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博客 >> 文章正文

陈晓楠灾区日记:面对他们 我该怎么问?
作者:陈晓楠     来源:新浪     更新时间:2008-5-21 8:37:55

  编者按:汶川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一个多星期以来,敬爱的胡主席、温总理奔走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方,每一次振臂、每一滴热泪都让全国人民动容、振奋;我们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不辞辛劳、日以继夜,渴望用所有力量救活每一个生命……

  在这些人群中,同样奔跑着我们传媒人的身影,他们深入到救灾最前线,亲身感受着生死一线、天各一方的痛楚,感受着每一份为挽救生命而积聚的力量,每一次获得奇迹带来的震撼。记者们不约而同地通过博客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我们通过博文了解那些镜头背后的故事。

凤凰卫视陈晓楠(资料图片)

  [灾区日记]凤凰卫视陈晓楠:我该怎么问?

  写在前面

  昨天(19日)晚上在绵阳突然接到紧急疏散的通知,说是可能有较大余震的可能。深夜再次回到酒店后接到电话,才知道关于陈坚的视频片段,已经在网络上引起了这么多的讨论。

  在这里请允许我做一个小小的澄清,陈坚营救现场不停提问的那个女记者并不是我。当时,我还在遥远的香港直播室,尽到作为一个新闻主播的职责。

  在整个营救的过程当中,我与我们在前方的摄影记者通了几次电话,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直到最后,我们也没有人会愿意相信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

  事实上,到灾区后,我也在困惑着、矛盾着。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面前,挑战着每一个生命,也拷问着许多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新闻伦理与新闻道德。

  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毕竟在灾难的第一现场,我们作为记者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被还原成“人”。

  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人生的第一次。相信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传媒工作者,都在思考这些沉痛的问题。我相信,也包括那位女同行。

  一

  在香港直播室的时候,每一次连线记者,我都下意识的身体前倾,直到有人提醒,“你怎么老趴着?都快钻到监视器里了!”

  香港太远了,演播室太豪华了,我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127个小时过去,录完周六的特别节目,走出大楼,给头儿打了个电话,“我必须得走了”。

  “冷暖人生”摄制组已经在那里拍摄了五天的时间。有一个晚上,和老朱通话,他气喘吁吁,声音也有点儿不对劲,我正一个劲儿嘱咐怎么拍怎么拍,他突然说:“晓楠,你知道么,我们现在周围一片漆黑,只有一个大月亮在天上,我们正走过死尸堆。”我呆了半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个一片漆黑的地方,就是北川。

  二

  北川中学的学生们,如今被安置在宏苑宾馆的大礼堂里。礼堂外面墙上是疏散到这里的学生的名单,紧挨着它的,是一张张的寻人启事。我们拍摄的时候,有一个家长正紧张地看名单,她要找侄子,北川中学高一三班的李纳。我帮她一起找,“这儿是高一的,高一一班,高一二班……”手指按着墙上的名单,我高声念着班级学生的名字,但手指慢慢滑下来的时候,突然不再敢念出声,高一一班有十几个学生在这里,但二班只有两个,三班有五个,这其中,没有李纳。

  每个班级当时教室的位置不同,上的课程不同,跑出来的学生数字相差很多,有一个班,四十几个学生,只生还了四名。

  我问这个班的女孩:“你们班是个什么样的班级啊?”本来悲伤的女孩子突然笑了:“我们班,成绩不好,体育好,是个特别义气的班,这是我们班同学自己总结的。”

  有一个男孩子,和自己最铁的哥们一块往外跑,一转头,房子倒下来,巨石离他只有几十厘米,再看跑在他身后的好朋友,只剩下了一双脚。好友的家长来的时候,这画面,他一个字也没有说。

  我拍他的肩膀,说抱歉,我不应该让你回忆这么残酷的时刻。

  男孩儿很懂事的摇摇头。

  是啊,我该问吗?我怎么能问出口?

  孩子毕竟是孩子,突然而至的集体生活让他们感觉新鲜,几天之后,他们已经在用纸板铺成的大通铺上开始笑闹,每当我蹲下来,问他们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他们总是会高高兴兴的回答,于是我就更没有勇气,问出那个世上最残忍地震问题:“地震的时候你在哪里?”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开启生命最黑暗的回忆。

  有一个女孩子,被砸在一块大石板下面,后面一个男孩子,也在瓦砾堆里。女孩儿的伤比较轻,救援人员决定先把她抬出去,当他们返回来的时候,男孩子已经没有了气息。女孩儿哭着对我说:“都是因为我……”

  我抓着她的手告诉她这不是她的错,旁边的女生紧紧搂着她安慰,脸上却是微笑着的,那笑容,有一种坚定,远远超越了她的年纪。

  我的采访短短续续地进行,从来没有哪次采访像这样总是长时间地停顿,有时候,我需要长长的舒一个口气,才能问出下一个问题。

  我该去问吗?

  陪我们采访的小何介绍说,学生们现在情绪还算稳定,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初中部这一千多名学生中,只有六十多位家长来认领,另外的一些父母,还没有音信。他说,他很难想像,当孩子们度过了这特殊的集体时期,当他们分开的时候,那些没有了家的,生活该怎么继续。

  三

  晚上总部传来消息,让我们小心,今明两天恐怕会有六到七级余震,酒店墙上已经有几道裂纹,我们商量着到底要不要主到街上去,还真是有点揪心。

  老朱说,这几天满脑子都是陈坚的歌声,在瓦砾下坚持了三天三夜之后,这个26岁的年轻人用世界上最微弱的声音唱着红高粱:“好酒,好酒……”那声音,从几根巨大的横梁下传来,响彻整个北川城。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柔肩担道义——陈若星三赴灾区
冯骥才编著《羌族文化学生读本》无偿捐灾区
梁衡:地震教我们怎样说话
34名新闻工作者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陈晓楠反思地震采访 记者提问别戴“面具”
郎永淳:耳机中的现场,让我心痛
鲁豫:我,谨小慎微地做人
在震中灾区荡涤灵魂——记新华社记者肖林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青年报》
王世荣

电视主导奥运报道
《华西都市报》
社长 李宇西

《时代》的封面来自《华西都市报》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