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聚焦 >> 民生观察 >> 文章正文

要不要限,如何限?激辩北京机动车限行
作者:赵蕾     来源:南方周末     更新时间:2008-10-15 10:55:16

  奥运后,连续三个污染天再次将人们视线引向北京的环保、交通举措,根据北京出台的新办法,从10月11日开始北京机动车辆将试行在五环内按尾号每周停开一天车。

  10月11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举行的“机动车限行”公共圆桌会议上,公众代表、公共政策学者以及法学者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柿子专挑软的捏?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

  北京的公共交通并不发达,而且存在一些怪现象,比如单位分割,北大、清华把地一占,墙一围,大家都不能走;还有官员在搞城市建设时讲风水,尽修南北干道,缺乏东西走向道路,就靠修环线来解决问题等等。

  一个正常国家必须能够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但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事项却是不可投票的。对公民权利的随意剥夺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文革时期的触目惊心,我们的政府是有前科的。而现在的政府又在这样做。如果大部分人允许了这种政府行为,当有一天同样的命运临到自己头上时,权利该如何保障?

  去年中非论坛期间,公车没让上路,交通无比顺畅,也没见政府的运转出什么问题,由此看来,99%的公车是没有什么用的,唯一的用途就是摆排场。把公车取消,其实非常简单,可公车改革改了这么久,没有成效,最后倒来限制老百姓的车,这合理吗?无非就是百姓的车好限制呗,柿子专挑软的捏。

  政府这个决议太随意、鲁莽

  甘培忠,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北京汽车公害历史已有数年。以前用高关税抵挡外国汽车进入,加入世贸后,现在全世界所有汽车厂家都进入中国,增长速度急剧膨胀,加上政府决策失误,现在问题出来了——交通,环境,还有汽油。现在的北京是血脂偏高,再过几年可能就心肌梗塞。所以,限行从这些角度是有意义的。

  北京政府打的是擦边球,属于机会主义行为。经历奥运前后的空气质量反差,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决策,民意测验中民众肯定是支持限行的。但政府这个决议太随意、鲁莽,立法程序有瑕疵,应当让所有意见都得到表达,如果最后还是要牺牲,那也值得。不能轻率地对公民的财产做处理,这样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公众无法预期,会不会有一天规定你买的房子某天不让住?太随意。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不公平,伤害百姓,没有控制政府。公车30%暂时封存,资源浪费;没有向党中央报告,中央政府机关没有任何呼应。为什么不约束中央政府、大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军队?哪些是公务用车?哪些是个人显示地位用的?没有任何信息披露。要限制,就全都限制,如果做到这一步,大家就无怨言,因为整个北京都这样。

  封存30%公车,还不如借此机会搞次北京廉政行动,把北京市和整个中央机关、包括军队,包括各企业、事业单位全部集中起来,清查公车的数量,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把不合理的车都卖到民间去。

  另外,外地车进京要加大成本,否则效果出不来。学习上海,控制新牌照。提高北京居民购车的成本。牌照和车对应,或者提高牌照费。提高养路费标准;国际油价,通过市场来限制;城市土地价值提高,国外为什么私车多,开出来的又少,停车费太高。

  当然,相关政策同时也要对特殊人群予以照顾。

  警惕例外状态常规化

  陈端洪,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我们警惕奥运情节,警惕例外状态常规化。2008年是个紧急状态年,机动车限行两个措施出台间隔短,利用的是百姓的容忍。

  实际上在办奥运前,北京交通就很拥堵,政府把它问题化,利用的是奥运这个例外状态。

  交通拥堵的原因如何去界定?汽车多,路少,速度慢,其实都不能称是原因或者是没法处理的原因,于是就把原因界定为“上路的汽车多”。接下来,公共交通车辆动不了,出租车动不了,公车也拿它没办法,这些都管不了,只有限制私家车上路了。至于限制方法?这么多选择,需要充分的讨论和论证。现在限行措施,一看就是临时的,能不能别再用临时的,试验奥运已经搞过了,能不能有个长远的解决之策?

  机动车限行谁受益,谁受害?有车族受害,有一天不能开。无车族,理所当然推定为受益,但如果限行没有达到交通顺畅的效果,无车族也是受害,没受益。从另一个角度,有车族也可假定受益,开车没那么堵了。

  另外,在机动车限行问题上,有没有涉及财产受限制?是否构成准征收?财产权限制与自由受限制(开车行为)是在这个问题上是同一的。汽车代步是种特权,公车有双重特权,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开车行为不同于行动自由、言论自由,实际上是公共资源利用和自己财产利用的特权。所以私车上路限制不是没有根据,限制是一回事,怎么限制是一回事,限制措施怎么出台又是一回事,不如报刊简单说的私有财产准征收、自由受限制那样简单。

  机动车限行还没有结论,我既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我只说,要当心。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