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研究 >> 文章正文
国外新闻报道四热点:谈话节目渐成明日黄花
作者:今传媒     来源:千龙网     更新时间:2007-10-23 9:53:44

  新闻瞬间发生,亮点层出不穷。对国际新闻界来说,今年上半年又有哪些热点话题呢?笔者通过对海外主要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国际学术期刊文章进行大量研究,大致概括出国际新闻界的四个热点话题,分别是:渐成明日黄花的直播谈话节目、炙手可热的网络新闻外包、欲扬先抑的环境新闻报道、政治一厢情愿地插手新闻——

  一、直播谈话节目:明日黄花

  直播谈话节目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体的青睐,甚至成为媒体提高阅听率的“秘密武器”,中国新闻媒体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可能即将到来的危机,但自播谈话节目在海外已经遇到了“红灯”,即将成为明日黄花。

  新年伊始,国际知名期刊CJR(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刊登的文章指出,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已经开始对越来越多的直播谈话类电视新闻节目提出了批评与控诉。海量新闻信息汹涌的时代,快餐新闻的流行成为时尚,直播谈话类节目的平淡、武断、煽情、无厘头反而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在英国,直播谈话类节目典型的形式是节目主持人对新闻记者或专家学者进行采访或进行谈话,这类节目在美国有线新闻节目已经占据一半的比重,“新闻卓越计划”(PEJ)公布的这一数字在中国也只高不低,没有新闻含量的新闻直播恰恰表明了信息泛滥时代,新闻媒体却面临信息匮乏的窘境。

  PEJ在2005年和2006年公布的“年度新闻报告”表明,有线电视新闻“几乎抛弃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基本元素,几乎完全脱离了文字新闻和编辑新闻”。直播谈话新闻成了观点的报道,新闻记者不再报道事实而是观点,新闻信息没有经过把关而直接散播。PEJ的研究结论是基于对报纸、电视、杂志和网站等媒体的内容分析而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从技术角度看,有线电视的报道路径是分层制。这可以从2005年的报告里得到印证,CNN、FOX和MSNBC对重大事件的谈话节目、白天和晚间新闻报道都进行细致的时间分层。看2006年的报告,以上三家新闻媒体的网络也按照时间分层制,分别对其报道的新闻进行谈话分析,比如对5月11日的新闻就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直播谈话。

  PEJ的研究结果还表明,60%的直播新闻只有单一的新闻来源,78%的新闻只是谈论事件的一个方面或大部分时间是在谈论事件的一个方面。记者的观点占据新闻比重的17%,这一数字在网络早间新闻占48%,在网络晚间新闻占20%。英国苏格兰大学的新闻学教授马丁在刚刚出版的春季号的《媒体、文化和社会》杂志撰文指出,直播谈话节目的涌现是文化变迁的结果。面临阅听率的压力,直播节目的浮浅无法回避,谈话参与者面临风险。但新闻受到严格审查、媒体对新闻源的谨慎使用,这些都导致电视新闻的陈旧与过时,直播谈话节目的盛行也在情理之中。

  在娱乐盛行的今天,正如“真实电视”代替广播剧一样,直播谈话节目受到电视媒介的青睐也不足为奇。但,这决不是媒体的制胜法宝!综观国内外直播谈话节目,至少存在如下缺陷与不足。一是观点淹没事实。主持人和嘉宾的谈话取代新闻事实,成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新闻现场倒成了“背景新闻”。由此可见,没有多少新闻事实或新闻现场的谈话直播节目,在事实上已经不再是新闻节目,而成了以新闻为噱头的新闻娱乐。二是观点挑战事实。走进直播间的嘉宾,尤其是专家嘉宾自以为是的专业评论,或者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语权威,其“独到”的观点往往与事实不相符。一般受众不知道该接受专家的观点,还是该接受新闻事实。虽然媒体会宣称专家的观点不代表自己的立场,但面对大众传播的媒体却也不可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三是观点歪曲事实。直播谈话者对新闻事件滔滔不绝的一面之词使新闻失去客观性、平衡性,即使有新闻当事正反双方的观点交锋,但也往往因为双方的信息和语言表达的不对称,造成当事人情绪化的描述放大或掩盖部分新闻事实,这在实际上已经构成对新闻事实的歪曲。因此,直播节目终久会成为明日黄花,虽然可惜但不值得大惊小怪!

  二、网络新闻外包:炙手可热

  今年3月,加利福尼亚有一位网络出版商,计划把他经营的网站新闻的一个地方版块承包给印第安记者,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旋即引起了西方新闻界的一场热议,网络新闻外包的话题一时间炙手可热。

  新闻外包事件的起因是,洛杉矶一家名为帕萨德纳的网站出版商麦克富逊在网站的印第安地方版刊登广告招收印第安记者,为他们支付薪金,条件是要求记者为他的新闻网站提供、编辑和制作当地新闻。据《洛杉矶时报》的报道称,麦克富逊的网站的月访问量只有4万多次,这样的网站经济效益显然捉襟见肘,雇佣新闻记者更是力不从心。研究者认为,在美国,一家新闻网站的月访问量达到10万次以上,其营业收入也仅仅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的日常花销,更不要说访问量很低的帕萨德纳网站了,只有4万多次访问量的网站要维持下去,首先必须千方百计地拉广告,其次必须迅速削减开支。否则,网站最终难逃倒闭的宿命。

  如此看来,麦克富逊积极探索网站经营的新生之路,寻求新闻外包的印第安记者的想法也是无奈的选择。作为新生事物,新闻外包计划存在成功的可能,但也不排除失败的危险——新闻外包也许会毁掉网站的可信度。没有人会怀疑麦克富逊通过广告招募到印第安优秀、廉价的新闻业余甚至职业新闻记者,但信仰传统新闻业的读者和广告商能否接受,这依然是个问题。毋庸置疑,传统的新闻媒体享有很高的信誉,第四媒体的新闻网站也只能绝处求生。在新闻报道上,传统的新闻媒体毕竟无法一网打尽,新闻报道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这为社区新闻网站提供了现实的生存空间。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狭路相逢中,非在线媒体留给在线网站的空间相当有限,如此看来网站的生存真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然而,受众的新闻需求却又让网站“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信息时代的受众愿意接收更多、更快、更全面的资讯和信息,而传统的新闻媒体却只能望尘莫及。新闻承包人在网站的资助下全力制作出轰动的新闻,记者们亲密接触到社区的角角落落采集鲜活的新闻,新闻外包给网站开辟了新的出路,也给传统媒体带来最大启发。人们最为普遍的担心是非在线新闻出版商也会蜂拥而上,如法炮制——削减地方报道的投入,把新闻报道转给承包记者。

  正是出于这样的顾虑,在线出版商在与传统媒体竞争上表现出非凡的睿智,他们的视野已经走得更远——把新闻出版打造成信息共享的社区。在线新闻社区就是一种崭新的、独特的立足于新闻采访和编辑之上的新闻策略。在线出版经济学的本质要求在于网站经营的成本要始终保持最低,付费外包就是把信息成本降到最低的明智之举。许多业界人士研究认为,网站组成了真实、感人的信息共享在线社区,成全了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受众无法实现的梦想。但新闻学家奈尔斯在5月的美国《在线新闻学评论》上撰文认为,新闻界最大的担忧是全球性的新闻外包必然会让大量的专业新闻记者失业,更令人担忧的是,新闻外包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新闻业的巨大危机。奈尔斯还在文章中明确指出,网站雇佣几名当地新闻记者是新闻竞争的生存选择,但对于网站和媒体而言,全部外包新闻的做法显然是矫枉过正。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