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产业 >> 公司 >> 文章正文

谷歌“侵权门”钻了中国出版乱局的空子?
作者:佚名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09-11-23 9:31:04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与谷歌前日第二轮会谈,谷歌承诺提交扫描清单。谷歌的图字图书馆收录了大量中国著作权人的作品,这一行为是否侵权引发了系列纷争。

  核心提示:11月20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简称“文著协”)与谷歌公司进行了第二轮会谈。下午一点半,北京的各大媒体就已经齐集在京广中心门口,试图从谷歌公司代表埃瑞克·哈特曼与文著协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那里打探出只言片语,来揣测这次会谈的端倪。五点多,会谈结束,张洪波的手机一直处于占线或无人接听的状态,直到晚上九点,记者才拨通了他家中的电话,采访期间,张洪波的手机再一次响起。

  知识革命的文明碰撞,互联网时代的版权新问题,谷歌数字图书馆“文化大同”的宏伟理想,作家们的义愤填膺,网友们的冷眼旁观……这一切共同编织起了谷歌“版权门”扑朔迷离的幻象。究竟在这场事件中,我们走入了多少偏执的误区?本报专访了文著协副总干事张洪波、以个人名义起诉谷歌的作家棉棉,以及出版人路金波、学者张柠等人,共同解析这场迷局。

  谷歌是天使还是魔鬼?

  陈村说:“60美元就想把人打发了?让他们做梦去吧!”

  “像谷歌这样一间大公司,做出这种事情是很不可理喻的。”作家棉棉在电话里的声音有些激动。两三个星期前,当朋友告诉她谷歌数字图书馆收录了她的作品时,棉棉并不相信。直到登录谷歌数字图书馆的中文网站后才发现,自己的成名作、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作品《盐酸情人》赫然在列。

  11月6日,棉棉一纸诉状将谷歌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确认其侵权,判令被告将作品从谷歌网站上删除,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共计6万余元人民币。

  按照谷歌联合创始人和技术总裁谢尔盖·布林的设想,谷歌数字图书馆是一项极富有理想主义的实践:“人类已经撰写的绝大多数图书会随着岁月流逝消失了、不见了。图书是世界共有知识、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数字化将使成百上千万绝版但受版权保护的书籍‘复生’”。

  在家里的电脑上就可以看到大英图书馆珍藏的《圣经》孤本,这的确让人兴奋。然而,当谷歌的数字图书馆遇上这些尚在版权保护期内的作品时,现实总是错综复杂的。

  而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了解谷歌数字图书馆,是从10月起谷歌和中国文化界的一场冲突开始的。

  10月13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称,谷歌数字图书馆涉嫌大范围侵权中文图书,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获悉,570位权利人17922部作品在未经授权下已被谷歌扫描上网。

  10月16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通过中国作家网发出《就谷歌侵权致著作权人》,呼吁中国作家坚决维护合法权益。

  谷歌则表示,早在2008年,谷歌同众多作者、出版商,以及代表作者和出版商的美国作家协会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向法院提交了长达300页的和解协议,其中提出愿意支付给作家每本不低于60美元的“现金支付”,并且在未来支付作家此图书在线阅读收入的63%。这个协议在全世界范围内适用,当然,也包括中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特别是对于60美金的标准,作家们拍案而起,表示了强烈的不满。陈村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示:“60美元就想把人打发了?让他们做梦去吧!”而著名作家张抗抗也认为,谷歌全球化的数字图书馆没有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是霸王条款。“尽管文化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得到知识并没有错。但前提应该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即在保护个人权益、尊重著作权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就是以知识共享为借口,来非法享有著作成果的侵权行为。”张抗抗呼吁相关权利人都来发出声音,共同抵制这种行为。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