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全民摄影时代记者摄影没落? 新闻照片能卖大价?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09-12-3 10:10:07

《患战斗疲劳症的美军海军陆战队士兵》麦卡林摄于越南1968年。

《论坛》王庆松摄这幅作品不是纪实新闻摄影,而是摆拍,但是讽刺社会问题,属于观念摄影。

《面对生命》贺延光摄于北京地坛医院非典病房2003年4月30日。

    “新闻摄影已死?”在欧洲,这个悲壮的口号已经不是危言耸听。在全民摄影时代,专业新闻摄影还有什么优势?后天,一年一度的连州摄影年展将开幕。来自1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摄影家将展开新闻摄影奖的角逐,80多个分展览在连州将一同回应“新闻摄影已死?”这一悲观论调。

    本届连州摄影节汇聚了国内外众多知名的新闻摄影记者,特别邀请了西方著名战地记者唐·麦卡林以及中国新闻摄影的代表性人物贺延光,观众们可以从中看到在中西方新闻摄影观影响下两位摄影大师各自面对新闻不同的选材和处理方式。

    昨天,本报记者专访了此次连州摄影节的总策展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卫星,以及连州摄影节创办人、总监段煜婷。

    全民摄影时代记者摄影没落?

    去年,南京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抽“天价烟”事件,被网友制作成类似新闻视频的短片,在网上传播,几乎影响了新闻事件的发展。全民摄影时代,专业新闻摄影与大众性新闻摄影的界限逐渐模糊。

    陈卫星说,“普通大众都可以利用手机抢拍新闻图片、新闻视频,有些场面可能新闻摄影记者还抓拍不到。”如今,在拥有庞大摄影师队伍的欧美国家,却出现“ 新闻摄影已死”的危言。《泰晤士报》五六年前就没有了专门的新闻摄影记者。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带来新闻摄影的危机。但他认为,“新闻摄影的门槛很低,每个人都能通过相机或者手机去关注身边的生存现状。但新闻摄影这种影像模式对于人类认知世界的影响是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

    “麦卡林拍摄越战中的美国士兵已经成为一种形象符号,比起有关越战的纪录片,这个瞬间的画面更能让人记住美国大兵的形象,还有汶川地震中的新闻摄影,比如敬礼男孩、握着铅笔的手,即使过了很多年人们也不会忘记。”段煜婷并不认为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就没有存在价值了,恰恰相反,这种现象给摄影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他们要拍出更能打动人心的作品。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2008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首次引入新闻作品
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 部分参评摄影、漫画作品公示
新闻照片打假需要实际的“天条”
新闻照片引争议:显示月入近6千者个税为0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