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聚焦 >> 聚焦中国 >> 文章正文

神七解密:出舱行走的前车之鉴
作者:梁东元     来源:南方周末     更新时间:2008-9-25 11:14:47

  航天服报警、散发烟味,手套上突现小洞

  2007年,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在太空一共进行了22次舱外活动,是历来太空行走次数最多的一年。在这二十多次的出舱活动中,并非一帆风顺。

  俄罗斯“进步M-58”飞船上天后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但在对接过程中却有些不顺利,飞船外面的一个负责对接定位的天线完成任务后,没有收拢回来,还在收拢过程中顶在了空间站对接舱门外的扶手上。

  在地面指挥中心尝试用遥控手段来修复无果后,俄罗斯方面决定由航天员走出空间站,进行一次计划外的太空行走来解决问题。

  就在修复过程中,突然,出舱的飞机工程师秋林的航天服开始报警,负责调节舱外服温度的升华器出现了故障,工作状态失去稳定,航天服内部温度升高,秋林头部的面罩渐渐被水汽所覆盖。幸而两位航天员经历过多次出舱行走,经验丰富,在很快完成任务之后及时返回了舱内。

  同年,美国“奋进”号航天员马斯特拉夫基奥和安德森出舱执行任务,对空间站上的设备重新进行布局和修补试验。在作业过程进行到一多半时,马斯特拉夫基奥突然发现自己的舱外服有问题。他赶紧通过无线电报告说:“手套情况良好。但上面有一个小洞。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个手套上的小洞让航天员担心,也让地面上的美国航天局官员同样担心。为了安全起见,美国航天局命令两位航天员提前结束太空行走任务,返回气闸舱。原定的修补试验任务因此未能完成。

  一名航天员于11月9日出舱进行训练时,又是身上的舱外服出了问题。他出去不久,就嗅出航天服内有一股烟味,这次训练随即中断,应急返回。当时分析的结果是,舱外服内部的生命维持装置可能发生了一些故障。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舱外服里边充满了氧气,一旦遇火就很可能引发爆炸。

  航天服被刺破撕裂

  历史上的出舱行走同样不乏惊险的案例。

  1977年9月29日,苏联发射了“礼炮六号”空间站,除接待“联盟号”载人飞船外,还可与“进步号”货运飞船对接,用以补给各种生活必需品。

  航天员身穿的是当时比较初级的“奥兰-D”舱外服,由于服装活动性能较差,服装内的气密层强度也不够,先是被舱体上的凸起部分所刺破,后来又因为转动中受到牵扯而被撕裂。所幸的是,苏联这种舱外服采用的是双套气密层,当外气密层受到损伤时,备用的内气密层就可以起而代之,然后迅速采取措施,回避危险。

  而美国的舱外服就没有备用的气密层,他们的航天员也曾遇到过险情。有一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时,舱外服手套被无意中刺破,气密层氧压逐渐下降,多亏及时抢救,才幸免于难。

  前有车,后有辙,鉴于俄美所经历过的经验教训,中国在自己研制飞天舱外服时,也采用了双套气密层,并且特别注意了材料的强度。此外,为了防止出舱活动时刺破损伤舱外服,神七飞船在制造过程中,就必须尽量避免舱体各个部位有尖锐突出部分呈现。

  航天服压力异常下降 

  有些危险既不是太空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也不是航天服本身有什么故障,而仅仅是由于航天员自己无意间触动了某个部位。

  1987年2月6日,苏联航天员尤·弗·罗曼年科和阿·拉维金首次乘坐“联盟TM-2”新型飞船进驻“和平号”轨道站。4月11日,他俩走出舱外,协助完成“量子-1”天体物理实验舱与“和平”号的对接。按计划,他们要在舱外停留几个小时,但仅过了10分钟,舱内的航天员和地面指挥中心就发现,拉维金的舱外服出了问题,服装压力表突然快速下降,但又没有什么明显的异常原因。

  这是致命的。舱外服如果不能维持正常设定的压力环境,航天员就无法生存。

  紧急关头,舱内的航天员和地面指挥中心迅速判断,故障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即舱外航天服的气密层出了问题,导致漏气。这其实是一个误判。

  罗曼年科是一位富于经验的航天员,他十分沉着,仔细观察发现拉维金胸前的环境压力调节器不太对头,原来是拉维金在做出舱动作时,不小心自己碰到了开关,启动了调节器异常工作。

  在迅速纠正后,舱外服压力很快恢复正常,拉维金得以脱离危险,并且完成了预定操作任务。

  当然,载人航天绝不允许有任何隐患存在。事后,工程专家们对造成这一危险情况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认定这一型号的舱外服在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随之即在后来的航天服制造时做了相应的改进,防止航天员在无意中触动任何危及安全的机关,保证了今后不会再发生类似事故。

 

神七解密:不为人知的模拟航天员

  神七将迈出中国人的太空第一走,也许只是蹒跚的一小步,但背后却有着常人难以感受的艰难险阻甚至危险。人类上天历史近半个世纪,出舱活动达数百次,即便航天大国俄美,在攻克出舱行走难题上也非一帆风顺,而这些既往的惊险,都将增加我们对中国航天人探索精神的敬意。

  “拿自己的身体去试”,“说一千道一万,你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航天员中心除了有一支在编的航天员大队之外,还有一支不为外界所知的不列编制的模拟航天员队伍。

  先当学生再当老师

  神七对教员也是全新的。教员队伍先一步学习,最后根据考试成绩获取教员资格。教员更要主动参与一线试验充当模拟航天员。

  和神五、神六相比,神七因为要出舱活动,在训练中会有许多新内容。这种“新”不光是针对航天员,对教员也是全新的,想让航天员训练好,教员自身首先就要搞明白。


神七解密:出舱密训全披露

  水槽:水下的人造太空

  头一次进水槽,翟志刚有些兴奋,他走来走去,动作量也都比较大,没注意保持体力。水槽训练,并不像在水立方游泳那样轻松简单。十分钟过去了,感觉比较累了,没劲了。就在你没劲了的时候,正式训练开始了。

  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简称“航天员中心”)模拟失重水槽的三层大厅门口,正面墙上是一段醒目的标语:“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有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神七航天员“太空行走”的训练,在这条标语的时刻提醒下进行。

  神五、神六空中的所有操作都可以在地面模拟,但神七舱外活动状态在地面是无法完全真实模拟的。人在地面上的五大基础动作即坐、立、行、跑、跳,在天上就都不灵了。这就需要事先周到的地面设计和训练来改善和预防航天活动的操作欠缺。这些训练都将在水槽中完成。


为什么翟志刚成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谁将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答案已经锁定42岁的黑龙江汉子翟志刚,他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担任出舱行走任务的航天员,在历经十年磨剑和层层选拔后,先后三次入选飞天梯队的他,这次真的离太空只是一步之遥。

  如果不出意外,今晚,神舟七号就将昂扬飞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为首选乘组。而候补者为费俊龙、聂海胜、陈全。

  对于中国首批14名航天员而言,一旦神七飞天成功,他们中的6位有幸飞天,而其他8位,则把生命中最宝贵的10年献给了漫长的等待,从而立到不惑。

  这是一场何其激烈的选拔,又是一段何其惊心动魄的奋斗经历。

神七今晚择机发射 有七大看点五大挑战

  昨天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兆耀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神舟七号”飞船将于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择机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王兆耀称,此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此外,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决定,火箭推进剂加注程序于昨天16时正式启动。火箭燃料加注,标志着发射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程序。担负此次任务的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新华社记者与“神七”三名航天员面对面

  他们共同走过了10年的艰苦训练,他们又将乘坐神舟七号携手飞天。

  神七发射前夕,新华社记者对有机会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进行独家专访,倾听了3位航天员的训练体会和人生感悟。  

  执行神七任务:每一项都很难,但“1+1+1”远远大于3

  记者:神舟七号任务与上两次有什么不同?训练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翟志刚: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出舱,因此这次围绕出舱增加了不少大型设备训练。比如,模拟失重是通过水槽训练实现的,但水下与太空环境不完全一样。通过配平,水下没有重量但仍然存在水介质的反作用力,太空中则完全没有力的束缚,全靠航天员的两只手来控制姿态。如果控制不好、脱离舱体,航天员就真的变成“太空飞人”了。  


为航天员出舱备有70多种应急预案

  对话动机

  翟志刚很聪明,性格也非常好,对技术的掌握也比较扎实。相信他在神七过程中,无论是训练、选拔和今后的一些任务中,会有非常好的表现。

  9月12日下午,刚从航天员训练中心忙完训练课的杨利伟,在中心会议室接受了包括本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联合采访。他告诉记者,目前航天员状态良好,一切准备就绪。他认为,首次出舱,对宇航员要求也很高,面对一些未知的东西,航天员要有很好的心理稳定性和应急能力。

  训练“宇航员要有很好抗低压能力”

  记者:与以前相比,神七最大的不同是出舱。此次航天员面临哪些新的考验?

  杨利伟:针对这次出舱,在选拔上对航天员有很多特殊要求,和以往两次飞行不一样。比如说,出舱可能会对航天员从生理、身体上提出新的考验,要求航天员有很好的抗运动病的能力,抗低压、抗减压病的能力,这些都给我们训练带来很多特点。

央视将全程直播航天员“太空漫步”

  央视新闻频道22日正式公布“神七”直播计划。根据计划,央视新闻频道将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运行期间,全频道运作,搭建24小时资讯平台,推出持续一周的直播特别节目《神七问天》。

  届时,电视观众可以通过来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城、内蒙古着陆场、远望号测量船和三个航天员家乡等处的大量直播信号,全程直击航天员亮相、飞船发射、天地对话、“太空漫步”、飞船返航等精彩内容。

  据介绍,这是迄今为止“神舟”系列报道中直播信号最多、规模最大、直击感最强的一次。

  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建增介绍说:从9月20日开始至23日,央视新闻频道将在每天10点至11点,20点至21点两个时段开启直播窗口,对“神七”发射进行预热。从24日开始对“神七”发射的各个关键节点进行全天候直播。其中,航天员“太空漫步”是“神七”任务的高潮。新闻频道将直播航天员身穿国产航天服走出舱门、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的过程。配备在飞船船体和伴飞卫星上的摄像镜头,会忠实记录航天员的每一个动作,并通过中继卫星将视频信号传输到央视。


网络抢发“神七飞天全过程” 飞天动画各具特色

  “神七”飞天动画各具特色

  23日,时报记者在新浪、搜狐等网站上分别点击动画看到,模拟火箭升空片段做得非常逼真,从神舟七号发射前的10秒倒数,到最后返回舱的安全着落,模拟3D动画都做得非常真实细致。

  各个网站制作的动画都包括“准备”、“发射”、“在轨”、“出舱”、“回收”等多个部分,部分网站还把我国的航天史通过图片加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动画中,神舟七号发射后,在“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等火箭零部件脱离火箭的时候,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介绍脱离火箭的部件的作用和重要性。

  到了宇航员准备出舱的时候,各个模拟动画都对3位有机会出舱行驶的宇航员作了简单介绍,并展示宇航员如何穿上舱外服走出太空漫步的模拟片段。  


台湾记者将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神七发射

  中央电视台今天下午宣布,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运行期间,央视将邀请台湾TVBS、香港TVB、澳门澳广视,联合制作《中华看“神舟”》大型直播节目。作为这档节目的特派记者,台湾TVBS记者将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采访。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梁建增介绍说,《中华看“神舟”》节目每晚二十三时至二十四时直播,由四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共同主持,节目也将在台湾、香港、澳门等地播出。

  节目的资讯板块《“神七”现在时》以连线方式报道台、港、澳及全球华人关注“神七”;互动板块《“神七”星观察》将邀请台、港明星为特别观察员,从不同视角观察“神七”;《“神七”大体验》中,四台主持人将进入北京航天城现场体验航天员训练;《问“神七”》板块则将回答两岸四地小朋友的相关问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神七解密:出舱密训全披露
神七解密:不为人知的模拟航天员
为什么翟志刚成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神七三名航天员分工确定
神七今晚择机发射 有七大看点五大挑战
翟志刚:第一次水下训练后,累得仿佛虚脱了
神七明晚发射 五大挑战前所未有
神七发射进入倒计时 航天员乘组今日将正式亮相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