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广告公关 >> 业界动态 >> 公关业界 >> 文章正文

从“砒霜门”看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乱象
作者:艾学蛟     来源:艾学蛟新浪博客     更新时间:2010-1-11 11:59:48

  农夫山泉“砒霜门”的发生,又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饮料食品安全上来。从此前康师傅“水源门”,到现在的农夫山泉“砒霜门”,一次次产品质量事故,引发的不再是简单的某个企业危机,而是中国饮料食品行业的整体危机。
随着一次次出现的饮料食品安全危机,不少消费者和网民开始对中国饮料行业的混乱提出质疑,表示了对饮料食品行业的失望。有人甚至还将该事件与三鹿“毒奶粉”事件相提并论,感叹:“名牌都如此,还能相信什么啊!”

  不可否认,中国饮料行业的“口水仗”由来已久,其实最受伤的是普通消费者。但是更令人担忧的是,受冲击的不仅有中国13亿消费者,更有中国民族工业的国际形象。在“砒霜门”事发仅七天后,不仅在国内形成波澜,约500多家网站跟进了事件报道,新加坡、台湾等境外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现在,屡屡发生的产品质量事故,渐渐将中国食品品牌“染黑”,其在国际上的口碑极差,很多人选择对中国食品敬而远之。然而无论是伤害了国内消费者,还是国际消费者,但最终的失败者却是企业甚至行业本身。因为消费者可以不选择饮用这种饮料,但失去消费者的支持,企业的结果只有一个,即倒下。

  更何况,中国饮料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中国本土饮料企业生存原本就艰难,更不应该再受到重创,要知道,颠覆一个行业或企业的成本很低,泼出一盆脏水很容易,可把衣服洗干净却不是那么简单!此时,中国饮料食品企业不把注意力放在质量安全上,而是选择一种搞破坏的恶性竞争方式,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

  企业间的竞争,历来讲求“丛林法则”,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环境,就只能被环境淘汰。但这种竞争应该是自然竞争,而不是人为的恶性竞争。今天你暗地里搞我一下,事后我元气恢复,反过来我再对你进行打击报复,用这种下三滥的方式,最终是对彼此的伤害和市场竞争环境的破坏。

  相比国内而言,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甚至更为激烈,但一些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方式却比较光明正大,它们遵循着文明竞争的法则。在2005年肯德基“苏丹红1号”事件中,作为竞争对手,麦当劳没有落井下石,只是在自己的店内张贴产品不含苏当红的告示,与肯德基进行切割。在竞争中,可以利用对方的弱点来壮大自己,但是不能放大对手的弱点,甚至揭露对手的弱点,来突出自己。

  我们再将目光转到“砒霜门”,农夫山泉能够度过这次“砒霜门”危机,显然是抓住了海口市工商局的部分软肋,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在这种恶性竞争的环境下,谁能保证农夫山泉不会出现下一次,在下一次危机中它还能安然度过吗?其实,在这次“砒霜门”事件中,农夫山泉虽然暂时度过了危机,但它同样是严重的受害者。根据某网站针对这一事件展开的调查显示,有57.5%的人认为农夫山泉的饮料不安全,73.7%的人表示不会购买农夫山泉的饮料。甚至有人直接表示,“太恐怖了,以后再也不喝饮料了”,“不喝饮料”指的不是某一个品牌,而是一个行业,对企业而言,这传达了一种可怕的信号。

  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伤害消费者就是伤害市场,并进而伤害企业本身。更何况,现在企业的竞争,已经向竞合方向发展,企业之间竞争已经不再只是你死我活的战斗,而是要齐心协力共同做大市场。因此,中国企业与其将精力放到无谓的破坏性竞争上,还不如专心致志地把产品质量做好,共同打造更多受国人尊重的食品饮料品牌。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农夫山泉“砒霜门”危机应对技巧分析
农夫山泉启动“寻源千岛湖”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