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新闻人物 >> 文章正文

“康洪雷现象”突显电视业之怪现状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08-9-8 8:53:49

  核心提示:

  在刚刚结束的金鹰电视节上,去年备受追捧的电视剧《士兵突击》收获颇丰,获得“最佳导演”和“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两个重量级奖项。而这个团队日前也刚完成新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拍摄。《士兵突击》赚尽口碑却没赚到钱,《团长》的拍摄过程中遭受两次安全事故,在电视圈摸爬滚打24年、以执导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成名的康洪雷导演感叹:如果没有获得这个最佳导演奖,我就要回内蒙古放羊了!

  关注电视的人,多半会为康洪雷叫屈。他第一部独立执导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大获好评,之后的《青衣》也没少赚口碑,一部《士兵突击》更是将他推向中国顶级电视剧导演的行列。然而,这么多年,在大大小小的电视节上,他从来没有获过最佳导演奖。《激情燃烧的岁月》曾经卖过一集1000元,差点血本无归;《士兵突击》首轮播出不被看好,火了以后却错过卖片时机……如此优秀的导演,在北京连房子也买不起。当然,现在他的《团长》已经成为香饽饽,已有9家电视台购买播出权,每集价格过百万,康洪雷的个人命运也将发生重大转折。有人认为,康洪雷的曲折经历是中国电视剧生态中的一个典型样本,可以称之为“康洪雷现象”。这不仅和电视剧的营销策略有关,也跟我们目前滞后的评价机制有关……

  记者观察:

  收视率高却赚不到钱----为什么康洪雷成了“现象”?

  对于外界“票房毒药”的称呼,康洪雷完全不能认同:我拍的电视剧收视率都很高,怎么能说是票房毒药?可是他的高收视对于制片方来说,在当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他们并没因此赚到钱,甚至成本也很难收回。这种“康洪雷现象”,恐怕很多影视制片公司都遭遇过。

  电视剧的发行是制片方、购片方和电视观众三方的博弈游戏。然而,在博弈过程中,电视台所代表的购片方占有一定的垄断地位,也承担一定的风险。一方面,购片方掌握着电视剧的生杀大权,甚至决定着电视剧的赢利,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每年电视剧的产量超过13000集,其中能在电视台播出的有7000集左右,剩下的6000集根本无法和观众见面;而在播出的电视剧中,赢利的只有两成左右,约一半亏损。另一方面,观众只能通过滞后的反馈来回答购片方,他们是否喜爱这部片子。而这时的反馈已经不能扭转电视剧赢利或者亏损的命运了。正因为这种制片方与电视观众之间的脱节和断层,才有了一个畸形的产物———电视剧受欢迎但收不回成本。

  作为备受埋怨的一方,电视台的购买人员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不可能洞悉中国10亿电视观众在想什么,他们的职责是确定最可能受欢迎的电视剧。当这种职责碰上了《士兵突击》这种没大明星、没大场面、没恩怨情仇的“三无产品”时,让他们选择用100万购进一集,答案当然是“不可能”。即使它是一个新的类型,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类型。因为一般来说,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的戏还是最保险的。在电视界,谁也不会拿“新锐”、“实验”这样的词来宣传自己,这意味着没名气,也意味着没机会。这种购片惯性,直接导致了电视剧制作的雷同和跟风。

  还有一个因素可能影响购片人的判断,那就是购买和播出的时间差。一部电视剧从购买回来到播出,有时候要经历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谁能担保观众保持同样的收视趣味?电视剧的红与不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整个社会的状态。“许三多”这个人物的走红,很大原因是人们想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寻找一种单纯的力量。但是,如果不是在这个时代,“许三多”还能发挥出他独特的魅力吗?显然谁也不敢打包票。

  除了电视台的眼光问题,还有一个工作方式的问题。尤其是前几年,康洪雷拍《激情燃烧的岁月》时,买片单位与导演缺乏直接的了解和沟通。没有去过现场,没跟导演聊过,没搞清楚导演的创作思路和剧组的工作状态,很难彻底打消疑虑。

  此外,影视产品需要大量的宣传,而这正是康洪雷这样的导演所不擅长的。这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让他吃了不少闷头亏。“我觉得电视剧没有必要铺天盖地的宣传。现在广告林立,搞发布会、开机关机仪式,对于运营有好处,同时也会有负面影响。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用的。这样的片子也立不住。”

  滞后的评价和鼓励机制----电视节,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

  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拍了多年好戏的康洪雷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不管在金钱上还是名誉上,虽然他在业界的口碑很高。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也是电视行业所特有的。

  众所周知,在电影界,新导演是受到重视的。他们当然不可能像大牌导演张艺谋、冯小刚那样一呼百应,但至少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内外的电影节上,不乏“新导演奖”、“新导演计划”这样的奖项和融资机会。每一次,几乎都有新锐的导演和作品得到垂青。宁浩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疯狂的石头》上映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在一个名为“亚洲新星导”的拍摄计划中,他的剧本被刘德华看中并投资。之后,影片在上海电影节露面,马上就引起了业内人士和媒体的疯狂追捧。他是一个幸运儿,但绝不是特例,从电影节中走出来的新导演比比皆是。

  各个行业都需要新鲜血液,尤其是跟艺术创作相关的行业。但是回看我们的电视节,结果很难令人满意。目前,国内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电视节。不少电视节的评委都声称自己没有看完所有的参选作品,因为“实在太长了”。所以,不少电视节都采取了从初选到终选的方式。组委会给终审评委列一个候选名单,评委们就在里面选个一二三。终审评委基本上是有名气的,他们总不能瞎选一通吧?可是在采访中发现,他们欣赏的某些片子和某些导演、演员,候选名单上没有出现,就只能留下“遗珠之憾”。从结果上看,出于平衡各方利益的考虑,奖项的颁发也很难做到完全公正。不管怎么说,但像康洪雷这样的导演,这颗珍珠这么大、这么亮而且不停发光,却被遗漏了这么久,能算正常吗?

  今年某电视节候选名单发布后,争议重重,不知道算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争议,其实也主要是媒体在争议,跟观众没有太大的关系。电视奖越来越没有公信力,只能越来越被冷落。缺乏观众的参与,成为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电视奖项也就愈发没有权威性,愈发失去了对行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很多业内人士感叹,电视剧的评价机制和鼓励机制普遍滞后。一部电影火了,很多投资人会锁定这个导演,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可是一部电视剧火了,很多投资人会锁定这个题材,一窝蜂地投资历史剧、谍战剧等。

  幸好,在“巷子”里奋战数十年后,康洪雷们终于被发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败于惯性的《士兵突击》,却让《我的团长我的团》成于惯性。该剧目前已有9家电视台购买播出权,每集价格过百万。《士兵突击》中的8位主要演员更是身价倍增,许三多的饰演者王宝强片酬已经翻了三番,进入国内一线演员行列;连长高成的饰演者张国强也对媒体坦言,以往他的片酬不过每集两三千元,但现在已经大幅上涨。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