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防止“言塞湖”需要媒体的挑剔
作者:佚名     来源:信息时报     更新时间:2008-7-22 9:16:57

  能否宽容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体挑剔,不仅是防止“言塞湖”的需要,也是人民民主的表征。这不仅需要政府官员的宽容,也需要制度化的保证。

  7月19日发生的两则新闻,颇有“相映成趣”的意味:当日,在广东省第七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结业式上,省委书记汪洋要求领导干部把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充分尊重并畅通民意,决不能堵塞民意,形成“言塞湖”(《南方日报》7月20日);同日,广州市举办了千人横渡珠江活动,张广宁市长出现在现场,并带头下水。张广宁说:“带头游珠江是政府自我加压,我也邀请媒体亲身体验珠江水质的改善,媒体越挑剔越能为整治珠江增加动力”(《信息时报》7月20日)。

  把民意堵塞简称为“言塞湖”,在笔者看来,汪洋此言多少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官员;而关于横渡珠江、与民同乐这样的事情,一些地方往往会要求媒体大书特书,但张广宁却说“我们就是要挑剔的”,颇令人意外。

  笔者一向认为,广州媒体的挑剔是出了名的,无论本地还是外地,也不管大事小事还是好事坏事,我们总能看到广州媒体挑剔的报道视角。张广宁要求媒体挑刺以改善珠江的水质,只是其中一个案。事实上,要避免“言塞湖”的形成、防止大规模群体事件的发生,媒体挑刺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近来,一些地方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力事件,与当地媒体集体长时间“失语”显然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信息公开、民意疏导的过程中,媒体是一道无法替代的桥梁。华南虎事件中,网络的意见表达和媒体的舆论监督,成为决定事件走向的重要力量之一:陕西省副省长赵正永曾表示,政府不能正确地对待舆论监督,导致公信力尽失,并错失数次纠正机会。汶川地震中,真相的快速发布再次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及时的信息畅通,对于政府决策、凝聚人心、稳定社会、消除谣言等,功不可没;媒介迅速介入,全方位地展现地震的惨烈、救助的快速、危机的进展,立体化的真实图景呼唤出了国人的道义精神和爱国情怀——汶川地震导致了堰塞湖却没有出现“言塞湖”,各大媒体发挥了巨大作用。

  媒介的舆论监督之所以有效,在于其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使得各种信息和观点能够在这个公共领域自由碰撞、争鸣,最终能够形成对某一事件全面、真实地再现。新中国的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当媒介能够担当政府和民众沟通的有力角色时,便会成为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1979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研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关于姓“社”姓“资”的持久辩论,均在媒体上充分展现,不仅使得民意及时得到反馈,也使得民众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支持党和政府有关政策和决议。

  今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与网友聊天时强调:“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能否宽容包括网络在内的媒体挑剔,颇能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这不仅是防止“言塞湖”的需要,也是人民民主的表征。这不仅需要政府官员的宽容,也需要制度化的保证。(信息时报)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71.9%公众认为网络表达成中国式民主新通道
人民论坛:用网络的力量推动中国
核心期刊以钱为准 颠倒学界众生
媒体评论:从总书记上网看互联网政治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社科院研究员
明安香 教授

媒体如何提高国际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胡正荣 教授

政府应学会利用互联网
《法晚》总编 王林
夹住文人尾巴
为老百姓办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