实现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争取国际话语权,中国媒体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将隆重登场,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加强外宣工作的契机。(《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传媒观察:“微博客时代”的媒体应对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