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名记名编 >> 文章正文
女新闻工作者更具优势:女人是天生信息传播者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更新时间:2007-11-13 10:27:30

  王东梅资料图片

  “女人是天生的信息传播者”。美国普利策奖评委会前任主席、纽约时报前主编西摩·托平富有幽默感的话语,对当代女性在传媒业中逐渐崛起的现象做了生动的点评。随着当代传媒和咨询业的迅速发展,女性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在新闻领域里越来越引人注目。在今天日益兴盛的媒介文化潮流中,她们敢与男性并驾齐驱,各领风骚,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如果说,女性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优势的话,那么,由于女性的语言能力一般要强于男性,因此女性在以外语为主要工具的媒体中则更具特殊优势。在国家惟一的对外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38种外语和5种方言广播。或许是因为女性天生就具有相对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国际台女职工的人数一直超过男性,女性工作者的比例高达64%。

  一、广播是以声音为载体、通过语言进行传播,女性在语言掌握和表达上的天然优势,使她们在广播媒体尤其是国际广播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为国际台是对外传播媒体,担负的使命是向世界介绍和说明中国,传播中国的声音。因此,播音员声音的亲切感和听众对这个声音的好感度直接决定了传播效果的好坏。而女性大都有较好的语言天赋,又善于绘声绘色的叙述,在传情达意上准确、生动,在情感态度流露上也更趋向自然,更容易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所以国际台很多深受听众欢迎的播音主持都是女性,这也可以成为女性在国际广播中作用突出的一个例证。

  有一个特别的例子很让人感动。在美军攻占伊拉克期间,战乱中的伊拉克听众已经无法与国际台联系,阿拉伯语言广播部的女主任张力为听众们的命运而担忧。她每天都通过打电话联系听众,并在她主持的节目中播出这些电话录音,以此来向世界告知伊拉克普通百姓的状况和感受。她在节目中所体现出的关切和挂念,她那富于情感的声音和话语,在阿拉伯语世界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际台阿拉伯语言部在那段时间里,收到了来自叙利亚、约旦、埃及、海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量来信。听众们纷纷对张力的节目表示赞赏,认为她的节目不仅传达了饱受战乱之苦的伊拉克百姓的心声,也转达了中国人民对伊拉克人民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人民的真挚情谊。

  二、作为国家的对外传播媒体,国际台肩负着向世界报道中国、向世界报道世界的重任,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新闻队伍。

  在国际台历史和今天的各项日常和重大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的女性承担了骨干的角色。或许是因为国际台特殊的媒体定位,也或许是因为国际台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这样一个特殊的人员构成,国际台的女性工作者不仅在台内的各项工作中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实现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还能够涌现出一些出类拔萃的业务尖子和高层管理人员。80年代初期,当国际台独立成台时,第一任台长就是一位女性——新中国第一代女播音员、邓拓同志的夫人丁一岚同志。在她退休后,国际台的第二任台长仍是一位女性——曾作为新中国首批派往苏联的华语播音员、原国际台俄语广播部主任崔玉陵同志。目前,国际台的各层管理干部中,特别是中高层干部(司局级和处级)中,女性的比例也是超过国内其他同类媒体的。

  国际台俄语部主任范冰冰,是一位经验丰富、才华横溢的老广播人,她的俄语水平在国内是一流的,经常为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并主持一些主要文件和著作的审译工作。她在整个俄语地区拥有众多忠实的听众。在去年“纪念国际台俄语广播开播50周年”期间,她带领俄语部在莫斯科举行了一次听众俱乐部的联谊活动。到场的当地政府官员和听众多达200多人,有的听众从阿尔泰边疆区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赶来,还有的从乌克兰、白俄罗斯赶来,盛况空前。中国驻俄罗斯的刘古昌大使非常感慨国际台广播在俄语听众当中的巨大影响,连连称赞国际台为国家在俄罗斯民众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选择了新闻,选择了做一名记者,特别是以此作为人生选择的女性,往往具有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和刚强的意志。

  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在时政新闻、国际新闻的报道中,在这个一般是男性一统天下的领域,女记者不仅可以做到巾帼不让须眉,而且还能够以女性特有的感性视角、独特的新闻关注点为新闻注入新的内涵和元素。

  身为女性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员,我曾经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外记者在欧盟和北约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工作过3年多,亲身经历了欧盟替代欧共体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北约在冷战结束后的关键性变更以及巴尔干半岛乃至整个东欧地区的历史性变革。那时的我,每一天都站在全球新闻的最前线,每一天都在直面正在发生的历史,每一天都把最受世人关注的新闻通过国际台的43种语言传播到全世界。那样紧张而兴奋的日日夜夜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让我热血澎湃。这就是新闻的力量,是这份特殊职业的使命所在。

  正是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之下,我的同事,另一位驻外女记者徐玫同志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徐玫同志1997年2月到土耳其站工作,5月份就因患胆囊炎做了手术,但这并没有让她停下工作,而是在以后的几个月里,这位坚强的女记者把一条一米多长的引流管藏进长筒袜里,盖在宽大的外衣下面,像一个健康人一样外出采访。她甚至带着引流管只身前往当时民族冲突激烈的库尔德区,给台里发回一篇又一篇生动的一线报道。时隔仅仅一年之后,徐玫同志的病情恶化了,可她还是瞒着台里,坚持等待接替她的记者到任。她回国的时候是从机场直接被送进医院的,不到两个月后,这位优秀的土耳其语高级记者就因胰腺癌而永远地离开了她所挚爱的新闻事业。

  四、现代医学证明,女性有比男性更发达的神经系统,她们的形象思维、语言表达和记忆力明显强于男性群体。她们感情细腻、体验深刻、感觉敏锐,这些特点为硬新闻增添了少有的、感人的特质。

  一般来讲,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核心人物均为男性,因为其特殊的身份,他们常常刻意与媒体保持距离,很难接近,更不轻易接受采访。而女性常常以一种温和的形象出现,往往被认为没有侵犯性从而容易被接受,所以更容易接近被采访者,获得采访机会,达到采访目的。正是凭借这种特质,驻耶路撒冷记者刘素云曾多次前往巴勒斯坦拉姆安拉采访被围困在总统官邸内的阿拉法特,并受到阿拉法特亲切热情的招待;也是凭借这种特质,驻纽约联合国记者刘晖独家采访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还是凭借这种特质,驻津巴布韦记者殷立清数次前往总统府采访穆加贝总统……她们的这些采访,内容形象生动,人物立体丰满,既真实可信,又具有独家视点,充分显示出了女性新闻工作者的独特优势。

  相关新闻
新闻工作者殉职人数逐年上升 10年殉职过千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高端访谈
杨伯宁:沟通融合创新 成就卓越公关人
IBM中国企业策划传播部经理徐斯霖访谈
李频:期刊核心竞争力是思想的穿透力
魅力人物
特别关注
推荐新闻
动态广告
Copyright 2005 - 2006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