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博客 >> 文章正文

中国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联播
作者:李吉明     来源:博客中国     更新时间:2008-1-4 9:38:14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都是中国人民了解时事新闻的主要途径,也正是因为如此,省级电视台一般在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后播出当地的新闻联播,这也是新闻联播收视率极高的基本原因。尽管近日来新闻联播更换了一些主播的面孔,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没有太大的改观,这是老百姓最为遗憾的地方。

  首先从形式上来说。第一,播音员给观众的感觉完全不是真人,他(她)们是带着面具的机器播音员而已。新闻播音员那种荣辱不惊、喜怒不露的本领真是令人叹服。我不得不怀疑他们是否被强制性地割去了面部肌肉中的某些本能地表达喜怒哀乐的神经,因为他们播音时的表情决非“刻板”二字所能形容的。第二,主播人的播音,永远是一个腔调,无论播出什么内容的新闻,他们都是以一个音度、一个声调、一个节奏播到底;不论新闻内容蕴含的悲喜哀荣是如何的丰富复杂,他们永远是像在朗读某份内容枯燥的公报或者某篇内容雷同的悼词一样。第三,新闻联播都是把记者早就拍摄好的录像带拿来放的,观众感受不到新闻就发生在现在、发生在身边。由于录像带都作了剪辑处理,完全服务于播出时的需要,新闻的真实感完全没有了。

  从播出的内容来看。首先,在我们的新闻中,领导人的镜头太多、太多。中央台新闻联播通常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被领导人占据了,从国家主席、总理,到政治家常委的其他成员,再到副总理,有时还要加上政治局委员或国务委员。不是说国家领导人的活动不是新闻,但并非国家领导人的所有活动都是新闻,大部分的活动属于例行公务的行为,根本不是新闻。而那些关乎国家大事、关乎民众利益、涉及民众知情权的新闻呢?那些突发性的、非常态的重大社会事件呢?其次,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对民众关心的社会突发事件报道不够或不多,对争议事件、消极性事件的报道更少,新闻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发挥不够,争议性、消极性的新闻受到了严格控制。正面报道当然也需要,但过多、过于虚浮就成为虚假了。用民间总结的“新闻联播常用辞典”,叫做“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人心没有不振奋的;行动没有不果断的,形势没有不大好的;观点没有不赞同的,意见没有不一致的;粮食没有不增产的,增产没有不大幅的;污染没有不治理的,治理没有不成功的;扫黄没有不彻底的,抗洪没有不英勇的;贪官总是极少数的,群众总是受蒙蔽的;制度没有不健全的,管理没有不严格的;损失没有不挽回的,贡献没有不突出的;法律没有不公正的,上诉没有不驳回的;农业没有不遭灾的,灾年没有不丰收的;工人下岗没有不再就业的,农民减负没有不奔小康的。”照此下去,新闻联播沦为闹剧的日子已是指日可待。

  媒体职责就是在于传播大众信息,警醒政府的。民众安居乐业是本来就应当存在的正常现象,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根本不是新闻,而灾难、事故、冲突、暴力事件、抗议、游行示威、犯罪、侵权、诉讼、价格上涨、官员变动、法律修改等事件才是民众所关心的,才是可能影响社会秩序和民众利益的,才具有新闻价值。美国学者阿维因给新闻下的定义是:“新闻就是同读者的常态、司空见惯的观念相差悬殊的一种事件的报道。”另一学者勃列德莱对新闻概念的表述是:“新闻就是大众注意和与大众有关之事件的客观、公正、完整的报道。”按照最通俗的标准,“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而充斥于我们的新闻中的事实超过80%都是些“狗咬人”的社会常态情事。所以,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往往很难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灵魂的震撼,仅仅就是干巴巴的程式而已。

  我们期望着,但愿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不再是生硬的冷冰冰的面孔,不再是虚浮的毫无价值的说教,不再是脱离群众的皇家的生活日程记录。而是鲜活的、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反映人民意愿的,能让老百姓获得新知的一个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真正成为大众化的、生活化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郭志坚将亮相浙江荧屏
岁月沧桑他们一路陪伴!《新闻联播》的中流砥柱
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传递圣火 “颠覆”严肃形象
《新闻联播》主播郭志坚四度念白字 央视将处罚
郑智上《新闻联播》中式英语对话英首相[图]
何三畏:不看新闻联播 孩子能否长大
央视记者:在新闻联播超过10年的都曾经历生死
《新闻联播》开播第一天和那些年轻的老面孔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北京青年报》
王世荣

电视主导奥运报道
《华西都市报》
社长 李宇西

《时代》的封面来自《华西都市报》
《北京晨报》
社长 郭坦

奥运会上"做文章"
《新世纪周刊》
总编刘丰

有选择的信息才有价值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