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评论:每个女人骨子里都有一个“李宇春”?
作者:佚名     来源:新浪博客     更新时间:2009-12-14 14:38:00

  女孩子身上带着点男孩子气,同男性朋友以哥们儿相称,我们认为这样的女孩子爽朗、有个性;而敏感、多疑的男孩子可能会有很好的异性缘。70后们以“男人婆”、“娘娘腔”来形容女性身上的男人味,以及男性身上的女人味。在他们看来,“男人婆”与“娘娘腔”是少见的,他们类似于“异数”。谁曾想到,十年的差距,“男人婆”与“娘娘腔”却在80后的身上越来越多地体现。

  70年代出生的人回忆自己出生的那个年代,“70后们生活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中,家里的孩子有男有女,孩子们在无意识中模仿着父母的行为,男孩子学爸爸,女孩子学妈妈”,而80后是处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家中只有一个子女,于是,父母都想要在他的身上传承“自己的个性”。

  如果家庭是双性化性格特征出现的小环境,那么,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也给他们带来了较强的可塑性。工业时代过去了,后现代的文化颠覆了一些传统的东西,而价值观往往是与大的时代背景相吻合。独立、个性、自信,代替了温婉、柔弱和小鸟依人,价值观的松动也给了女子的“男性”力量往外生长的可能。

  一个阿尼玛和一个阿尼姆斯

  电影大师英格玛·柏格曼曾经评价斯特林堡,“他的心灵是百分之五十女人与百分之五十男人的混合体”。不知道英格玛在说这句话时,他是否了解过心理学,否则,他会轻易地从心理学大师荣格研究中找到根据。荣格说过,“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阿尼玛和一个阿尼姆斯”,阿尼玛代表着女性,而阿尼姆斯代表的则是男性了。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温柔的一面,也有攻击的一面。当女性露出果敢、刚强的一面,此时正是她内心的阿尼姆斯在起着作用;相对应,当男性显出温柔、敏感的性情,也正是他内心的阿尼玛显露出来。

  3岁,或者是直到5岁,我们才渐渐有了自我觉醒,在与人接触中,在父母的呵护中,自我的性别心理才与生物心理有了吻合。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既然在我们的身上都既有阿尼玛又有阿尼姆斯,当我们渐渐地意识到自己是女性或是男性,性别心理与生物心理相吻合后,是否在身上潜伏着的、与生物心理不符的“异性”落入了水底,沉睡了?而女性的男人味,是否正是她们在宽松大背景下的“异性重新唤醒”呢?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评论:韩寒应该学李宇春拒绝《时代》采访?
电视屏幕惊现“春哥纯爷们” 网友争论是不是李宇春
《十月围城》神秘女主角李宇春穿戏服亮相
明星满意度李宇春垫底 选秀明星缺内涵能走多远?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