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视 >> 文章正文

60亿元市场份额 电视剧采购离“公开市场”有多远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商报》     更新时间:2009-10-20 9:19:08

60亿元市场份额 电视剧采购离“公开市场”有多远



  现状

  60亿元的市场蛋糕


  从一开始,电视台的收购和电视剧制作机构的发行就是不对等的关系。

  根据2008年的数据,全国一年有1.45万集左右的电视剧生产出来,而当年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只有不到1万集。每年中国庞大的电视剧制作量,造成了任何一部电视剧要想盈利,不但要能在电视台播出,而且最好还是在上星台的黄金时段播出。

  “一般来说,卫视台可以拿出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价格买一集电视剧,而地方电视台每集出价5万元就已经非常高了。卖给地方台的电视剧一般一两万元一集,还有许多都是几千元一集的。”一家电视剧制作公司负责人道出卫视台和地方台购片价格的巨大差距。

  目前,全国每年用于电视剧购买的费用在60亿元左右,真正具有较大购买能力的电视台全国不过几十家,而电视剧制作机构的数量却高达3000多家。不难看出,相对于有限的电
视频道资源,影视制作机构的数量和电视剧的产量都是偏大的。要想在这么多部电视剧中脱颖而出进入电视台采购的“法眼”,影视制作机构没有一些真本事和庞大资金的支持是绝对不可能的。



  “打点”是必须的

  一家影视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的制作企业拍摄一部电视剧花出去的公关、接待费用约为总销售额的5%,而小的企业可能要花10%来“打点”关系。这部分费用被称为电视剧的“灰色”成本。

  “通常制作公司每年都会召开答谢会,准备一些小礼物。每次举行看片会,对某部剧进行推介时,也会给电视台采购人员安排很好的行程。”他还表示,制作机构对电视台采购人员进行金钱“打点”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像其他行业采购业务的潜规则一样,电视剧买卖过程中的“打点”是必须的。

  虽然他没有透露“打点”的具体金额,但从前几年
央视原文艺中心副主任冯骥因受贿被逮捕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冯骥的受贿金额是60万元,涉及10万元和50万元两部电视剧的购买。

  50%以上卖片款到账时间未知

  “另一方面,电视剧制作机构面临的直接压力在于资金回流。”该负责人表示,一部电视剧在先期投入几百甚至上千万元资金后,直到电视台播出后才能陆续回款,这个时间一般都在一两年之后。

  据他介绍,目前在全国的各类电视台中,达成购买协议后,电视台会付一部分定金,其他的款项可能会在电视台审片后再付部分款,剩余的钱要等到电视剧播完后才会支付。

  “电视剧购买合同没有统一的模式,定金比例及付款方式等具体问题由电视台和制作方自行协商确定,一般来说,电视剧播完后支付的尾款在总售价的50%以上。”他表示,从几个阶段的付款比例来看,电视剧什么时候播出对制片机构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一点,在购片合同中一般也无法体现。通常电视台会提前一两年进行电视剧储备,所购电视剧何时播出要根据之后每年的整体播出计划确定。

  此外,电视台拖欠款现象也额外增加了制作机构的成本。一些电视台拖款最长的时间达到五六年,甚至发生因电视台换人而出现死账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制片机构也不能很强势地去找电视台要钱,只能借机询问或托关系才能拿到欠款。毕竟撕破脸后,就没法再跟电视台打交道了。”说到这些,他表现得很是无奈。

  采购主任是更换最勤的岗位

  随着竞争的越发激烈,各大卫视台纷纷增加了购买电视剧的资金。与此同时,电视台也加强了对采购部门和采购人员的监管。

  冯骥事件发生后,央视立即对电视剧的购买实行了新办法。央视影视部开始实行收视率和责任编辑效益挂钩的考核制度、电视剧价格和收视率挂钩的购买制度。除影视部主任,影视部的责编对电视剧的购买也有一定权力,负责选题策划、选片、艺术把关、安排播出日期等。此外,央视还提出根据收视率形成浮动购进节目价格的尝试。买卖双方规定一个平均收视率基线,并以此定出一个基本价格,约定每超过或低于收视率基线多少,就在基本价格上加或减一个价格单位。也就是说,如果收视好,可以返回给制作方一些钱,不好则反之。

  记者了解到,一些电视台已经将电视剧收视率与购片人员的薪金和职务挂钩。如果买到收视率很好的电视剧,采购人员可以获得奖励,但如果所购几部电视剧收视率均不佳,采购部门负责人就要面临下岗。此外,还有一些电视台采取公开竞聘采购部门负责人的做法。

  “可以说,采购部主任是电视台人员更换最勤的岗位,一般在两年左右。”一位先后在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公司任职的业内人士形象地说,“经常是刚跟一个电视台采购部负责人熟悉起来,就发现又换人了”。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两岸传媒业高层汇聚沪台新闻论坛 谋合作应对危机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