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名记名编 >> 文章正文

80后英语电视编辑呼涛:心存感激 我是新华社记者(图)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记协网     更新时间:2009-9-25 11:53:20
    编者按:在当今社会,"80后"很多时候是"另类,不羁"的代名词。但在新华社英语电视新闻线路这个团队中,"80后"则意味着"主力军"。因为这条电视线路中超过八成的编辑是"80后"。随着2009年7月1日新华社英语电视新闻线路的诞生,他们也作为"新苞"、"嫩笋"加入到新华社这个大家庭中来。在这里,一切都是新鲜的!面对前路,他们的经验可能不够多,视野可能不够宽,但是他们并不怯懦!他们坚信:通过前辈的指点,加上自己的探索,"新苞"一定可以早日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嫩笋"也将成为翠竹步步攀升!

呼涛:心存感激,我是新华社英语电视记者

7.5事件后作为出镜记者,我在乌鲁木齐大巴扎前进行电视报道

呼涛:在“7.5”事件后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接受了我的专访

    加入新华社记者队伍,让儿时就向往做记者的我时时怀着敬畏与自豪之情,一如入社之初聆听社史时的暗自庆幸与忐忑--关键时刻,我将如何履行好新华社记者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刚刚发生的乌鲁木齐"7·5"事件中,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记录下暴力事件现场的惨痛,也见证了一个城市逐渐抚平伤痛时的坚强与信心。此刻,我为自己是新华社记者而感到自豪,并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经受历练与成长。

    "7·5"事件发生后,我所在的音视频部英语新闻线路以最快的速度组织采访力量进行跟踪和滚动报道,全天不间断地以英语电视新闻和小专题报道形式向海内外播发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在这支 "新生"的年轻团队中,我全程参与了从一线报道到后期编辑的工作,与前后方的同事们通力合作以新华社英语电视新闻向海内外受众如实展示事件真相、揭批罪恶势力、弘扬社会真善。

    事件发生时,我正是值班编辑,在待编检索稿件时我敏锐地注意到新疆分社记者发来的乌鲁木齐大量人员聚集并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报道,并当即汇报英语专线总监和当日值班终审发稿人。"报!""联系前方电视记者传素材,组织翻译和画面编辑,做插播滚动新闻!"在音视频部领导和英语新闻线路领导的组织下,英语新闻线路抢先播发了新华社对外公开电视报道。随即,我和同事们投入了连续报道工作,随时待命进行报道并制作英语电视新闻。

    随着前方不断传来的信息和画面素材,我们更加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其惨烈程度超乎想象。从事件发生那天起,我和同事们的白班经常从早上八点上到夜里十点,夜班连成了通宵。电视新闻报道制作的流程相对于其他形式报道更复杂,英语电视新闻更是增加了翻译、专家改稿、终审定稿、配音、请当日值班领导审稿等多道环节,这对于分秒必争的新华社新闻报道和事态进展来说实在是个挑战。作为值班编辑和具有6年对外报道经验的记者来说,我很清楚自己和同事们正在打一场硬仗。这对于从对外文字记者转型电视新闻记者、编辑的我,以及很多刚刚入社的同志来说都是考验。庆幸的是,我们经受住考验并很好地完成了这一突发事件的检验--突破常规的随时备战,以插播新闻等形式随时制作播发新闻快讯和专题,掌握了新闻报道的主动权。

    随着"7·5"事件以及7月7日事态的发展变化,英语电视新闻在有理、有力地展开电视对外报道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在接到音视频部领导和英语新闻线路领导"去支援一线做英文出镜记者"的指示后,刚刚上完夜班的我从凌晨即进行准备,登机抵达乌鲁木齐又是凌晨3点。忐忑夹杂着隐约的恐惧让我在此后的几天里一直没有向家人告知此次出行的目的地。我的"7·5"事件报道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而在这之前的多日里,先我抵达乌鲁木齐的同事们已经穿梭在事件报道的最前沿。

    在完整观看了事件当日分社记者拍摄的现场画面后,在一线坐镇指挥音视频报道的何晓彤老师又向我介绍了当前的情况,我意识到此行使命的艰巨。分社和总社先批抵达的同事们深入一线的勇气让我很是敬佩。做新华社记者,采访"必须到现场去",关键时刻更是要身临其境才能做出最具有现场感和说服力的报道。

    不容任何迟疑和考量,"7·5"事件让我从文字记者、英文编辑转型为中英文出镜记者。从事件发生后实行管制的乌鲁木齐地标二道桥大巴扎,到维吾尔族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的山西巷;从对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的专访,到对事件赔偿进展的跟踪报道,我与同事一道向观众展示着事件进程当中的真实影像与声音。

    从文字记者到英语电视新闻编辑,这是进入新华社5年多以来的最大的一个挑战,面对用一种新的方式表达传递新闻实在是个大考验,但奔波多年后复归平静的工作生活里却让我隐约有着某种期待。从面对电脑写作、编辑稿件,到手持话筒站在事件第一线告诉镜头后的观众"新华社记者在现场为您讲述",我想我是幸运的--一个工作5年多的记者第一次手持话筒做现场报道,用英文和中文同时出镜,恰逢这样一次重大的战役性报道。期待、紧张夹杂着最初尝试做出镜记者的胆怯,我走出了做电视记者的第一步。

    然而,幸运的是,这成长的第一步上有太多的提醒和鼓励:有临行前领导同事的关切与期待,有何老师指点选题、改文稿时的严肃面孔和字斟句酌后的"点睛之笔",有多位同行老师的宽容和鼓励,也有来自后方领导、同事们"呼涛做得不错"的声声鼓励。在我们手中的话筒上,新华社台标时刻提醒着我,我此刻所做的新华社电视报道是属于新华社电视人值得骄傲的事业。

    从主麻日清真寺前见证穆斯林群众平静地礼拜,到乌鲁木齐夜市里各族群众比邻而坐消夏休闲;从喀什少数民族儿童天真的眼神,到卖酸奶的撒拉族老奶奶递上小小瓷碗时的期待;从凌晨起床追逐乌鲁木齐红山上冉冉升起的红日,到证券交易所里重现的股民云集--作为电视记者,我又与同事们一同见证了乌鲁木齐在惨痛过后平复伤痛、重现生机的坚强与力量。与此同时,我作为一线唯一的专职英语出镜记者及编辑与总社、分社记者通力合作,制作出中英文电视报道和文字报道,部分稿件还被新华每日电讯转发。

    "传播中国,报道世界",这是新华社的声音。6年前,这个声音召唤着我成为新华社记者,始终心存感激。今天,每当有人尤其是外国朋友向我询问"7·5"事件的情况和最新进展时,我会骄傲地告诉他"看新华社的报道,我们还有中英文的电视新闻!" 此刻,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新华社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的训诫,我们向外界真实地报道了事件的真相。

    作为记者,我是幸运的。在如此重大的新闻事件中,我来过,我见证了,我报道了--这是新华社记者、新华社电视人共同的使命与荣誉。以此为起点,我有信心与这支优秀的团队一同前行。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新华社80后英语电视编辑贾睿琪:新起点,新高度,迎接新挑战(图
新华社80后英语电视编辑刘潇:锻造链条上的小小环节(图)
新华社80后英语电视编辑张英骜:外籍专家的职业素养让我们受益匪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