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新媒体 >> 文章正文

如何破解手机报陷入的“鸡肋”困境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更新时间:2009-7-24 12:04:33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报业已推出手机报约1500种,涵盖了新闻、娱乐、体育、财经、旅游、健康、饮食、双语、教育等领域,手机报用户今年可能呈现井喷之势。以福建省为例,从2008年1月25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海峡都市报》正式推出福建第一家手机报——《海都手机报》以来,至今已有12家报社推出手机报。其中有《新华快报》、《环球时报》等全国性报刊,也有《厦门日报》、《泉州晚报》等众多地方性报刊。

  记者经调查发现,在福建省“试水”手机报的报业队伍中,除了少数大报及各地主流都市报的手机报外,地方报的手机报普遍受到消费者的冷落,成为报社的“鸡肋”业务。而今年以来,中国移动手机报用户数增长也明显放缓,至今仍维持在4000万左右。

  报业手机报发展放缓的现实与手机用户日益增长(据统计中国手机用户目前已超过6.4亿)、技术不断进步的有利趋势显得不合拍,那么,该如何破解手机报停滞不前的困境,将之打造成报业在手机媒体时代数字化革命的新媒体?

  遭遇瓶颈——

  ◆同城手机报呈现同质化现象

  ◆手机报依靠自身推广难

  ◆互联网冲击手机报发展

  作为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重要创新方向之一,手机报近3年来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在繁荣的背后,各大报社的手机报大多是在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搭建的戏台上“戴着镣铐跳舞”。“手机报现在的赢利模式主要是以与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分成用户的订阅费为主。在这种接近内容收费的订阅费分成模式下,传统媒体实际上仅仅居于内容提供商的地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因此,在这种模式下,除非拥有足够庞大的订阅用户数,否则赢利并不可观。”手机媒体研究人士、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刘华如是说。

  但在实际中,手机报尤其是地方性手机报要达到足够庞大的订阅数十分困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福建省绝大部分地方性手机报的运营现状很不乐观。据统计,福建省除移动手机报外,其余各个手机报订阅量总和只有10万份左右,最多的4万多份,最少的才百十来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

  其一,同城手机报无论在内容、编辑、发行以及传播方式上,都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这使得手机报缺少特色、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除了少数全国性大报和各地主流都市报外,大多数同质化的手机报由于自身报媒品牌没有竞争优势而难以吸引足够多的用户订阅。此外,手机报按月收费的订阅模式,使得陷入同质化漩涡的手机报存在用户订阅数不稳定的情况,无法令受众满意的手机报就难逃快速被淘汰的命运。

  其二,中国移动已推出自己的手机早晚报,对推广其他手机报缺乏动力。报业手机报要增加订阅量,就必须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推广。但对于地方报来说,由于品牌影响力的有限及自有资源的限制,手机报的推广难见起色。

  其三,互联网也对手机报的发展造成了冲击。随着手机上网的渐趋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开始习惯于通过手机上网浏览诸如新浪、网易的WAP新闻,这就降低了用户订阅手机报的需求程度。

  “如果解决不了上述问题,手机报就可能日渐式微,进而淹没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中。”刘华说。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手机报“圈地”:跑得快莫如跑得稳
手机报含金几何?
手机报成无线新媒体业务亮点
手机报将成传统纸媒有力抓手
农民工有话短信说 两会农民工手机报创刊
手机报怎么“赢”——谈手机报的品牌构建
全国手机报突破300种 内容陷入“大众化”泥潭
全国手机报突破300种内容 陷入"大众化"泥潭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