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职场招聘 >> 业务园地 >> 文章正文

以真实性打造报纸公信力
作者:佚名     来源:今传媒     更新时间:2008-4-9 9:09:29

  ⒊多种原因导致假新闻泛滥

  那些或似是而非、凭空虚构,或夸大其辞、违反常态的假新闻不断出现,有其产生的缘由。一些新闻从业者放松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系统学习,置新闻工作职业精神和执业道德规范于不顾,新闻传媒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让个别人员的造假行为有机可乘。除此之外,中国媒体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的竞争环境和由此催生的急功近利的“泛商业化”风潮,使得新闻媒体对发行量、时效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的顾及超过了对真实性的重视。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新闻从业者队伍结构的复杂变化与主观心态上的迷失方向,促使部分媒体和从业者片面追求所谓的具有轰动效应的报道,以“大批量生产”的方式炮制新闻,用直接媚俗的手段与市场接轨,这些都是导致假新闻泛滥的深层次原因。

  三、以真实性打造报纸公信力

  媒体为公众所提供新闻信息的真实性,特别是新闻事实和事实本质的真实性,是维系媒体生存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其取信于民的关键因素。只有坚持真实性,传媒才能获得受众较为恒久稳固的信赖。可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仅是开展新闻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媒体打造公信力品牌的根本基础。

  《西安晚报》是一张区域性都市类综合性市民生活报,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宣传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传播文化生活信息、服务市民大众为己任,不断提高和加深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理解,逐步形成报社上下共识,并在新闻实践中,以新闻真实性打造报纸的公信力。

  ⒈坚持真实性是形成公信力的力量所在

  受众正是从新闻报道提供的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中,了解城市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的。坚持准确真实的新闻报道,必将得到受众的信任、支持和爱护。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陆定一说:“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有了这一条,就有信用了,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芝加哥论坛报》总编辑HowardTyner也说:准确度关系到报纸的可信性,是报纸生存的关键,“即使最小的失误,都足以让读者离弃我们。人们看到这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时,会感到愤怒。”再环顾我们的现实,不少虚假新闻充斥着我们的视野。有些人说假新闻只在娱乐报道中出现,实际上并非如此,“造假”已经从文体娱乐新闻领域泛滥开来,形成了一种趋势。对此,决不能等闲视之,要给予足够清醒的重视。

  西安晚报社结合近年新闻界发现和查处的一些案例,将虚假新闻归纳成五种表现形式,即捕风捉影的疑似新闻、凭空编造的虚假报道、文题不符的标题造假、夸大其辞的失实报道、违反常识的误导性报道,下发到各采编部门,要求对照检查,开展讨论。随着有关新闻真实性问题大讨论的不断深化,全社上下逐渐形成共识——新闻真实,直接影响着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惟有坚持真实性原则,晚报才能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⒉媒体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媒体抢发独家新闻、挖掘震动读者的报道、追求吸引“眼球”等,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关系着媒体的生存。但不能忽视的是,媒体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真实性是体现我们有社会责任感的根本要求。新闻媒体弘扬什么、反对什么,直接影响受众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放弃真实性原则,为了吸引“眼球”而置新闻真实报道于不顾,为了获得发行量而“制造”一些对公众产生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新闻,媒体可能将会成为谣言的散发地,受众将会陷入一个是非颠倒、真假难辨的泥淖,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也将大打折扣。

  新闻媒体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必须站在时代高度,树立大局意识,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正面报道和舆论监督的关系,科学地把握时代脉搏,用新闻精品去凝聚人心。⒊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机制,确保新闻真实性

  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无形中将助长虚假新闻的泛滥。《西安晚报》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新闻,抓好新闻规章制度的真正落实。

  从2005年以来,《西安晚报》先后分别制定了《关于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若干规定》《西安晚报记者岗位职责》《西安晚报编辑岗位职责》《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新闻采编出版流程》《关于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编校质量奖罚规定》等制度,这些文件明确规定:记者采访必须深入现场,全方位了解新闻事实,采访事件必须准确客观,不能扩大或缩小,不能添枝加叶、无中生有,更不能道听途说,虚构事实,编造故事,引用被采访人的叙述,不得断章取义;编辑对刊发的稿件内容,要进行严格的核实求证,编辑过程不能伤害稿件的真实性;标题制作要文题相符,不能刻意渲染,误导读者;编辑不得随意刊发个人网站、网页发布的新闻信息,不得转载网上贴文。有关规定还着重强调,任何采编人员均不得和商家结成利益关系,为谋私利,制造虚假新闻;新闻采编人员在从事新闻报道活动时应实行回避制,防止产生不实报道等等。规定同时明确提出,对因采访不扎实导致出现虚假失实报道的记者,报社将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处分直至解聘等处理。这种不留余地的严厉惩罚,看起来有点不近人情,但却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必要保证。通过这些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也让全体新闻工作者把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看成自己职业生命的“生死线”,以此来培育和提升报纸的公信力。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凤凰卫视刘长乐荣获2008年国际艾美理事会奖
报纸只有定好位才能办出味
《京华时报》社长:奥运会给报业带来的四个挑战
访美专家:新闻免费化迫使美报削弱新闻报道
众媒体老总解读中国财经媒体公信力之惑
吴海民回顾2006报业:报纸的顿悟与追寻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经济半小时》高先民
我们是“守望者”,关心“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乡约》制片人肖东坡
五年涨五倍 《乡约》收视奇迹背后的故事
微软公关总经理 陈然峰
微软:企业公民建设理念 共赢思维下的商业策略
英特尔公关总监 张怡璠
英特尔公关策略:我们如何为媒体量身定制新闻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