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研究 >> 文章正文

传媒观察: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呼之欲出
作者:佚名     来源:《新闻实践》杂志     更新时间:2009-11-26 9:56:37
  翁达·拉塞尔曾经是一个生活堕落的酗酒者,“奥普拉脱口秀”让她改邪归正、面貌一新。不仅戒了酒,还花钱为自己和亲友订了几份奥普拉主办的杂志《奋斗不止》,以从中汲取力量。

  每天,有700万电视观众被“奥普拉脱口秀”所吸引,《奋斗不止》更是在全球拥有2200多万读者。如果我们说传媒界已经不存在“领军人物”的话,奥普拉肯定会给你致命一击。可以想像,美国电视台要是没有奥普拉,收视率会是怎样一番境况?

  一个人决定一个电视台的生死,或许还只能当神话来看。但是,如果没有吴小莉、窦文涛、闾丘露薇这些主持人,可能就没有凤凰卫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样,对于报纸而言,某个版面或专栏时常是读者阅读某天报纸的唯一理由。你不能说“名人”的存在毫无意义。

  我们还会提及一些著名新闻名人的名字,张季鸾、范长江、邹韬奋、普利策、李普曼、法拉奇……只是他们的存在过于遥远,不足以对现实产生作用,而“关照”我们生活的新闻人,似乎没有谁能拥有业界前辈的感召力和能量。即使有一些算得上“知名”的新闻人,相对于整体新闻从业人数而言,少之又少。

  在一个资讯快速传播、传媒竞争越发激烈、受众分化越来越严重的信息时代,在一个人人都拥有麦克风、拥有话语权的网络时代,媒体从业者的个人影响力和权威性日渐减弱,一呼百应成为梦想;与此同时,由于资讯的浩如烟海、信息的杂乱无章、观点的众说纷纭,又需要独具慧眼的“意见领袖”为公众指点迷津。这种看似矛盾的舆论生态,恰恰是今天的新闻人或者说“三名”(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生存与成长的土壤。

  媒体权威性弱化,新闻人脱魅

  在中国,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政府的代言人,被赋予相当的权威性,掌握绝对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是政策法规法纪的化身。报纸上的评论文章,毫无疑问是党的声音;一篇报道,可以对事件一锤定音。这种因“政治”而来的权威性,给了媒体至高无上、毋庸置疑的地位,连带着新闻人也享有某些“特权”——几乎没有人对记者的报道、评论员的评论提出疑问,他们被神圣化了。

  此时,媒体与受众之间是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传播方式是单一的纵向式传播;受众是靶子,媒体发布的宣传子弹无一不命中目标;受众以恭敬、仰视的态度看媒体。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可以被几亿人学习乃至背诵。但是,绝对的权威往往又是去个性化的,因而,在那个媒体备受景仰的时代,并没有出现多少有着浓厚个性色彩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公众记住的可能是某个“名篇”,而非“名人”。

  上世纪80年代,是媒体回归自身规则、追求个性化的开始。其时,新闻的市场化运作尚未真正启动,党报党刊占据了相当大的读者市场,舆论环境的相对开放和市场的相对垄断,为“三名”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也是新闻理论探讨、新闻写作方式创新最为集中的一段时间。标准的“新华体”被个性化的表达所替代,典型报道的“高大全”形象被复杂的多面性颠覆,一批影响深远的新闻作品(包括报告文学)随之诞生。凭借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艾丰、王安、张建伟、郭梅妮等新闻人,在业界脱颖而出,被公众所知晓。立体深度报道、批评监督性报道等新闻样式,至今仍对媒体的新闻写作产生影响。

  90年代之后,都市类媒体的兴起,新闻的市场化运作,让媒体在贴近受众、服务受众的同时,完成了自身角色的归位。单一纵向式的传播方式得以根本改变,媒体和受众之间,不再是教导与被教导、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媒体不再能简单“操控”读者,新闻人不能不在三种力量——意识形态的导向、新闻自身的传播规律、读者的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点。

  专业操作规范的逐步确立,确定了记者“社会记录者”的定位。媒体不再有特权,不再有一呼百应的能量,一身“烟火气”的从业者们也不再神圣崇高,受人敬仰。权威被颠覆,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娱乐化、低俗化倾向,让曾经笼罩在新闻人头上的光环黯然失色。

  独家新闻日渐消失,记者很难一鸣惊人

  十几前年,媒体还津津乐道于独家新闻,“独家”既成就了一张报纸的发行量,也让“披露者”备受瞩目。抢新闻是传媒竞争的必要手段,也是一篇报道成败的关键。如今,传媒业快速发展,网络、手机、移动电视、分众传媒的兴起,让信息垄断几无可能,独家新闻的概念随之淡化,近乎消失。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几乎没有哪家报纸存在所谓的“独家新闻”或内幕消息。并且,在信息的容量、传播的快捷、互动的便利上,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可以施展身手的空间,变得越来越有限。

  以去年的奥运报道为例,有哪一家媒体敢说自己是独家(除非买断比赛的转播权)?关于赛事的种种消息,几乎全部是公共信息,只不过,不同的媒体根据受众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报道视角和方式而已。再以今年国庆阅兵为例,“十·一”之前各类媒体几乎将阅兵的种种内幕翻了个底儿掉,某个媒体的某个版面或者某篇报道,与其他媒体的版面和报道并无本质差别。资讯的获取上,个性化的差异被“趋同”所替代,作为公共消息的发布者,新闻人俨然没有多少可以“一鸣惊人”的机会。

  同时,新闻职业操作规范的完善成熟,也让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少有创新空间。客观、中立、公正的专业要求,制约着新闻人的“即性发挥”,类似报告文学之类的个性创作,被剔除在新闻之外。

  受众的选择却愈发多样化。任何一家媒体,只能拥有特定的受众群,而无法涵盖“大多数”。消费者市场的细分,决定了每个新闻人只能成为部分人的“粉丝”,在有限的范围内施加影响、释放能量。全民明星的消失,使其知名度的减弱成为必然。

  自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的产生

  以前,你有记者证,才算一个记者,才能采访;而现在,媒体的信息来源,更多的可能是网络、论坛、博客,在那里,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意见的表达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网络触发了媒体革命,公众获取信息途径以及资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作为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不得不思考:与新媒体相比,自身的优势在哪儿?

  恰恰在于传统媒体迫于有限容量的“选择”。互联网带来了信息分享的快捷便利,也制造着垃圾和陷阱。在铺天盖地、真假难辨、稍纵即逝的资讯汪洋中,受众需要的已不是单纯的信息,更是看法和见解,选择和判断。人们需要知道的不只是事实本身,不是一件事是什么样,而是它为什么这样,意味着什么,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众说纷坛之中,受众需要有专业素养,能作出选择判断、指点迷津的“意见领袖”。信息无所谓好坏,选择和判断却有优劣。洞见的深浅、视野的远近、内涵的宽窄、情怀的高下,将造就传媒的影响力,孕育新闻名人。同时,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利益群体的不断分化、价值观念的逐步多元、公民社会的雏形初现,也让意见表达成为必须。

  受众需要“站在凳子上演讲的人”,时评这种新文体随之兴盛与繁荣。传媒竞争中,一个突出现象是,各种报纸,不管是党报还是都市报,都有各种各样的言论版;广播节目也出现了诸多的新闻评论栏目;备受关注的央视改版,其最大动作之一,就是加大了新闻评论,特约评论员在新闻栏目中频频出镜。时评以及渐成规模的新闻评论人群体,开始承担起“意见领袖”的角色。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传媒观察:《时代》周刊60年的中国镜像
《瞭望》新闻周刊:网络意见领袖“显性化”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