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研究 >> 文章正文

从抗震救灾报道 看医疗救援新闻创新
作者:李建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更新时间:2008-9-19 9:30:37

  将人文关怀精神融注于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性突发事件救援报道的各个层面,既是增强媒体亲和力、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三贴近”原则的具体体现。《健康报》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反应迅速,通过不同的议题设置和特色鲜明的强势版面,充分体现了新闻作品的人文关怀品质,有力推进了重大灾害医疗卫生救援报道的创新。

  纵观整个抗震救灾期间《健康报》的报道作品及其版面编排,依次呈现出“快、准、深、全”的报道特点。

  快速时效性是突发性事件报道的生命。5月13日是汶川地震第二天,《健康报》即刊发了震灾发生及卫生部、国家减灾委、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行动的讯息,并先后派出十几名记者赴一线采访。5月14日,首篇评论《全力以赴抢救生命》和首期连版形式的新闻专版见报。5月15日、16日,《健康报》首次刊发了该报记者发自震中汶川映秀镇、都江堰、绵阳、广元的现场救援组照。从此,每期报纸都有大量鲜活的现场消息、特写、照片,凭借时效性走在了同类媒体的前列。

  准确在力求“快”的同时,准确而有分寸地披露灾区情况。当信息传递遇到障碍,社会上谣言流传,公众亟待了解事件真相等特殊情况出现时,《健康报》从未人云亦云,误导读者。5月20日前后,有些地方媒体发出不准确报道,将重灾县北川县城的封闭归因于出现疫情。对这个异常敏感而重要的话题,《健康报》及时采访了解实情的相关人士,并刊发《北川县城出现疫情纯属谣传》以正确讯息激浊扬清,纠正视听。

  全面在承载报道现实记录历史的使命时,力求信息的全面、丰富,重视重大事件过程报道的连续和完整性,追求全方位、多角度,以充分满足公众对从紧急救人到灾后医疗卫生体系重建的所有信息的需求。仅5月14日至6月2日,涉及抗震救灾内容的新闻和专版版面就多达50个。在救灾高潮阶段,每期至少刊发3个整版以上的救援专版,充分发挥了报纸翔实报道、解释、分析新闻的优势,也突破了所有同类纸媒的历史记录。

  从报道体裁看,消息、特写、评论、通讯、专访、图表等几乎全部体裁均被采用。为增强受众的参与、互动积极性,还开辟“战地日记”、“家书”等专栏,让一线医疗队员讲述战胜灾难的故事,吐露思念亲友的心声,激励广大受众。

  深度短时间内精心策划、追踪策划,周密部署,使前后方记者的镜头、笔触找准方向,采写出一大批凝聚着人文关怀精神的感人作品,收到超常的传播实效。

  5月26日刊发的人物特写《硬汉赵华》不仅以具体生动的语言、对话和细节白描等方式,展现了一位在灾难中失去妻子的普通人,毅然投身救灾战场的坚强思想和形象,而且,记者以对报道对象的人性与情感的关注,增强了作品的新闻价值、深度和感染力。

  医学的本质是对服务对象的关爱,医疗卫生救援活动本身充满着情感,人文关怀就是医学的灵魂,就是白衣战士的灵魂。在灾难面前,给予困境中的生命足够的关注,记录拯救生命的艰辛过程,反映关爱、尊重生命的救援行动所蕴涵的人性光辉,不仅是医疗卫生媒体报道的丰富源泉、永恒主题,也是促使其报道产品感动人教育人的力量所在。(健康报社李建伟)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凤凰新媒体 CEO 刘爽
视频网站版权混乱
通用电气(GE)中国
公关传播总监 李国威

通用电气(GE)如何打好奥运宣传战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