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网络如何形成“暴力舆论场” 匿名盲目炒作
作者:邓晓霞 王…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07-8-10 9:53:10

  尽管大多数网民的出发点是为了弘扬正义、惩奸罚恶,但其表达方式和所采取的实际行动是否理性值得探讨。

  “网络舆论暴力”三大特征

  1.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

  2.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

  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

  3.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中国互联网协会2006年4月19日)

  自觉遵纪守法,倡导社会公德,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提倡先进文化,摒弃消极颓废,促进网络文明健康;

  提倡自主创新,摒弃盗版剽窃,促进网络应用繁荣;

  提倡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促进网络和谐共处;

  提倡诚实守信,摒弃弄虚作假,促进网络安全可信;

  提倡社会关爱,摒弃低俗沉迷,促进少年健康成长;

  提倡公平竞争,摒弃尔虞我诈,促进网络百花齐放;

  提倡人人受益,消除数字鸿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7月,许多中文网站论坛上演了一场道德审判:诸如“史上最毒后妈”、“禽兽不如”、“没人性”之类的谩骂、攻击利剑般射向陈彩诗,甚至有人威胁要取其性命,这位年轻妇女重压之下对媒体“跪地喊冤”。不久,当地警方得出结论,陈彩诗并未虐待“丁香小慧”。

  沸沸扬扬的“后妈虐童”事件以戏剧化的结尾暂时平息。尽管许多细节仍待澄清,但许多网友已经开始反思整个事件经过。有网友说,“今后真不知道在网上该相信什么。”一些网友对部分网民不假思索的群体讨伐行为进行反省,认为仅凭几份帖子和几张照片就轻率地认定事实,确实缺乏理性。有网友认为,正是网民群情激愤、口诛笔伐的“网络舆论暴力”,成为妖魔化“后妈”的工具。

  “网络舆论暴力”来势凶猛

  ●特点:以道德的名义进行

  ●侵害他人名誉权或隐私权

  ●是否理性值得探讨

  近两年,类似的“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已发生多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事件呈现出的特征是,针对毫无还击之力的个体进行道德审判;行为上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同时煽动网民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结果导致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到严重伤害。

  对此,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谢新洲教授认为,“网民的反应是有正义感的人所应该表达出来的态度,证明了‘社会道德与良知的底线仍在’。”“提出所谓‘网络通缉’等过激手段的毕竟是少数,各种声音(包括那些非理性的声音)的爆发、各种舆论场的出现,在互联网这个‘多中心’的传播时代是正常的现象,都为事件最终真相大白做出了贡献。”谢新洲认为,中国现有的1.62亿网民的主流是好的,同时,难免有些人在有些时候出现言语偏激,甚至反应过度的现象,这是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

  然而,没有人否认“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客观存在。尽管大多数网民的出发点是为了弘扬正义、惩奸罚恶,但其表达方式和所采取的实际行动是否理性值得探讨。

  在这些事件中,当事人的真实身份、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被公布于众,当事人承受的精神压力从虚拟的网络转移到现实生活,生活秩序被打破,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法中心主任张新宝指出,在互联网上侮辱、诽谤他人或揭露、宣扬他人隐私的行为,侵害了受害人的名誉权或隐私权,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严重者还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等刑事犯罪。

  同时,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暴力”让人于现实的秩序之外,树立起了对网络暴力的依赖心理,对尚待完善的法治精神与文明存在颠覆的危险,一旦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将变成实现个人非法目的的工具。此外,由于网上80%的声音往往只由20%的人发出,一些非理性的言论、判断容易对他人形成误导,“网络舆论暴力”对言论自由的滥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他人“获取信息自由权”。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