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人物 >> 传媒人物 >> 名记名编 >> 文章正文

央视高级记者冀惠彦:我拍水均益后脑勺飞过导弹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8-1-23 9:52:25

  33岁才干新闻,一干就是20年

  [主持人]各位网民,大家好。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副主任、高级记者冀惠彦,冀老师,您好。

  [冀惠彦]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祝贺您获得范长江奖,对每位记者来说获得这个奖都是非常不容易,也是非常光荣的。我听说您是半路出家,33岁才走上新闻这行,您能说说吗?

  [冀惠彦]1985年中央电视台在全军设的记者站又成立了一个总政记者站,当时我刚刚调到总政不久,征求我的意见去不去记者站。我当时对记者的概念很含糊,但我认为记者在外面跑的机会比较多,爽快地答应了,干上了记者的行当,一干就是20年。

冀惠彦在接受访谈

  [主持人]当时您对新闻、摄像一无所知,如今却是一名高级记者,您在工作中是怎样弥补知识的不足?

  [冀惠彦]从一开始对这个行当不了解,到现在爱上这个行当,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对什么是电视、电视新闻、电视专题怎么回事,我都不知道,就看电视。那时学习的机会比较少,我就看电视,所有的新闻节目我都看,区分哪一类新闻怎么做,慢慢对电视新闻有了逐步的了解。

  [冀惠彦]我在了解的过程中,培养了对新闻工作的感情。那时家里就一台电视,孩子小要看动画片,新闻节目就干脆在办公室里看,双休日时干脆坐着公共汽车到单位去看。从一开始我入门新闻工作开始,我觉得光从感性上去认识不够,还要更多、更深入地去了解它。所以只要我知道的培训班,我就去参加学习。像解放军艺术学院搞的电视编导班,还有一些院校搞的电视编辑班,最后到广电读电视新闻,不断充实自己。

  我拍到水均益后脑勺飞过的巡航导弹

  [主持人]您有了很多传奇般的采访经历,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您到伊拉克采访。记得卡特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还不够近。”您在伊拉克战争中,离炮火最近的一次拍摄经历是什么?

  [冀惠彦]在我这么多年新闻采访过程中,我自己感悟出一条,就是要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你才能够感受到新闻职业、新运工作的快乐。比如,我到伊拉克去,这对于我来讲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内心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这一大的平台,感谢给了我很多机会,如果没有机会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很难展示自己的很多东西。所以我五次去伊拉克,都有幸和中央电视台派出的报道组一起到前线采访,并且经历了很多“第一”,我的第一条战地新闻是在1998年“沙漠之狐”战争中拍摄的画面,经过编辑传回国内播发的。这条新闻获得了中国新闻的一等奖,中央电视台只有这么一条节目获得一等奖。

  [冀惠彦]要说离炮火最近,只要是进入伊拉克的记者,天天都生活在炮火硝烟中,我们晚上根本睡不找觉,炮火声不断,很多炸弹就在你住的附近爆炸,炸弹震的房间所有机构都哗哗作响。大家都是在炮火硝烟中,但是要想把你看到的、经历的记录下来,传递给观众,这就需要一定的勇气。比如,2003年3月27日伊拉克战争开始,当时传言很多,美军对外国记者、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感到不太满意,要进行打击。所以,那天警报声一响,在新闻平台工作的同志都要撤。

  [冀惠彦]下午3点钟,警报声又响了,当时所有的记者都疯了似的往下跑。那时我觉得,能够到伊拉克战地采访,一个是机会,另外是显示国家记者能力的时候。我们向国内观众传达什么?首先要传递战争下伊拉克人民生活的状态,如果这时都没有记录,你传递什么呢?所以,从职业记者职业感的角度,我认为当时不能走,一定要想办法多拍点儿战争的状况。

  [冀惠彦]而且,当时还没有记者在白天拍到巴格达爆炸的镜头。你看见了炸弹,再准备机器,把镜头调过来,这样,拍得任何镜头都是不完整的。拍战争的场面,拍巴格达遭轰炸的场面,很多很好的镜头都具有偶然性,但偶然性是建立在必然的基础上。这种必然是记者的事业感、责任心、对观众负责的态度。

  [冀惠彦]我当时毅然跑到三楼平台的制高点,一个小房子的顶上,在一公里外的总统府,一颗巡航导弹爆炸,烟升起来了,但我只拍到了爆炸后的蘑菇云,炸点还不是很完整。根据我的经验,一般重点目标的轰炸都是两发一组,所以,第一发导弹炸了以后我想会有第二发。因此,我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把镜头对准那,调了调焦,把镜头推到底。过了一会儿,一个小白点出现在画面中,在画面的正中间爆炸,有火光和烟尘,一个完整的炸弹被拍摄下来。炸弹爆炸和炸弹爆炸后的轰鸣声产生了非常大的震撼力,它告诉你和平多么可贵,战争多么残酷,是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所不愿意看到的,我希望给大家传递这样的感受。要想在突发事件现场尽到记者的责任,你必须要敢于站到第一线,离新闻事件越近越好。

  [主持人]当时外国记者没有拍到这组画面,这组画面被其他国家新闻广泛运用。您在炮火硝烟中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家?

  [冀惠彦]我没有想那么多,想得是争取在有限的时间更多地拍摄战争的场面、战争的环境。在这之前的1998年的“沙漠之狐时,也是美军巡航导弹轰炸巴格达,我当时一直在拍水均益的现场报道,忽然捕捉到水均益后脑勺飞过的巡航导弹。第二天我们传这个新闻的时候,当时CNN的负责人问,可以不可以拷贝一下,我们说行。等他们转录以后,我们发现没有人了,他们正在开会,老板正在训他们,说中国记者拍到了,你们为什么没有拍到?

  [主持人]我们的网友提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有网友问:主持人:冀记者,大家都当战地记者挺不容易的,要冒很大风险。听说当初你跟水均益进到已经开打的伊拉克,央视领导本来是不同意的,但你们还是进去了,后来领导批评你们了吗?

  [冀惠彦]没有批评,我们是第五次去伊拉克,在伊拉克战争开打的前三天,国内指示要求我们必须撤出去,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我们的安全。我们非常感谢领导对我们生命的爱护,但我们也很不情愿。因为我们在伊拉克已经等了将近一个多半月的时间,就是为了等战争开打,作为中国记者,能在战地传回我们自己的声音。这是我们的愿望。但是,作为记者来讲,还要讲组织纪律性,要求你必须撤出去,服从命令、听指挥这也是记者必须要做到的。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访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尹新天
新华社记者朱玉:工作是我最心爱的玩具[图]
中青报记者刘万永:如何揭开山西疫苗黑幕?
四川电视台两记者采访遭群殴一人左眼可能失明
世上最受争议记者:曾专访萨达姆和本-.拉登
毛泽东、蒋介石等:《时代》封面上的历史和人物
2007年全球共有64名记者殉职 近半数死于伊拉克
在媒体做编辑记者到底能收入多少钱?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微软公关总经理 陈然峰
微软:企业公民建设理念 共赢思维下的商业策略
英特尔公关总监 张怡璠
英特尔公关策略:我们如何为媒体量身定制新闻
MOTO公关总监 杨伯宁
摩托罗拉公关策略:沟通融合加创新 成就卓越公关
谁来约束野蛮导师 期刊研究所所长 李频
追求本真梦想 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思想的穿透力
谁来约束野蛮导师 IBM公关总监 徐斯霖
抛弃“跨国公司” IBM全球整合转型下的传播策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