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报纸 >> 文章正文

报纸副刊突围势在必行 提高适应力和竞争力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09-7-24 9:38:06

  我国报纸副刊从“补白”的“副张”,发展到当下形式多样的专刊、导刊甚至“主题刊”,伴随报业的跃进愈加凸显出作为文化信息载体的现代性特征。从精英特色走向大众化,从精耕细作的约稿组稿,走向大众参与的平民讲述和公共表达,在大众文化的多样传播与即时消费下凸现“何去何从”的压力与竞争乏力的“困境”,突围势在必行。

  报纸副刊突围的适应力

  报纸副刊的现状既有其传统经营模式“式微”的媒介呈现,也凸现出必须正视和研究其所处的传播语境的迫切需要。目前报纸副刊所出现的“式微”趋势,并非简单意义的走下坡路或滑落。传统的文艺性副刊读者的骤减,既有新的媒介文化消费的分流,也有读者多元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所使然。都市报在适应传播语境中推出市民市井副刊,就是意识到了当下以技术迅猛发展为支撑,受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多元自主选择的技术文化、互动文化以及民主文化胶合的媒介文化语境;并且也深知,受众对文化的需求以及满足以“速读”为表征,以“平等对话”为纽带,媒介消费不求系统深刻,但求即时回报、快乐轻松与休闲。

  与此同时,网络媒体的巨大冲击迫使报纸必须着眼于未来读者的培养。一些报业集团利用“报网联动”方式,将相对静态的副刊内容借用多媒体传播方式延展了读者的阅读参与,如借助网络的交互平台推出同一作者的网络文学作品,既扩散了报纸副刊的传播范围,又开发出新的年轻读者群,使副刊阅读的方式多样化。

  传统报人在埋头“精耕细作”文化副刊园地之际,更现实和迫切的应对不是如何“耕作”,而应该先放眼观察洞悉传播的“生态”,及时调研把握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读者的“需要”。上述的一些应对,虽然也起到了一定改善和改良作用,但是从系统、长远、根本上讲,还停留在“隔靴搔痒”、“零敲碎打”的阶段,副刊突围的“适应力”构建,需要有审时度势、精心部署、创新实践的系统工程。

  “适应力”是生存的基本能力,也是发展提升的保障和前提。与报纸新闻、评论、广告相比,报纸副刊作为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在当下就是社会文化的“交流场”、“共建场”和“共享场”。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M·米德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后喻文化”的观点,其要义就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代际传播方式会随着技术进步和现代化推进而发生巨变,前辈要向年轻一代学习。“后喻性”也就意味着我们当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都要适应年轻化的需要,“新鲜”、“实用”在人们的信息诉求中比以往更加强烈和重要。

  近些年来,很多报纸的副刊走向了系列化专刊,如北京晚报一周推出五个不同主题的专刊,以“知本周刊”、“E周刊”、“财富周刊”等为代表,突出了知识性、实用性和服务性;而传统的文艺性副刊也并没有完全消匿,而是转换为大众文学、市井文学以及网谈博客类的参与式副刊。这些副刊将读者视为与编者平等地位的伙伴,重视他们的言行与生活的感悟,精英类的传播内容转向亲近、亲切和日常化的文化社区园地,传统副刊特色中的地域色彩得到了加强,标题制作的方言化以及叙事文风的贴近性,都使报纸副刊的地方味凸现从而提升其本土传播的效果。如华西都市报在创刊之初推出的“街坊”副刊,就是上述特色的典型代表。

  但是我们也不应忽略,副刊传播的地方化走向也会客观上使文化传播的丰富性打折,即使是那些钟爱副刊的读者,他们也更愿意阅读有时代感、民生性的“多棱镜”式的副刊,这既不是单纯地迎合读者就能解决,也非主观“推想”或“猜想”就能对路的。“适应力”意味着不是固守不动就可以维持,而是必须主动出击才会有出路。副刊虽然是报纸的四大要件之一,但也是事关报纸整体布局与生存问题的有机组成,报纸副刊的突围是报纸迎难而上的重要课题之一。

  “适应力”是适者生存的基本生存能力,却不是“免疫力”。它是在新旧交替阶段的激烈冲突中所需要的一种快速反应力。它需要我们依托原有基础与优势,在生态分析中适时调整和提高。今天,报纸副刊的经营已经出现了分化,有副刊传统和传播优势并拥有一定读者群的报纸仍然在坚守。据调查,我国入围世界报纸发行量前100名的党报、晚报、都市报都保留着文学副刊,有的还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同时,有些报纸针对读者的“后喻性”特征与需求,侧重传播现代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内容以及借鉴多媒体融和的传播方式,在减少甚至取消文学性副刊之后,着力于报网互动,对时尚话题、都市新风、世间百态做日常报道,也吸引了新老读者。当然,我们关注到在副刊“雅俗共赏”的目标下,有些报纸以“俗”为出发点,使副刊的格调变味甚至丧失。

  报纸副刊要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这就是其“适应力”的方向和成效检测的衡量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报纸副刊的“式微”是相对意义和比较意义上的“式微”,是与之前大规模喜闻乐见和持续性繁荣发展相对的。辩证地看,“式微”之征兆正是孕育其新的发展机遇的催化剂。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我国网游产业总收入远超影视音像 自主研发占六成
行业报如何在市场中“突围”
人民大学将出版《新青年》杂志 文化名家力挺
阿里巴巴搭平台促小企业突围
报纸副刊教化作用浅议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