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领袖访谈 >> 总编访谈 >> 文章正文
《全球商业经典》:锦上添花还是适者生存
作者:李智勇     来源:和讯网     更新时间:2007-10-29 10:31:09

  和讯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再次来到我们的“对话财媒”。今天我们请来的是《全球商业经典》的总编辑兼总经理张毅君先生。张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和讯网:在这里可能需要跟网友特别介绍一下:张先生是台湾人,而且他还有一个职位——台湾销售量第一的《商业周刊》的副总编。今天我们就请张先生,就自己实践的感受,和媒体经理人的视角,来比较分析一下台湾的财媒与内地财媒之间各方面的异同;另外,也一同分享一下《全球商业经典》发展过程之中的得与失,以及下一年度的发展计划。相信会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张毅君: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在和讯和大家见面。

  从《商业周刊》到《全球商业经典》,锦上添花还是适者生存

  和讯网:张先生先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全球商业经典》是怎么样的一个杂志?以及它的创刊宗旨和媒体价值是什么样的?

  张毅君:讲到这一点之前,我可能要先讲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来大陆创办这样一个财经杂志。台湾叫得出名字的财经杂志也就十本左右,与其相比,大陆的财经在杂志,在市面上有名头大概就有三四十本的数量。我大概是2000年的时候,就在内部做一些市场的调查和评估,大家在讨论到底我们《商业周刊》下一步往哪里去。大陆与台湾的语言相通,思维又是一样的,所以大陆是一个很好的复制《商业周刊》成功经验的地方,能够来这边创业也是非常好的事情。2002年的时候,我跟我们的总编辑王文静小姐一起到北京、上海来拜访几个杂志,包括上海的《财富福布斯》,像《中国企业家》《财经》《环球企业家》,还有比较大的一些传媒等等。那次去的目的主要就是想和同业交流,了解一下国内目前财经的环境到底是怎么样。其实我们来的时候,跟同业聊起来,大家都是很客观的讲这个事情,觉得其实蛮险峻的(状况)。我记得那个时候大概有几个重点,就是大家对于花钱去买财经杂志的习惯没有养成,第二个就是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订户系统。因为在台湾的话,我们的订户跟我们的零售来说是2:1的关系,甚至有时候到3:1的关系,事实上是订户多、零售少。在大陆这边,因为地方太大了,邮寄也不太方便,有时候寄会遗失掉,所以,这个环境跟台湾是完全不一样。这样的环境的话,我们回去就说我们要不要来,有没有条件来。

  和讯网:有没有被人泼冷水的感觉?

  张毅君:也不会,因为在我们之前也有台湾的同业陆陆续续都来过了,他们也碰到了一些挫折,最后就打消了念头。但是我们那个时候的想法就是,财媒要有一些使命感,觉得我们有的一些好东西应该要把它发扬光大,能够让读者享受到一些智慧的东西。所以我们回去以后,就分析了:目前大陆这边到底还有哪些空缺还需要弥补,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哪些是我们擅长的事情。

  和讯网:这是2002年的时候。

  张毅君:对。接下来我们差不多在2004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筹备这本新的刊物,那个时候我们看到几件事情:第一,中国整个对外的贸易顺差在扩大;第二,我们觉得中国的企业一直在寻找走到全球的趋势,包括像联想、CTL他们都在做这个动作,中石油、中石化都有这样的动作。那么这个时候时机已经开始慢慢接近成熟了,因为这个环境跟我们当时在台湾创立《商业周刊》的大环境还是很接近的。所以我们觉得还是蛮好的时机,就开始筹备了,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和讯网:财媒业内对于《商业周刊》和《全球商业经典》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但可能有的网友还有一些疑问,《商业周刊》和《全球商业经典》到底是怎样一个关系呢?是隶属?还是一套班子?

  张毅君:《商业周刊》目前已经是创立大概20年的一本杂志,是台湾销售量最大的杂志,与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间差了快四倍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见证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到了后期的时候,大约在2000年以后,我们进入了一个非常快速的成长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整个商业环境很成熟的情况之下,大家认为个人的竞争力会越来越重要。这个时候其实对我们这样一个杂志来说的话,我们的诉求其实在提升各种竞争力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有一些比较明确的想法。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变化之后赢得了非常多读者的喜欢。

  《商业周刊》和《全球商业经典》是完全相同的一个刊物,只是资金来源不同。但是整个《全球商业经典》作业的模式和它的一些精神来说,基本上是延续了《商业周刊》的精神。因为《商业周刊》在台湾已经是成功的一个模式了,我们来这边不会重新再创造一个成功模式,而是就它以前有一个成功基础上面添加一些本地需要的一些特色,或者我们面临的一些素材的变化,在销售上面的一些工作方法改变,大概是这样的一些。

  和讯网:既然您提到了变化,咱们就继续深化。在创立和经营《全球商业经典》的过程当中,您可能借鉴了些许《商业周刊》的经验,毕竟《商周》已经很成功了,把这些成功的经验拿过来会锦上添花,对迅速树立自己的品牌是有益处的。但毕竟台湾和内地的媒体环境不一样,转换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矛盾或差异,有哪些东西进行了调整?简言之,吸取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又规避了哪些矛盾?

  张毅君:我想就《商业周刊》来说的话,它有一个非常大的核心竞争力,它是能够把一些非常艰深或者比较严肃的一些商业话题用非常轻松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读者,这是它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包含着它本身能够传达在商业社会里面的一些智慧,但是我不是用那种教科书上面的教导话来告诉你,而是用非常多的一些案例,根据过去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在台湾卖一本是9块新台币,等于内地的25元钱,用非常便宜的钱换来别人成功失败的经验,那是没办法用价钱去评估的一个经验。用这样的方式来传递一些好的观念,是这样的想法。到了大陆之后,我们做案例或者传递商业智慧方面,把全球的一些经营的理念引进过来,大概没有做改变。甚至我们的内容有25%到40%是从《商业周刊》里面转换过来的。

  和讯网:就是说两边的内容是一样的?

  张毅君:没有,我们重新进行了改写,同样《商业周刊》做的访问,我们过来之后,必须要做一些调整。举个例子:我前一阵子到台湾去,跟他们开一个动脑会,封面议题的会议,他们谈到,目前经济很不景气,他们就说我如何一个月少喝几杯星巴克,少上五次美容院,头发自己洗,少搭十次出租车,在台湾的环境已经很险峻,大家的消费能力在降低,我必须要存一点钱,想办法让自己过活。他们就问我说:你从上海回来,有没有什么想法?我说坦白讲,我听起来有一些矛盾,我在上海现在处的环境是股价天天在涨,房价也天天在涨,物价也在上涨,大家都在想如何扩大消费,大家想的都是花钱的事情。可是在台湾他们想如何省钱的事情。所以我说不能完全照抄,因为两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是一样的。

  和讯网:可能角度上要有所调整。

  张毅君:对,另外一点,你说可能在这个转换过程当中碰到了哪些困难可能和台湾有什么不太一样的地方,我想最主要的可能在思维上面,(媒体)在台湾是属于公开竞争的一个环境,所谓公开竞争的环境,可能就是说没有一些属于国家垄断的行业,但是在中国大陆这个地方来说,可能因为整个国家的政策还是有一个既定的计划,有十六大,有十七大,都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间,基本上都会按照这样的计划去实行,所以其实国家政府的力量是蛮大的。所以我们过去《商业周刊》来说的话,宏观经济在内容比重方面来说相对是少的。但是在大陆这边财媒来说,大概很难避开经济,因为毕竟是影响到所有经济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所以我也常常看到一些老外,来这边的外国人,他们也会讲中文,他们也看得懂中文。我看到他们拿起一本《财经》的时候,我就觉得怪怪的——你为什么要看这样的杂志,你可以看《福布斯》,你为什么要看本地的媒体?他说如果不了解这些的话,他不知道生意方向应该往哪里走,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特色。这方面可能我们就比较欠缺一点,对于政策的掌握度,或者对未来整个经济发展走向的方向的判断应该加大。因为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可能有一段时间是不在这个地方生活的,我觉得要办一本财经杂志,你不在这个地方生活是抓不到它的味道的。我来这边三年,我可能每个月定期的看几本杂志,我慢慢知道到底这边的人在想什么,这边整个的生活环境,消费形态有什么跟台湾不一样的,你才能找到对的方向,找到本地人喜欢的一个口味。

  和讯网:看来这三年的功课做的还蛮不错的。您刚才也提到了对于国家宏观经济的把控,据我了解,《全球商业经典》已经被确定为国家行政学院领导指定的必读的知识刊物。既然是必读的知识刊物,在宏观经济和企业微观的案例来说,也都必须涵盖,这才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知识。

  张毅君:对,但是我们还会把自己最擅长和核心的东西拿出来。刚才讲到宏观的东西,在本地做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在做一些加工加或料的一些东西。事实上我们当初来大陆的时候,我们自己心里有一个很清楚的目标,我们其实扮演这个角色是在面向全球提供一个商业智慧这样的角色。因为我们过去在非常开放的环境里面,我们知道全球变化跟我们本身的经济环境中间的关系。或者说企业在经营的时候,到底成功失败的智慧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过去非常核心的人脉。我们把这个东西延续下来,去年我们一连三次做了“中国智慧如何产生一些新的商机”这样的专题。有一次我们记得,我们刚好到密云农庄去度假,大家除了爬山涉水之外,天天就躲在屋子里面看《乔家大院》。看完后我们就想,能不能做一个封面故事,回去台湾那边他们就着手来做《乔家大院》这样一个故事,五百多年前就有这样的商业故事,而且他的想法和精神跟我们现在都是很一致的。我们就把这个东西的架构搬过来,之后加入王石的案例,把它变成一个严敬和,就说了一个问题——吃亏致富!这就有非常大的一个冲突,就说大家一般认为说,尤其是以我们现在国内的竞争环境来说,大家都认为说我绝对不能吃亏,我要占便宜才能致富,这个五百多年前的智慧如何应用到现代呢?我们就找到王石和严敬和他们这个案例。严敬和的案例我印象十分深刻,那个时候他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包下一个案子,下面的一些人就跟他讲,说我们这个案子不能接,接下来就要亏五十万,他说:“怎么这么少,我们能不能多亏一点?既然你刚跟人家合作,不可能赚钱,是不是我们再亏五十万的基础上再多亏三十万,人家看到我们这个品质做的不错,把订单给我们”。这招的确制胜。这就说明有的时候短期的吃亏是为了长期的获益,把概念转换过来。所以那一期的销售量在我们全球来说是卖的特别好的,特别在北京。我就觉得,我们能够抓到这边人可能想要看的一些味道在里面。之后我们还有做出“三十六计的工作守则”之类的东西。这样的一个尝试,我们慢慢知道,可能台湾有哪些经验我们可以移植过来,像“吃亏致富”这个经验在台湾也是很成功的,移过来以后也是很成功。两岸是可以互通的。

  另外一方面,可能还有一些,台湾可能不见得会去做,但是我们这边做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效应的,也要试着去做。那个时候我们做过一期——“我三十我创业”,就是我们上个月的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符合目前在国内很多三十岁的这些人他们对创业这个议题是非常有兴趣的,因为他们都觉得这辈子不创业可能会后悔。而且整个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严峻,可能你的需求在增加,在整个的大环境下,不管物价还有各方面都在涨的情况之下,你也需要做一些自己的生涯规划。这一期卖的也是最好,也显示出,我们慢慢可以抓到这边的一些口味。毕竟我们到这边的话,也才1年差不多10个月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完全掌握到大陆这边读者的需求,但是在这个中间,我们可能在尝试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是有机会的市场,你在销售的时候,会感觉到读者对我们的依赖和喜好是在增加的,是一个上升趋势。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尝试做题目的时候,我们发掘到底哪些题目是这边的读者喜欢的,我们慢慢的把这个东西抓起来。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累计,我们会形成自己的一个智慧。

  和讯网:今年咱们的发行量大概是多少?

  张毅君:大概是10万7千多份,去年大概是7万多份。这样的增长,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今年我们的订户大幅增加,比如招商银行、中国移动,还有一些邮局,我们做了一些团订的合作,可能在数量上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大概今年也做了一些像赠品活动,因为在台湾我们做《商业周刊》的时候,做赠品的订户是很赞成的,而且能够让客户留在我们这个地方。我们有一个指标叫续订率(今年定了,明年还会续订的比率),我们常年都维持在80%以上,这个里面可能有一些行销的手法和技巧。当然在大陆这边我们做订户,虽然到目前为止,相对来说可能找到一些方法,但是环境没有像台湾那么舒服,是需要有一些挑战去克服的,比如,邮寄会丢失。

  和讯网:《商业周刊》可以达到四个小时之内能送到大台北所有的零售店和订户手中是吗?在整个的营销和发行量方面《全球商业经典》进行了调整,是吗?

  张毅君:如果完全用一对一的订单的话,其实速度有点慢。等于说我们在这个市场来说,我刚才讲过,以前已经有二三十本的老大哥,已经做的还不错的。我们是一个晚进来者,可能需要做一些策略上的不一样的进攻。当然在这个方面来说的话,我们是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我们一直在看同业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吸取的一个经验,看看到底整个同业中的变化。其实坦白讲,我自己认为,从我2002年第一次接触这些同业,到2004年正式到这边办这个杂志,我觉得同业的进步真的是非常非常快。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新闻
张毅君:实现新旧媒体的有机融合与共赢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