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分类传媒 >> 电视 >> 文章正文

不搞PK不秀泪≠墨守成规,青歌赛在变脸!
作者:吴海鸥     来源:生活报     更新时间:2008-3-26 8:59:28

  青歌赛、超女,哪个对你更有吸引力?估计这道题的答案会极具争议:说青歌赛有吸引力,会有人拿“2006年参加青歌赛的谭维维,临时退出参加超女”反驳;说超女有吸引力,会有人质疑“那为什么有歌手多次参加青歌赛,不拿金奖不罢休”。

  将青歌赛和超女一起比较,可能青歌赛的“粉丝”会有异议:它是哪年开始举行的?我们是哪年开始举行的?从时间上来说,已经24岁的青歌赛,是刚刚举行三届的超女的“前辈”。不过从火暴程度来说,青歌赛却无法和“后辈”比肩。其实一直以来,青歌赛的策划者也明白,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必须是大众的,它也在慢慢变化中……

  【回首】

  在15日晚举行的第十三届青歌赛启动仪式上,评委代表李谷一上台做简短发言时,情绪十分激动,声音竟有些颤抖。之后主持人朱军解释说,这是李谷一对选手寄予厚望的表现。其实,李谷一更多的是想表达她对青歌赛的感情,而与青歌赛结缘的艺术家并不只有她一个。

  有辉煌也有尴尬

  自1984年创办至今,青歌赛对中国音乐圈的贡献不可磨灭,为亿万观众所关注。如今依旧活跃在歌坛的彭丽媛、宋祖英、殷秀梅、关牧村、张也、韦唯、张咪(现已改名张弥)、孙悦、谭晶、满文军、解晓东、吕薇、吕继宏、王宏伟、汤灿、刘和刚、戴玉强等人,都是从这个舞台走出来的。一些在青歌赛上表现优秀的选手,出场费能从赛前的1万涨到赛后的5万,有的客串演唱一首歌就高达十几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只要你在青歌赛中得了奖,就意味着你将会星途坦荡。然而如今,在众多选秀造星节目的冲击下,青歌赛很难再续当年辉煌。推出的金、银、铜奖大多不温不火,歌手一赛成腕的场面不复存在。在近几届大赛中,还出现了歌手“退赛潮”——第十一届青歌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得主孙砾,以“咽喉发炎”为由宣布退出第十二届的比赛;参赛选手王晨也以“身体原因”为由宣布退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代表总政参赛的谭维维,在成为超级女声成都唱区的冠军后,立马选择“弃青歌投超女”。

  【争议】

  提起近几年的青歌赛,相信许多观众连获奖者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更不知道他们都在忙些什么。一些观众关于青歌赛的记忆,也大多停留在“羊倌歌手”错识中国国旗、“评委余秋雨念错别字”之类的负面新闻上。难道青歌赛真的“老”了吗?

  “文化素质”考核:亮点还是噱头?

  近几年的青歌赛上,一些选手在综合素质考核环节的回答,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例如在2006年第12届青歌赛上,一位歌手在被问及“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时,竟回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让现场评委、观众瞠目结舌;“一日不见”的下一句,被选手答成“好想你”;成语“百步穿杨”被解释成“百步之外射中了杨六郞,形容敌人之凶残”。还有选手不知四大名旦是男是女,把《红楼梦》版权无偿“送”给了司马迁……

  青歌赛“综合素质考核”这一环节年年都饱受诟病,今年也不例外。一些观众认为,测试题范围极广但难度不均。还有观众认为,“每年高考录取分数线,音乐专业的文化分数比其他专业的低一半。其实这个环节只是节目组的一个噱头,就是为了让选手出丑、博收视率。”

  对此,青歌赛节目总策划秦新民的解释是,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是在为全国的青年歌手提醒,一个歌手必须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走得更远更稳。而圈里一些人也对这个环节的设置拍手称快。一位老艺术家表示:“即使歌手有极好的歌唱天赋,但要想把歌曲诠释到位、感染听众,没有文化是根本不行的。折了文化之翼的青年歌手们到底能飞多高,这是个让人忧虑的问题。”

  评委的话该怎么说?

  跟超女一样,青歌赛上的评委也相当有人缘,其中有两个人不能不提——余秋雨和赵易山。

  担任青歌赛综合素质考评试唱练耳评委的赵易山,以其温文尔雅的风度、不慌不忙的谈吐和专业的点评,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相比之下,余秋雨是争议最多的评委,他的走红源自他的“精彩点评”。例如在上届青歌赛上,有道题是“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多少号”,正确答案是6月5日,选手却回答6月15日。当时余秋雨的点评是:“你是以自己错误的回答,向大众普及、宣传了环保知识,也算做了一件有益于人民的事。”余秋雨始终处于风口浪尖。本报推出‘邀观众聊聊青歌赛’活动后,许多观众都提到了余秋雨。不过对他的评价分两派,有人说:“他就是在那儿卖弄学问,经常离题千里,不是个好评委。”还有观众直言,看青歌赛就是奔着余秋雨来的,“听他点评,很长知识。”对此,余秋雨表示,“我希望青歌赛能探索出中国人的最低文化素养达到什么水平,不爱唱歌也可以看青歌赛,给自己的文化课打打分。”

  技术重要还是动情重要?

  作为一场歌唱比赛,人们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听评委说”而不是“听选手唱”,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一些观众表示,他们不是不想听,而是听不明白,“动不动就是意大利歌曲什么的,听不懂!”对此,著名音乐人陈小奇日前也忍不住炮轰央视青歌赛与市场脱节,“中央电视台的歌手大赛为什么歌越来越难听?原因就是他们都在追求技巧,所以就没有那么通俗上口,没那么好听了。”

  青歌赛为何有歌无“情”?对此,有专家表示,通俗易懂的歌曲经常没有什么技巧性,而为了向评委展示自己的演唱功底,一些选手在选歌时只选难的,只侧重于音质、音色、音准、呼吸、节奏等声乐技巧的展示,忽视了与观众情感的交流。甚至在比赛现场,不时有观众中途退场。不少观众也坦言:“怎么在青歌赛上,选手就唱不出一首贴近百姓心窝子的歌呢?难道比赛就只是为了获奖?就不能顾及一下电视机前那千万双注视你的眼睛?”

  同样,也有观众指出,唱感动观众的歌曲和取得高分其实并不矛盾,“像上一届歌手刘和刚,他演唱的《儿行千里》就非常让人动情。最后刘和刚不是得金奖了吗?”

  【举措】

  节目总策划秦新民表示,青歌赛虽然没有像选秀节目那样玩PK、搞海选,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单唱到组合、从选手依次演唱到增加综合知识问答、与评委的交流等,我们随时根据观众的需要调整赛制。”而今年,青歌赛也推出了几大亮点。

  “通俗”改名叫“流行”

  当年,邓丽君的歌被批作是靡靡之音,李谷一用民歌气声演唱的《乡恋》,也曾被批为“糟蹋艺术”。而在今年的青歌赛中,央视终于承认了“流行”。

  谈及叫了二十多年的“通俗唱法”突然改成“流行唱法”,本届青歌赛策划秦新民称,这是一个与国际接轨、水到渠成的过程。“1984年第一届大赛确定通俗唱法,主要是当时无法界定李谷一的气声,而因时代背景限制,无法将其称为流行唱法。今年将通俗改为流行也是时代的产物,现在流行乐也是主流文化。”

  部队不再“独占鳌头”

  在往届比赛中,部队文工团的参赛队伍都要占据半壁江山,夺走几大唱法最重要的奖项。如今,部队组团被砍一半。对此秦新民表示:“以前像成都军区、南京军区等7大军区都可以组队,他们分割走了很多地方上的优秀人才,让当地电视台选拔优才的范围缩小。今年,这些军区不再具备单独组队的资格,而是参与军区所在地的地方台选拔。”

  合唱成为新增项目

  上届青歌赛增加了原生态唱法,使许多生长在大山深处的歌手登上了央视青歌赛的舞台。今年青歌赛的演唱类别分为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和合唱。其中,新增加的合唱比赛让人耳目一新。而这一环节的设置,让今年参加青歌赛的选手达到两千多名,是历届青歌赛参赛人数最多的。

  在16日到19日的合唱决赛中,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的多声部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类型丰富多彩。不少富有民族特色的合唱队也令人眼前一亮。

  也搞投票赢关注

  超女的火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海选”的热闹和观众短信参与的普遍。尽管央视青歌赛在力推流行歌手方面加大力度,但观众参与性也是青歌赛与其他选秀的重要差异。对于个别选秀大玩短信投票、观众评审等迎合观众的比赛形式,央视青歌赛既不想随便套用,又想赢得更多观众的关注。

  秦新民解释说:“对于以短信投票决定选手名次,青歌赛一向是不支持的。由选手的亲朋数量和亲朋的经济实力来决定选手的名次,很难把握公正性。而是否设现场观众评审也一直很有争议,假如观众评审人员固定,就很难避免选手拉票;反之,又很难保证对选手保持统一的打分标准。”

  虽然坚持不以短信投票、观众评审决定选手名次,但为增强观众参与性,本次大赛还是给观众投票权“单玩”的机会,单设了“观众最喜爱歌手奖”。

  【前景】

  对于青歌赛的前景,节目组充满信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超女等选秀节目和青歌赛各有观众群。上届我们播出的时间‘撞车’了,但央视索福瑞的数据表明,有将近两亿观众收看青歌赛。”对此,曾多次担任青歌赛评委的廖昌永坦言,超女讲求的是娱乐性。而青歌赛则有助于提高整个内地乐坛的歌手素质,令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秦新民说,权威性、专业性以及不是造星而是选拔艺术家等特点,将依然是青歌赛坚持的准则。“此外,有别于其他选秀节目,青歌赛是一个只提供展示舞台、不签‘卖身契’的国家级专业歌唱大赛。”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微软公关总经理 陈然峰
微软:企业公民建设理念 共赢思维下的商业策略
英特尔公关总监 张怡璠
英特尔公关策略:我们如何为媒体量身定制新闻
谁来约束野蛮导师 期刊研究所所长 李频
追求本真梦想 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思想的穿透力
谁来约束野蛮导师 IBM公关总监 徐斯霖
抛弃“跨国公司” IBM全球整合转型下的传播策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