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专家 >> 文章正文

业内人士详解非法出版 民营出版呼唤游戏规则
作者:杜晓     来源:法制日报     更新时间:2009-4-13 10:39:43

  一间民宅,两张办公桌,一两个书柜,就构成了一家图书出版公司;没有书号,没有资质,却敢承诺出书。写手们满怀希望,结果书没出成,反而搭进去许多钱。少数人的不规范操作,让民营出版获得了“泥沙俱下”这样的评价。

  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近日绘制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路线图”中,“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出版工作室的经营行为”成为了六大重点之一。法律界人士认为,要根治这种乱象,加强出版业的法制建设才是最终出路。

  在反复确认记者不是书商派来套取证据的“托儿”之后,网络写手韩永明终于同意,和记者谈谈自己的受骗经历。

  今年38岁的韩永明在向书商李风(化名)讨要当初承诺出书所缴纳的款项未果之后,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长篇纪实小说,名为“遭遇诈骗”。“他给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万元以上。”韩永明说。

  个人出书被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民营出版工作室多如过江之鲫,亦是不争的事实。鉴于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将非公有出版工作室作为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行业规划和管理,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出版工作室的经营行为”。

  这让深受“不规范出版行为”之苦的韩永明看到了曙光,也得到了些许安慰。

  出书被骗 受害者掉入“无底深渊”

  2007年的春末夏初是韩永明人生的分水岭。

  就在这个时候,捧着自己刚刚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韩永明踌躇满志,打算继续出书并以此为生。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一个叫李风的书商。“因为认识了他,我被带到了一个无底的深渊。”韩永明说。

  在得知韩永明要出一万本书之后,李风当即承诺,在一月之内出成书。他还在电话里向韩永明承诺,“弄到书号只需要半个月”。

  不久,李风给韩永明寄来一本他曾出过的书。“那本书高贵大气,我太想自己也出一本那样的书。事后我才知道,那本书是李风从书店临时买来的。”韩永明说。

  当韩永明第一次将500元定金汇到李风的账户之后,李风给她的邮箱发来一份合同,但此时韩永明有了令她不安地发现:合同中的条款只制约作者却不制约出版方。于是,韩永明拨通了李风的电话想协商一下。

  “我原以为,李风根本不会同意改动合同,即使同意,也只是稍加改动而已。没想到他在电话里很爽快地说,如果我发现合同上哪条不合理,可以随意改动。”

  韩永明认真修改了合同之后,随即赴李风公司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准备与李风签约。在那儿,韩永明看到这样一幅景象:“那是一处民宅,空荡荡的客厅里除了两张简陋的办公桌和一两个用于存放文件的塑料架以及纸篓之外,几乎再没有别的办公设施了。”

  “我当时还看了他所谓的经理室,里面除了一张褐色办公桌和靠墙而立的一个褐色书柜外,也别无它物。猛一进去,还真不知道他所谓的文化公司是做什么的。”韩永明说。

  尽管心中存在诸多犹豫,但在李风的一再游说下,韩永明还是签下了一份合同。这,也成为她噩梦的开始。

  合同签下之后,李风每天都会给韩永明打电话,一方面,“向我汇报书的进程,说什么正在给我的书排版,排好版之后先把内文印出来,等到书号下来,再印刷版权页和封面”;另一方面,“催我赶快汇钱给他”。

  出于“对李风敬业精神的欣赏”,韩永明汇出了钱。此后,李风就销声匿迹了。

  烦躁不安的韩永明在合同超过规定日期10天之后仍然没有看到样书,给李风打电话,“他连电话也不接”。

  又过了一段时间,韩永明发现,李风的手机号“死亡”了。

  在一次又一次拨打电话之后,韩永明又“奇迹般地”联系上了李风。为了稳住韩永明,李风告诉她,“父亲去世了,老婆出了车祸,母亲重病在床”。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9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