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广告公关 >> 业界动态 >> 广告业界 >> 文章正文
浅谈另类营销
作者:佚名     来源:全球品牌网     更新时间:2007-10-23 14:12:58

     另类营销是相对于传统的常规营销来讲的,是那些突破传统营销手段的更具杀伤力的营销手段,更多的表现为或低成本营销,或爆破式营销,或隐性营销,或软性营销等。无论另类营销具体表现如何,与常规营销相比,另类营销更“善假于物”,即脱离传统理论、资源限制,更善于借助有形的、无形的能够引发关注的事物达到与常规营销相比更突出的、更明显的效果:无论是蒙牛借助“神六”一飞冲天的事件营销,还是莱卡借“加油,好男儿”在中国一炮走红的娱乐营销,到正在兴起的借助博客平台的博客营销,都是借助了某种能够引发广泛关注的事物。

  “谱不可以尽弈之变,法不可以尽战之奇”,对于营销手段来讲,亦是如此。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令我们眼花缭乱,许多新生的、颠覆传统营销理论的营销手段都被人们习惯的贯之以“另类营销”,情感体验营销、事件新闻营销、文化娱乐营销、博客营销等等。我们先从网络新宠个人电子杂志以及博客入手,管窥另类营销的神秘。

  个人电子杂志彰显另类营销

  轻点鼠标,翻开《澜LAN》电子杂志,散发着青春时尚气息的精美图片映入眼帘,入人心脾,伴随着轻柔的背景音乐,双眼自然地在图片与文字之间游移,轻灵的文字在脑海回荡,意味悠长。呷一口浓郁香醇的咖啡,伴着音乐入味,顿觉浑身清爽,封面上那淳静而喜气的面庞愈发高雅……

  这就是在网上日趋风靡的个人电子杂志。继杨澜的个人电子杂志《澜lan》火爆之后,电视主持人陈鲁豫的《豫约》也和大家见面了,一直稳居新浪博客第一的徐静蕾的个人电子杂志也《开啦》,电子杂志《明星志》推出了明星高圆圆、周笔畅等专题的个人电子杂志,甚至天津万通地产老总冯伦的《风马牛》也来凑个热闹,选秀“好男儿”也在酝酿个人电子杂志……一时间,“2007年是个人电子杂志元年”、“个人电子杂志盈利前景看好”、“博客不再热,个人电子杂志悄然兴起”等说法散播开来。

  像《澜LAN》这样的电子杂志,对于天生感性的女人来讲,很容易融入其中、迷失自我,接受俨然成为一种很自然的习惯,自然得就像翕动双唇呷一口咖啡。如果把产品营销过程渗透到杂志的阅读过程中,产品自然更容易被接受。而事实上,在《澜LAN》电子杂志中,就不乏一些化妆品、旅游产品的身影,笔者认为这是突破常规的另类营销的一种聚合:

  首先,个人电子杂志中体现了产品营销的名人“泛代言”模式。个人电子杂志中的产品营销利用了名人效应,并将过去的明人产品代言的衍变为名人“泛代言”;在“注意力”经济下,名人资源就是金矿,面对着庞大的名人资源,仅仅利用名人代言显然是对注意力资源的浪费,而在个人电子杂志中,借名人的名义进行产品渗透、推荐,名人实际上饰演了产品代言人、形象代言人的双重角色,只不过不再是单纯的某一种产品代言,而是不同行业的多种产品的“泛代言”。这种“泛代言”的形式,显然降低了产品代言成本,充分利用了名人注意力资源。

  其次,个人电子杂志中的产品营销有体验式营销的味道,换言之,个人电子杂志中体现了准体验营销。个人电子杂志中,产品借图片与文字传递给读者消费体验,对于读者来讲,虽然没有亲身体验产品消费、使用过程,但已经融入到图片(视频)、音乐和文字所营造的产品体验氛围中,同时不会感觉生硬,也不会产生反感,相反在名人的光环下很容易接受,形成一种友好、愉快的消费体验,产品营销变成一种“准体验营销”;

  最后,个人电子杂志中还体现了娱乐、感性营销。在个人电子杂志中产品营销在娱乐、消遣的过程中进行,丝毫没有强硬之感,是一种温情的倾诉,文字轻灵、语言自然,可能还伴随着搞笑视频,以一种很平和的方式将产品呈现出来,让你在娱悦的氛围中产生一种莫名的购买冲动。

  显然,个人电子杂志是名人博客衍生物,个人电子杂志与博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却突破了博客的许多局限,包括内容形式、受众构成和传播模式等,相对于个人电子杂志,博客的另类营销则比较单纯。

  另类营销之博客营销

  博客虽然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但是目今看来,博客的广告资源价值并不大,在博客上进行广告宣传总显得遮遮掩掩、欲遮还羞,所以博客平台虽然存在注意力,无法实施常规营销手段,目前正在兴起的博客营销更多的是突破常规的另类营销,即借助博客完成品牌形象、话题概念等的低成本传播,由于博客平台强于概念推广,弱于销量提升,所以博客营销大多局限在咨询服务业,如营销咨询、理财咨询等。比如,07年最惹眼的博客营销的案例“带头大哥777”,在近乎疯狂的股市面前,“带头大哥777”每天在网易博客上具体预测大盘点位和个股价格,指点散户的股票投资,在博客点击量飙升的同时,散户守护神的形象也迅速建立起来,“带头大哥777”成为实实在在的“意见领袖”、散户专家,而正是这一形象使其仅用103天就非法攫取到1300余万元的财富。

  纵观目前正在兴起的博客营销,总体上主要有以下特点:借助博客平台来实现企业(个人)形象、话题概念等的低成本传播,帮助企业树立意见领袖形象;借助博客这一工具,将企业的服务案例进行展示、宣传,使博客受众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渐认同并产生信任感;借助博客平台发表评论或揭露真相,吸引广泛关注,提高企业影响力。理性的讲,博客只是博客营销的一个平台,博客营销还需要有效的挖掘利用各种注意力资源,以营销咨询行业为例,博客营销具体表现为:

  借博客平台宣传营销咨询专家、独特优势或独特的营销策划理念,引发相关有咨询需求人群关注,博客名大多以营销咨询专家姓名、独特优势或其所信奉的营销理念命名。

  借博客平台对在业内有广泛、深刻影响的市场实战成功案例进行深入解读、全方位展示,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促使人们竞相点击、阅读,对其营销策划实力进行印证,使目标受众认同、信任甚至是并主动咨询业务。

  借博客平台对新近发生的、引发(业内)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第一时间发表评论,利用人们的正义感引发舆论浪潮,形成话题效应,增加博客(或者说是咨询机构)的关注度。

  借博客平台对某一行业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解读、预言等,吸引特定行业人群的关注,以期激发业内企业的咨询冲动。

  其实,博客营销也好,个人电子杂志也罢,都只是另类营销的表现而已,那么,另类营销究竟是什么呢?

  另类营销,善假于物也

  另类营销是相对于传统的常规营销来讲的,是那些突破传统营销手段的更具杀伤力的营销手段,更多的表现为或低成本营销,或爆破式营销,或隐性营销,或软性营销等。笔者认为,无论另类营销具体表现如何,与常规营销相比,另类营销更“善假于物”,即脱离传统理论、资源限制,更善于借助有形的、无形的能够引发关注的事物达到与常规营销相比更突出的、更明显的效果:无论是蒙牛借助“神六”一飞冲天的事件营销,还是莱卡借“加油,好男儿”在中国一炮走红的娱乐营销,到正在兴起的借助博客平台的博客营销,都是借助了某种能够引发广泛关注的事物。

  如果把最初的事件营销、娱乐营销、名人营销到现在的博客营销等都归入另类营销的范畴,那么和常规营销来讲,另类营销就是企业营销的“奇兵”,而常规营销则是企业营销的“正兵”,在“以正和,以奇胜”的商战中,如果企业没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根本没有竞争优势,那么另类营销制胜的优势也就凸现出来了。

  同时另类营销也是把双刃剑,可以使企业一炮而红,也可以使企业伤痕累累。以近两年为例,名人营销的藏秘排油灰飞烟灭了,娱乐营销的马云3000万打了水漂了,博客营销的带头大哥007土崩瓦解了……

  其实,企业不必刻意追求另类营销效果,刻意追求的结果只能是“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终还得回归到常规营销的本源;更不必固守常规营销手段,固守的结果也只能是“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最终企业营销始终无法逃离困境,枉自“消得人憔悴”。在“以正和,以奇胜”,才是企业营销的正道。

  相关新闻
投资命运未卜 电子杂志三巨头急寻盈利模式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