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研究 >> 文章正文

中国记者:探索行业媒体的“T”字型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记者     更新时间:2008-6-17 9:08:15

  行业报的“T”字型发展,指的是一种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入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横向扩展,指扩大规模、丰富媒介形式和内容产品、开拓办报思路等方面;纵向深入则主要指对本行业有更深入专业的报道,直至达到凸显行业价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

  横向拓展:方式创新与内容突破

  随着媒介手段的丰富和广为运用,传统媒体借助新兴手段成为必然。从本媒体实际情况出发、从受众需求实际出发,这是媒介形式拓展的基本要求。作为中国民航局指定航机读物,《中国民航报》的读者群主要分为两部分,民航业内人士、关心民航动态的专业人士以及机场和飞机上的广大旅客。《中国民航报》把报纸版面分为业内版和社会版,满足读者不同需求。

  1.媒介形式的扩展:报、刊、网联动

  在发展多媒介产品上,《中国民航报》走在行业媒体的前面,实现了报纸、杂志、网络三种媒介产品的联动发展。

  2.信息渠道的扩充:建设记者站和通讯员队伍

  由于报道对象是行业内新闻,导致一些行业媒体报道领域狭窄,新闻源比较匮乏。《中国民航报》每周出版四期,共20个业内版,已经算是行业报中版面多的一家。民航是一个触角伸展到全国各地的行业,仅靠北京总部的四五十个编辑记者,显然无法完成对整个行业的全方位报道。记者站和通讯员队伍的建立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国民航报》在全国设立了二十多个记者站。此外,由于《中国民航报》在行业内的声望,各民航单位乐于给报纸投稿,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通讯员队伍。

  3.办报思路的开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07年10月,《中国民航报》社会版改版,开始与北青传媒的合作。此后,社会版的编辑和发行工作仍然由《中国民航报》负责,而北青报则负责提供大部分内容产品和办理广告代理事宜,广告收入两家协商分成。改版后的社会版有了自己的品牌—《中国民航报TOP时空》。《TOP时空》把从前的社会版由每期4版扩展到每期12-14版,内容涵盖国内外焦点新闻、娱乐、读书、体育、新知、健康、汽车等多个领域。依托北青传媒强大的作者力量和广阔稿源渠道,《TOP时空》内容产品比改版前质量提高,更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读者的眼球,版面设计也更加好看。

  改版后,航班上的《中国民航报》把《TOP时空》作为报纸外叠,增强了吸引力,使很多读者更愿意在众多航机读物中首选《中国民航报》,发行量也由此不断攀升,从原来的18万份增加到如今的30万份。北青传媒丰富的广告代理经验和众多广告客户,也使《TOP时空》的广告资源大大拓展,尤其是高端广告客户不断增加,广告收入水涨船高,实现“双赢”目标。

  纵向深入:

  凸显行业价值,促进行业发展

  行业媒体对本行业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在本行业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行业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发出自己的声音。

  1.直击问题,平衡报道

  在外界眼中,民航是一个相对独立甚至神秘的行业,许多人对民航并不了解,造成了相关报道中的一些偏颇,误导公众,甚至损害民航的行业形象。这一点在航班延误的报道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2006年颁布的《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规定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需要由航空公司向旅客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

  为了让旅客了解航班延误的相关知识,解释造成航班延误的种种原因,澄清外界对于民航服务的一些不公正舆论,《中国民航报》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7月7日,《中国民航报》用了二版一个整版,发表了一组关于航班延误的文章。类似的报道每年在《中国民航报》上都有很多,让受众对民航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航班延误有了理性认识,对构建和谐的旅客与民航关系、展现民航行业形象起到良好效果。

  2.重大事件背景下的专业化报道

  作为以本行业为报道中心的行业媒体,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凸显行业价值,促进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这也是行业报能够存在的最深层原因。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媒体对地震的报道席卷而来,这些报道大多数针对的是抗震救灾前线和灾区百姓的生存状况。作为抗震救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航在社会媒体的报道中大多以背景出现,少有关注民航抗震救灾工作的专门报道。

  《中国民航报》敏锐地认识到这一事件对于民航行业的重大新闻价值。地震第二天,报社果断决定将原有业内版面全部临时改成地震专版,并将2-4版统一命名为“抗震救灾,民航紧急行动”。

  在对地震的报道中,《中国民航报》记录下许多民航珍贵的历史时刻,包括民航史上最大规模运力的调动、台湾包机为接回因地震而滞留的台湾游客而首次实现与大陆间的直航等等。这次报道很好地展示了民航服从大局、行动迅速的形象,凸显了民航的行业价值,较好地完成了行业报的使命。

  3.为行业发展积极建言

  通过新闻评论为行业发展谏言,从而起到促进行业发展甚至影响相关决策的作用,是行业媒体深层次发展理所应当追求的目标。

  前一阵子与民航相关的最重大新闻要数东航18架航班集体返航事件了。在报道中,几乎所有媒体都站在批评的立场,发表了斥责东航乃至民航行业的言论。这些言论有许多确实击中了东航甚至民航的要害,比如飞行员紧缺、管理体制漏洞、劳资矛盾等。然而却鲜见就如何提高民航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出的意见。

  4月21日,在民航局做出对东航处罚决定后不久,《中国民航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评论员文章《切实维护旅客利益,确保行业健康发展》。文章对东航乃至全民航行业如何应对此次危机、继续良性发展提出三条建设性意见。4月23日,《中国民航报》又在二版头条位置刊发评论员文章《维护旅客利益是民航人的首要责任》。

  通过一系列横向和纵向的不断挖掘,《中国民航报》的发展道路更加宽阔,品牌形象更加鲜明。(作者单位:中国民航报社)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求解行业报的新媒体之路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观察报》
社长兼总编辑 刘坚

媒体不应一味负面报道
《销售与市场》
副总编辑 罗文杲

营销期刊不惧互联网冲击
中国经济周刊 季晓磊
市场竞争下我国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