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传媒领袖网 >> 传媒 >> 传媒观察 >> 评论 >> 文章正文

名嘴,你有何理由嘲讽民工?
作者:宣华华     来源:博客中国     更新时间:2008-1-21 10:10:00

  日前,媒体报道:广东电视台节目中报道了一名民工因为187元的票价过高而犹豫不决,最后别无他选之下买下车票的事件。知名主持郑达在节目中发表了“187元你都觉得贵?”的言论,被网友认为是“嘲讽”,引起热议。(《新快报》1月17日)

  其实,“名嘴”因言获骂的事情,在任何国家都不罕见。毕竟,“名嘴”耍嘴皮子惯了,偶尔吐出一句损话,虽然是“有口无心”,却伤人感情,就难免要招来痛骂。按照我的理解,郑达是想“调侃”一把,逗台下的观众乐一乐。可是,被调侃的民工属于弱势群体,其辛酸经历让人由衷地同情。一些观众非但丝毫乐不起来,反而激起了胸中的义愤,这大概是“名嘴”没想到的。“名嘴”与“民工”,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戏剧性地串联在一起,构成一则现代寓言,给人以无限深思。

  所谓“名嘴”,自然是“白领中的白领”、“精英中的精英”,每天工作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写字楼之中,领取着足以让大多数人羡慕的薪水,并凭借自身努力过着一种衣食无愁的生活。所谓“民工”,当然是“蓝领中的蓝领”、“草根中的草根”,挣扎于城市中某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干着一份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体力活,拿着一份朝不保夕的微薄工资,精打细算地抠着手里的每一分钱度日。生存环境、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等迥异,“名嘴”与“民工”之间缺乏沟通,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情感隔阂,乃至于隔着电视屏幕发生冲突。

  然而,深入探讨情感隔阂的源头时,却极有可能会有如下发现:某个“名嘴”与某个“民工”,家庭出身也许有惊人的相似,不同的经历却塑造了迥异的生活。我们甚至可以假想,有一个“名嘴”弟弟,他有一个“民工”哥哥,当初这个哥哥弃学去做“民工”,换来弟弟最终成为“名嘴”的读书机会——这种“老套”的故事情节,或许不曾在真实生活中发生,却让人有更多的遐想与感动。实际上,它能够暗示出,“名嘴”与“民工”的源头,其实没什么两样。“名嘴”比“民工”,多了一点幸运,仅此而言。

  真正不幸的是,“名嘴”比“民工”,更容易“忘本”。这是因为,“名嘴”早已脱离了原本的生存环境,对过去的记忆越来越淡薄,假如生活波澜不惊地运转下去,“名嘴”彻底忘记过去也并非不可。但,“民工”尽管离开了原本的生存环境,却依然处于一个相似的境地,“民工”的生活体验仍然停留在过去。于是,如同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此时的“名嘴”已经无法真正理解“民工”,想不通“民工”为何心疼187元,甚至会觉得这是一件好笑的事情——“名嘴”忘记的是,自己同样经历过锱铢必较的岁月。

  事实上,“名嘴”作为一个富裕阶层,与“民工”这个贫穷阶层,出现情感隔阂已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名嘴”的另一种身份,就其掌握着社会的话语权而言,“名嘴”应是“民工”的“代言人”,职业道德要求“名嘴”为“民工”说话,而且要说包含浓厚感情的“体贴话”。网友们之所以愤怒,恰恰在于“名嘴”角色的错位,说了伤害“民工”感情的话。看来,“名嘴”与“民工”,构成了一则现代寓言。这当中,还有更多值得品味的东西,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文章
  我也来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新的评论
姓 名: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新媒体

广电

纸媒

产业

博客

人物

观点

领袖访谈

微软公关总经理 陈然峰
微软:企业公民建设理念 共赢思维下的商业策略
英特尔公关总监 张怡璠
英特尔公关策略:我们如何为媒体量身定制新闻
MOTO公关总监 杨伯宁
摩托罗拉公关策略:沟通融合加创新 成就卓越公关
谁来约束野蛮导师 期刊研究所所长 李频
追求本真梦想 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思想的穿透力
谁来约束野蛮导师 IBM公关总监 徐斯霖
抛弃“跨国公司” IBM全球整合转型下的传播策略
48小时

一周

本月
传媒江湖

媒介天下

媒体视角
Copyright 2005 - 2008 www.medialead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传媒领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59603号